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婷婷
美育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教育中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作為美育的主要形式的美術課教學,是實施新課改的一個重要方面。美術課的欣賞課教學對學生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并體現(xiàn)了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一、知識性強
欣賞教學吸收了古今中外名畫家和當代少年兒童的優(yōu)秀作品,使學生可以領略異國各地的人文風情,不論從構圖、色彩搭配、制作技巧、材料搜尋上,都不同程度地使學生有所認識和長進。例如:《校園真熱鬧》的學習中,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引導學生運用具有視覺沖擊力的構圖與絢麗奪目的色彩表現(xiàn)出校園活動熱鬧的氛圍。小學生在校園的活動是豐富多彩的,與平時的校園生活息息相關,需要每個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身邊的生活,在回憶中觀察出校園生活中的各種活動場面。美術教師可以出示一些準備好的圖片資料,講解畫面中的活動內容,讓學生感受到活動中的熱鬧氣氛、充滿美感的形式構圖、不同色彩的視覺體驗。眼睛是心靈的窗口,通過各種畫面的活動場景描述,激發(fā)了小學生記憶中的畫面,將最喜歡的一幕使用喜歡的各種色彩躍然紙上,讓小學生更加熱愛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色彩是一種藝術語言,是傳達藝術精神的一抹重彩。
二、創(chuàng)造性強
一片廢紙、一件廢物,可視為無用物,但經過小畫家、小設計師的巧妙構思和加工,就會創(chuàng)造一個美的氛圍,給八一種莢的享受。白石老人一生追求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了特立獨行的畫風。他擅用淡墨擲筆,繪成蝦的軀體,再潤之,顯出蝦體通透之感。以濃墨豎點為睛,橫寫為腦,落筆成金,干凈、利落傳神。再以細筆表現(xiàn)蝦須、爪、螯,凝練傳神!顯示出畫家精妙絕倫的藝術功力。我們要了解畫家使用墨色的巧妙,又要體會富有金石味的筆法,然后才能嘗試學習結構里豐富的意蘊和高妙的技巧。顧愷之提出過“傳神寫照”的命題,畫家的這些技巧,即使學生畫不出來,也應該讓學生感受到大師用筆用墨巧妙之處,體會到“傳神之美”的魅力。兒童作品有成人作品所替代不了的特點:贏觀、新穎、活潑、明朗。
三、啟發(fā)性強
生活中美的事物是很多的,就看你能否及時發(fā)現(xiàn)。要想完成一幅成功之作,需要充分發(fā)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住,鼓勵學生可以大膽嘗試,敢于創(chuàng)新,用美的眼光洞察周圍的一切事物,一幅幅智慧之果就會脫穎而出。例如:《春天的顏色》一課中,可以伴隨著播放《春天在哪里》這首歌,同時展示符合這首歌曲的一幅青山綠水、紅花綠草、小黃鸝的春天風景畫: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這里有紅花呀/這里有綠草/還有那會唱歌的小黃鸝……學生通過聽覺與視覺的共同作用,在跳動的音符中感受春天豐富的色彩,感受季節(jié)美。春天五彩繽紛、鳥語花香、生機盎然,給人以無限美好的記憶。小朋友們,春天如此的美麗,那么春天的顏色是什么顏色呢?你想用什么顏色來描繪春天呢?我們都來畫一畫吧!然后教師引導學生使用自己喜歡的色彩加以描繪和表現(xiàn)春天。涂抹出自己心目中的春天的色彩,表達自己感受到的春天的景色,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激發(fā)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豐富他們七彩的精神世界。
四、趣味性強
欣賞教學內容按照少年兒童生理、心理發(fā)展的需要編制,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敏銳的觀察力,勤動腦、肯動手的造型能力,這些能力的提高,關鍵決定于對生活的認識、對題材的巧妙構思。如:泥土《鴨子》《吃飯》;繪畫寫作《媽媽的發(fā)廳》《花園》等等題材都是生活寫照,使少年兒童從小就感受到生活的情趣,人生的價值,增強他們不斷進取的信心和勇氣。通過欣賞教學對提高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造型能力有很大幫助,技能的高低,在欣賞課中就可以具體展示出來,對于一幅作品的畫題、內容的理解是最好的見證。因此“欣賞”教學是“雙基”的綜合體現(xiàn),我們不能只抓“雙基”而忽視“欣賞”,也不能只搞“欣賞”而忽視“雙基”。前者會限制學生繪畫能力的發(fā)展,閉門造車一事無成;后者會造成學生眼高手低萬事皆空,兩者都是不可取的。只有雙方面同時抓,才能與新課標并軌,造就出適應時代需求的新一代。例如:《形與色》一課中,在認識常用的色彩學習內容中,如:紅、黃、藍、綠等色彩可以收集各種顏色系列的水果、動物、植物等卡片,紅色系列收集紅蘋果、紅棗、西紅柿、紅石榴、紅楓葉等形狀;綠色系列收集獼猴桃、綠甘藍蔬菜、綠色樹葉、綠色葡萄、西瓜等形狀;黃色系列收集橙子、木瓜、柿子、芒果、檸檬、杏、梨等形狀;藍色系列收集藍莓、藍色大閃蝶、淺藍色的天空、深藍色的大海、馬蘭花、藍色金龜子等等卡片。根據(jù)收集的卡片數(shù)量混合后平均分配給全班學生。小朋友,我們今天來玩一個“找朋友”的游戲,看誰找得快又準!接下來老師每講完一種顏色,看看誰手中的卡片和老師手中的卡片是朋友的就舉手,到講臺上來在老師的卡片周圍放好。于是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一下子被調動起來,認真聽完老師講課后,都爭先恐后地將自己手中的卡片放到臺上準確的位置。學生們在玩中學到了知識,學習中充滿了樂趣。
總之,要想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更好地運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教師在注意上述提及的問題的基礎上應努力做好相應的教學及引導工作。只有將各個方面的工作都做好了,學生在美術教學中才會充分發(fā)揮出其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