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蓉蓉
老師的“善教”才能喚醒學生“想學、樂學”的熱情和動力。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如何立足課堂教學,展開有效的教學,讓學生樂學、善學呢?本文筆者將結合具體的課堂教學案例談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性,旨在有效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讓英語學習成為學生的自我需求和自我發(fā)展。
一、善于激趣,讓學生“樂學”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對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情況進行研讀,善于從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出發(fā)設計教學活動,多采用游戲、童謠、歌曲等學生喜歡的學習活動,引發(fā)學生對學習的期待和欲望,讓學生產(chǎn)生迫不及待的學習欲望,讓學生“津津樂道”。
例如在教學牛津英語(譯林新版)七年級下冊Unit 8 Pets中Reading板塊時,筆者在教學中巧設情境和多樣的趣味活動,讓課堂教學充滿樂趣:①watch a video: 老師通過短片向?qū)W生介紹越來越多的人將不同的動物帶進自己的生活,讓他們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如小朋友和狗嬉戲的場景、給小倉鼠喂食的活動……將真實的生活引入課堂,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學生營造自然真切的語言場景,激發(fā)學生交流和學習的愿望和興趣;②Brain storming:通過關鍵詞,如four legs/ run fast/ watch doors/…讓學生迅速猜出相對應的動物,學生的興致一下子就變得高昂起來,師生、生生間展開了自然有趣的交流,營造了活潑輕松的英語課堂氛圍,并自然有效地引出了本課的話題Pets,水到渠成。
案例中老師巧妙結合課堂教學話題和學生的生活實際巧用“視頻短片”和“游戲”的方式為學生營造自然真實的交際場景,不僅讓學生從單調(diào)、枯燥的語言學習模式中解放出來,喚起學生對話題的有意注意,同時這樣的方式也讓即將展開的話題變得形象、生動,寓教于樂,讓學生產(chǎn)生愉悅的體驗,主動積極展開交流和探究。
二、善于合作,讓學生“樂學”
英語課程標準中指出英語教學應當改變傳統(tǒng)課堂教師“一言堂”的機械講授模式,倡導“任務型”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展開有效的合作和交流,促進學生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互相學習和幫助,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和有效性。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巧用合作學習活動,鼓勵學生互相啟發(fā)、互相幫助、互相鼓勵和競爭,從而讓學生“樂學”“會學”。
例如在教學牛津英語(譯林新版)八年級上冊Unit 5 Wild animals中Reading板塊時,授課老師在巧用“合作活動”展開教學:課前老師將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課伊始老師就讓學生展開小組活動,用Does it have…? Can it…? 進行動物信息的交流,猜出對方最喜愛的動物,這樣的信息差活動迎合了學生好奇、喜歡挑戰(zhàn)的心理,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交際氛圍,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展開互動和交流,并自然呈現(xiàn)話題panda——the story of Xi Wang。接著老師設計了“閱讀任務單”引導學生展開閱讀活動:通過閱讀展開小組合作完成圖片的排序,了解Xi Wang的成長過程,通過同伴互助降低學生閱讀的恐懼感;通過ask and answer的活動讓學生結合排序的圖片展開互動和交流,如What did Xi Wang eat when she was born?/…;通過“頭腦風暴”活動讓學生嘗試用英語思維去理解重難點詞匯……引導學生循著老師的指引和同伴的幫助水到渠成地達到預設的教學目標。
案例中“合作學習”的開展,有效改變了學生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通過榮辱與共的“合作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交流、補充和幫助,增強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的自信心,最大限度地挖掘?qū)W生英語學習的潛力,讓學生“樂”學。
三、善于運用,讓學生“樂學”
培養(yǎng)學生靈活的語言運用能力是英語課程的宗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摒棄“唯知識”的傳統(tǒng)教學觀念,關注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結合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的日常生活,科學而合理地設計各種活動和任務,引導學生積極地將所學的語言知識運用于實際問題的解決,讓學生學習“有用”的語言,讓學生獲得英語學習成功的體驗,讓學生“樂學”。
例如在教學牛津英語(譯林新版)七年級下冊Unit 6 Outdoor Fun時,授課老師在學生了解了Daniel和Amy所討論的戶外活動后,結合生活實際設計了Do a survery的語言實踐活動,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的語言項目展開調(diào)查活動,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展開問答What outdoor activity would you like to do? Why?/…并得出結論,學生們業(yè)余時間更喜歡做什么戶外活動,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進行舉一反三的實踐和運用。
案例中老師通過“調(diào)查”活動,不僅有效加深了學生對本課語言知識的理解,同時更重要的是為學生提供了語言知識實際運用和語言技能逐步培養(yǎng)的空間,有效訓練并提高了學生用英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深刻體會語言的工具性,讓學生的英語學習更具主動性和目的性。
英語課程標準中指出英語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退居“幕后”,將學習的時間和空間交還給學生,鼓勵學生展開主動積極地探索、交流、合作和實踐等,讓英語學習從“被動”轉(zhuǎn)為“主動”。初中英語是學生英語素養(yǎng)形成的關鍵時期,教師應當加強英語課堂教學的研究,不斷改進教學方式,采用多樣的英語教學活動,以生動有趣的課堂教學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的參與意識和學習熱情,讓學生徜徉在英語的快樂學習氛圍中,讓初中英語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更具效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