丁樹棟
到了冬季,手腳冰涼、遇寒咳嗽、手腳皴裂等會困擾很多人,入秋即養(yǎng)成中藥足浴的習(xí)慣,有助預(yù)防這些“小病”。
生姜祛寒 生姜屬辛溫解表類,祛寒解表。怕冷、容易手腳冰涼的人可以用生姜泡腳。
取15~30克生姜放入鍋中加小半鍋水,煎煮10分鐘后,取液加入適量冷水至水溫40℃左右(以不燙為宜)。泡腳時,水要沒過踝部,最好邊泡邊搓雙腳。如泡腳用水量較多,或怕冷癥狀較重,可酌情增加姜的用量。
桂皮消腫 桂皮、花椒都是家庭常用香料,二者都有溫腎陽作用。
煎水泡腳 對因腎病引起的浮腫有緩解作用。
腎源性水腫是由于腎臟功能問題或出現(xiàn)疾病而引起的水腫。一般首先發(fā)生在組織疏松的部位,如眼瞼或面部、足踝部,以早晨起床時最明顯,用手指按壓水腫部位的皮膚可出現(xiàn)凹陷。可用花椒、桂皮各15克水煎取液,煮后泡腳,煮法同煮生姜的方法。
如先從身體的下垂部位(如腿)開始出現(xiàn)水腫癥狀,逐漸發(fā)展到身體其他部位,則可能是由于心臟功能問題而導(dǎo)致的心源性水腫。這種水腫可選用生姜煮水來泡腳,可促進(jìn)下肢血液循環(huán),從而輔助減輕水腫。
艾草溫肺 艾草性溫、味苦,具有回陽、理氣血、逐濕寒、止血安胎等功效,艾草泡腳能改善肺功能,對于患有慢性支氣管炎和容易咳白痰的人很有好處。
取30~50克干艾草,水煎取液,泡腳,煮法與前相同。
身體寒濕重的患者,每周可用艾草泡腳1次,還可同時喝一杯生姜紅棗水(10粒干紅棗加2片生姜,加十碗水煮2個小時)。
艾草泡腳期間應(yīng)注意多喝溫開水,少吃寒涼食物。
紅花防凍瘡 紅花是一種婦科常用中藥,活血通經(jīng),祛瘀止痛。冬季易患凍瘡和皮膚皴裂的人秋季應(yīng)用紅花泡泡腳,可預(yù)防。
取紅花10~15克,方法同上,煮水泡腳,能預(yù)防和改善凍瘡。
如果用干艾草30~50 克,紅花10~15克,煮水用來泡腳,還可以改善血液循環(huán),預(yù)防和減輕靜脈曲張、末梢神經(jīng)炎。
如果血液循環(huán)不好,手腳易發(fā)麻,或下肢瘀血,也可以用艾草、紅花兩種藥材一起煮水泡腳,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睡眠質(zhì)量。感冒期間用紅花和艾草泡腳,能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