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仁水,鄭大偉,唐小麗,張?zhí)锘?/p>
(湖南省懷化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呼吸內科,湖南 懷化 418000)
--臨床研究--
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療效
劉仁水,鄭大偉,唐小麗,張?zhí)锘?/p>
(湖南省懷化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呼吸內科,湖南 懷化 418000)
目的探討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對慢性阻塞性肺疾?。–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療效。方法將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住院患者86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3例,均給予抗感染、支氣管擴張劑、祛痰、氧療,治療組在此基礎上給予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觀察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的有效性,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前、治療后1 h、4 h、24 h動脈血氣分析,住院時間。結果治療組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后有效患者39例,呼吸困難緩解,動脈血氣分析PO2上升(P<0.05),PCO2下降(P<0.05),住院時間縮短。結論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治療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療效較好,能有效緩解呼吸困難,改善動脈血氣分析。
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慢性阻塞性肺疾??;Ⅱ型呼吸衰竭;呼吸困難;呼吸肌疲勞
慢性阻塞性肺疾?。–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是呼吸內科臨床非常常見的危重癥,發(fā)病的誘因多為呼吸道感染,患者經過常規(guī)的抗感染、支氣管擴張劑、祛痰、氧療等治療效果不佳時,容易出Ⅱ型呼吸衰竭,甚至進行性加重發(fā)展為肺性腦病昏迷,以往常常進行氣管插管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近年來臨床上廣泛開展了無創(chuàng)正壓機械通氣,很大程度地避免了使用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導致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呼吸肌疲勞和撤機困難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住本院呼吸內科的COPD患者86例,年齡46~91歲,平均年齡(62.5±3.6)歲,COPD平均病程(6.5±1.9)年,所有患者COPD診斷符合2013年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制定的無創(chuàng)通氣在COPD急性加重期的應用指征[1]:具有下列至少1項:呼吸性酸中毒(動脈 pH≤7.35和(或)PCO2≥45 mmHg);嚴重呼吸困難且合并臨床癥狀,提示呼吸肌疲勞;呼吸功增加:例如應用輔助呼吸肌呼吸,出現(xiàn)胸腹矛盾運動,或者肋間隙肌群收縮。均排除了有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禁忌證患者。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給予支氣管擴張劑、祛痰藥物、糖皮質激素(甲潑尼龍)、抗感染藥物、控制性氧療,糾正水電解質酸堿失衡,根據臥床情況、有無并發(fā)肺心病、紅細胞增多等情況酌情使用低分子肝素鈉抗凝治療。所有患者均進行了機械通氣前注意事項的宣教,使用雙水平無創(chuàng)正壓呼吸機(美國偉康或德國萬曼公司生產),選擇S或S/T模式,起始吸氣末正壓(IPAP)定為8 cmH2O,呼氣末正壓(EPAP)定為4 cmH2O,根據配合程度逐漸調節(jié)為IPAP至25 cmH2O左右水平,EPAP 5 cmH2O,同時連接中心供氧管,前3天盡可能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每天18~20 h以上,以后每天8~12 h以上,嚴密觀察患者各項生命體征變化和呼吸機報警、依從性情況。治療終點:①呼吸困難完全緩解,體力明顯改善;②完全不配合機械通氣,依從性非常差;③病情進行性加重出現(xiàn)意識障礙昏迷、呼吸暫停需進行緊急氣管插管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所有患者均簽署了治療知情同意書,本研究得到了醫(y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1.3 觀察指標 如實客觀記錄治療前后、治療后1 h、4 h、24 h動脈血氣分析PO2、PCO2,呼吸頻率、心率。
1.4 療效判斷 有效:血氣分析指標PO2、PCO2改善,呼吸頻率、心率下降,神志清楚,活動耐量改善。無效:血氣分析指標PO2、PCO2惡化,呼吸頻率、心率增快,出現(xiàn)意識障礙甚至出現(xiàn)呼吸暫停,需要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例數(shù)(n)表示,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43例治療組患者經過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治療后,有效39例(90.70%),無效4例(9.30%),2例進行了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治療,對照組經過常規(guī)治療后有效26例(60.47%),無效17例(39.53%),6例進行了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治療,治療前后PCO2、PO2、呼吸頻率、心率變化較對照組比較明顯有效(P<0.05),見表1。治療組住院時間為(10.36±0.35)d,對照組住院時間為(16.47±0.46)d,兩組患者住院時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COPD的發(fā)病率已經日漸增高,其特點呈患者的健康不斷變化,癥狀不斷增加,隨著疾病急性加重的頻繁發(fā)生而不斷加重COPD的病情,死亡的風險逐漸增加,COPD急性加重期后死亡的主要原因為進行性的氣道阻塞加重、呼吸肌疲勞和感染[2],尤其為Ⅱ型呼吸衰竭,表現(xiàn)為發(fā)紺、呼吸困難、胸悶、疲乏、意識障礙。單純使用氧療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呼吸困難,而且較高濃度吸氧可能抑制呼吸中樞,血氧飽和度提高了,但導致了二氧化碳的潴留的加重。單純藥物治療減輕呼吸肌疲勞和降低呼吸功消耗的作用十分有限,機械通氣是最為重要的治療方法[3],以往的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方法雖然搶救了大量的COPD急性加重患者,但其需要氣管插管術或氣管切開技術,給患者造成了痛苦,難以快速接受,住院時間延長,入住ICU醫(yī)療費用相對昂貴,住院時間延長可能并發(fā)呼吸機相關性肺炎[4],撤機困難,加重營養(yǎng)不良等多種并發(fā)癥。而本次研究中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同樣具備改善通氣功能,增加有效通氣量,使用了PEEP,同時配合抗感染、擴張支氣管藥物、祛痰,CO2潴留得到有效控制,PO2得到了明顯提高,住院時間相對縮短,可以降低病死率,減少了氣管插管率[5],住院醫(yī)療費用得到了有效控制,而其優(yōu)點是無需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術,能正常進食、飲水,進行語言交流,應用靈活、方便,絕大部分患者依從性良好。國內呂化[6]的研究也證實了67例呼吸衰竭患者經過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治療48小時后61例效果明顯,多項評估指標均明顯改善(P<0.01)。本研究中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治療無效原因分析:依從性差、高齡、文化水平低、對疾病的認識不全面、排痰能力差,感染控制困難,無法避免地進行了氣管插管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治療,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延長了住院時間。同時我們也觀察到既往使用過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的患者依從性會更好,人機對抗性更小。
表1 治療前后PCO2、PO2、呼吸頻率、心率變化較對照組比較(±s)
表1 治療前后PCO2、PO2、呼吸頻率、心率變化較對照組比較(±s)
項目PCO2(mmHg)PO2(mmHg)心率(次/分)呼吸(次/分)治療組(n=43)對照組(n=43)治療前61.58±7.9548.26±8.56115.0±6.927.0±6.2治療后1 h 56.18±6.9151.72±10.23107.0±6.324.0±5.9治療后4 h 46.34±5.8659.32±11.25101.0±5.221.0±5.1治療后24 h 43.56±4.2571.59±9.2378.0±4.316.0±4.3治療前60.38±8.2347.98±7.86117.0±8.226.0±5.6治療后1 h 61.16±5.950.86±12.93111.0±5.825.0±4.9治療后4 h 58.24±8.6554.32±10.38107.0±4.823.0±6.2治療后24 h 56.38±4.2565.46±8.6497.0±6.119.0±3.7
綜上所述,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在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治療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解決了單純氧療及藥物所不能解決的問題,增加了患者的有效肺泡通氣量,改善了CO2潴留,改善肺的氣體交換效能,明顯改善了患者的呼吸衰竭,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措施,值得推廣應用。但本研究未對有明顯意識障礙的重度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進行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有文獻報道有部分特殊患者拒絕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患者可作為替代治療,其成功率在60%~70%,故還得在臨床上繼續(xù)探索其廣泛應用的可能性。
[1] 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13年修訂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3,36(4):255-264.
[2] 植榮昌,劉小燕,劉知陶,等.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COPD急性加重合并重度Ⅱ型呼吸衰竭的療效觀察[J].中國呼吸與危重監(jiān)護雜志,2010,9(4):353-354.
[3] 邱勤,李小惠,陳紅.早期應用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療效觀察[J].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2013,10(4):130-132.
[4] 中華醫(yī)學會重癥醫(yī)學分會.呼吸機相關性肺炎診斷、預防和治療指南(2013)[J].中華內科雜志,2013(52):524-543.
[5] 劉英宇,王紅陽,張蕾,等.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治療老年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左心衰竭的療效分析[J].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13,32(1):55-57.
[6] 呂化,張秀麗.無創(chuàng)通氣治療呼吸衰竭的臨床療效[J].當代醫(yī)學,2016,22(27):6-8.
10.3969/j.issn.1009-4393.2017.34.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