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師范大學 甘肅 蘭州 730000)
從跨文化交際的角度淺談中西飲食文化差異
張瀟
(西北師范大學甘肅蘭州730000)
本文從跨文化交際的角度分析飲食文化的差異,探討差異背后的深層文化差異,并以肯德基為例,提出了如何解決跨文化交際中飲食差異帶來的諸多問題。通過了解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理解其深刻的文化內(nèi)涵,能促進中西文化的友好交流、融合和共同發(fā)展。
跨文化交際;飲食文化;差異
中西的飲食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的強烈對比。中國人無論是對于食物的烹制還是消費的過程都是一個漫長的享受過程,而西方人對于飲食的態(tài)度相對來講比較客觀而又理性。與中式的藝術享受相比,西方的飲食強調(diào)的是科學性和實用性。而這一強烈的對比集中體現(xiàn)于中西方對于烹飪過程和菜名的不同選擇和態(tài)度上。
1.1 烹飪過程的差異
中式烹飪的烹飪過程中,講究的是色香味俱全的立體感官享受,而且非常注重根據(jù)不同的時令和不同的地方風俗對菜色和口味做出適當?shù)恼{(diào)整以求達到最大的享受效果。而對于調(diào)料的搭配也只是寬泛的“少許”,“一勺”等標準來進行選材。而對于從事烹調(diào)工作的廚師來說,烹飪不像是一種職業(yè)而更接近與一種舞臺藝術。像一個雕刻家精心雕刻杰出的藝術品一樣,可以說享受貫穿了整個制作的過程,從烹制到消費(李明英1997:3)。
相比而言西式的烹飪,則更像是一項簡單機械而又要求嚴格的實驗。《海外文摘》刊載的《吃在荷蘭》一文中描述了“荷蘭人家的廚房備有天平、液體量杯、定時器、刻度鍋,調(diào)料架上排著整齊大小劃一的幾十種調(diào)味料瓶,就像個化學試驗室?!笨梢娝麄冋麄€的烹飪過程,其實就是一串數(shù)子的機械組合,從時間,數(shù)量到程序和排序都有著嚴格的規(guī)定,對于量的要求更是達到以克為標準的苛刻境地。同時他們往往因為過于注重營養(yǎng)的保持而忽視了飲食的可享受性。他們以冷飲佐餐,冰鎮(zhèn)的冷酒還要再加冰塊,而舌表面遍布的味覺神經(jīng)一經(jīng)冰鎮(zhèn),便大大喪失品味的靈敏度,漸至不能辨味;帶血的牛排與大白魚、大白肉,生吃的蔬菜,白水煮豆子,雖有“味”而不入“道”,凡此種種都反映了西方人對味覺的忽視。
1.2 菜名選擇的差異
無論是中國還是西方,在菜名的選擇上都堅持了本土的思想。中國人講究美感和享受,而西方則再次強調(diào)了他們文化中實用主義的精髓 :實用,科學。比如:宮保雞丁Spicy diced chicken with peanuts ,霸王別姬Steamed Turtle and Chicken in White Sauce,壽比南山Steamed Chicken in Pumpkin(劉琪2006:42)。
不難看出中國的菜名蘊含了許多歷史典故和文化信息。例如,霸王別姬講述了楚霸王項羽與虞姬凄美的愛情故事,而壽比南山則反映了中華名族美好的祝福。同時中國的菜名還強調(diào)了給人充分的視覺沖擊和美感享受,例如黃金蒸蛋,光是聽了菜名,食者便能想象出其炫耀奪目,光彩耀人的樣子,頓時食欲也大增。這些中國名菜的英文名來看,不僅簡單而且非常實用。首先它們大多將各類菜肴所需主料直接放入菜名當中,其次菜肴的烹飪方式也涵蓋其中,可以說每一個英文菜名就是一份簡易的食譜,它們似乎都清楚而生動的將烹飪的整個過程記錄了下來。
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的日益加深,跨文化交際中的飲食文化的差異問題也越來越復雜。中西方的許多文化內(nèi)涵和精神在不斷地交流中不斷地相互滲透,完全純凈的文化已經(jīng)不復存在,跨文化交際的困難也日益突出。而如何處理日益復雜的跨文化交際問題,在新的形勢下顯得尤為重要。
涉外餐飲業(yè)作為跨文化交際的又一重要主體,其生存和發(fā)展備受矚目。下面以涉外餐飲業(yè)的生存和發(fā)展為例,探索一下如何正確處理跨文化交際中因文化差異而帶來的種種問題。
2.1 肯德基的中西交融 :為了更好的迎合中國顧客的口味,以占領更大的市場,肯德基采取了菜單本土化,開發(fā)了長短期系列產(chǎn)品 :老北京雞肉卷、玉米沙拉、營養(yǎng)早餐(香菇雞肉粥、海鮮蛋花粥)等。不僅如此,為了更好地適應中國的飲食文化,與之更好的融合,肯德基還采取了原料采購本土化的做法,它基于中國的飲食文化所作的相關調(diào)整已經(jīng)取得了極大地成功。
2.2 肯德基的成功 :肯德基中國市場本土化其實就是在它為立足“取之于中國,用之于中國”,是一個雙贏的過程。它的成功是跨文化的飲食文化交流成功的一大亮點,它讓我們看到了兩個不同的飲食文化在彼此不斷交流、融合的過程中摩擦出了令人欣喜的火花,為另一國的顧客帶來了更多的食物選擇,豐富了跨文化飲食文化差異交流內(nèi)涵,這是相當?shù)牧钊诵牢康摹?/p>
本文通過對中西飲食文化差異所帶來的跨文化交際問題,中西飲食文化的表現(xiàn)及其本質(zhì)的研究,探索跨文化交際過程中處理中西飲食文化差異的有效措施,并以肯德基在中國的生存和發(fā)展為例,形象生動的提出了應對中西文化差異所帶來諸多問題的辦法。
跨文化交際中飲食文化的差異是可以通過交際方自身的調(diào)整與改進來減少摩擦的。首先,要吸收當?shù)氐娘嬍澄幕砟?,使自身的文化?nèi)涵與當?shù)氐娜宋纳氏喾?;其次,要加入了自身固有的特點,開發(fā)出更具有特色的新產(chǎn)品,產(chǎn)生一些好的經(jīng)營理念,從而使兩種文化更好的向前發(fā)展,為國與國之間的文化交流進一步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從飲食這個方面出發(fā),許多本來看似不可解決的問題便也能得到很好的解決。
[1] 陳歆.跨文化交際中的飲食文化差異[J].職業(yè)圈,2007年第20期,86-88
[2] 李明英.社會習俗與飲食文化[J].錦州師范學院學報,1997,(3)
[3] 劉琪.論中式菜名英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 2006,(42)
張瀟(1980.10-),女,漢族,甘肅蘭州人,中教二級,在讀碩士研究生,翻譯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