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交通大學(xué) 甘肅 蘭州 730070)
散文翻譯,需譯“味”
——以《石榴花》英譯文為例
宋佳
(蘭州交通大學(xué)甘肅蘭州730070)
在文學(xué)作品中,散文集眾美于一體,這些美感因素即其之“韻味”。散文翻譯,要想譯出它的美,還需譯出它的“味”!
散文翻譯;美;韻味
許淵沖說,“文學(xué)翻譯不但是譯詞,還要譯意;不但譯意,還要譯‘味’?!贝颂?,“味”指“韻味”。在文學(xué)作品中,散文集眾美于一體。劉士聰(2002 :2-4)將散文中的美感因素表述為“韻味”,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1)聲響和節(jié)奏;(2)意境和氛圍;(3)個性化的話語方式。本文主要就散文“韻味”前兩個方面之翻譯進行分析和闡述。
散文在韻律和節(jié)奏方面“講究句式的長短開闔,跌宕起伏,音節(jié)奇偶相間,輕重交錯”。(曹明倫,2004 :90)。在《石榴花》譯文中,譯者主要采用同義反復(fù)(tautology),語音修辭,語義修辭和必要的語法結(jié)構(gòu)等手段,從整體上再現(xiàn)原文的聲響和節(jié)奏。
例1 :我對石榴花可謂真情所至。
譯文 :My passion for pomegranate flowers can well be described as true and genuine.
例2 :……多了親密接觸
譯文 :…brought closer contact with grass or trees…
例3 :大千世界,萬紫千紅;五彩奇花,爭艷斗勝。
譯文 :The world is a blazing brilliance of colors, a dazzling flourish of flowers vying for charm.
在例1中,譯文斜體的兩個相鄰詞是同義的,譯文使用了同義反復(fù)的修辭格,讓同義詞并列,語義重復(fù)疊加,使得譯文在節(jié)奏上獲得了平穩(wěn)流暢的美感效果。在例2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英語中同義詞很多,如“親密”既可表達成close,也可以表達成intimate。但譯文考慮了音韻方面的要求,選用close一詞,并將close用了比較級之后,讀音簡短有力,與contact并列,構(gòu)成頭韻修辭。在例3中,從語義上來看,譯文并沒有完全傳遞原文的意義,比如“萬紫千紅”、“五彩”等詞語的意義,這是因為原文此句描繪的是春夏之交的明媚景色,有烘托氣氛,增加聽覺美感的作用。因此,譯文可作變通處理,在語義接近的前提下,著重譯語聽覺上的效果,而不必拘泥于原文的語義信息。
意境,簡而言之,是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志趣與所寫景物的交融。作者借描寫客觀的事物,抒發(fā)自己的內(nèi)心,營造引人入勝的氛圍?!妒窕ā芬晃闹?,作者在描述石榴花時,語氣歡快而熱烈,借用不同的修辭手段,盡顯浪漫想象,達到了情與景的交融。譯者必須正確解讀原文的意境, 才能在譯文中加以傳遞,使得譯文具有和原文幾乎相同的審美趣味。
例5 :有的花,可謂怒放,綢緞般的“石榴裙”緊束在“細腰”之上,“細腰”之側(cè),總有那么幾枝未及開放的花骨朵兒,似“紅果”頭飾扎在小姑娘的頭上。咦?小姑娘害羞了吧,俏模樣藏在婆娑的樹葉里……。
譯文 :Some flowers, in their full blossoms, were silky “pomegranate skirts” as it were, going tight and slender in the waist.And the “slender waists” were normally accompanied to the side by a couple of flower buds, which looked just like “red hawthorn fruits” embellishing the hairstyle of a little girl.Why, are you shy little girls, blooming flowers? You were hiding your pretty face among rustling leaves…
在例5中,作者使用了明喻,暗喻,擬人等修辭手段,來刻畫石榴花的姿態(tài)和形象。在中國文化中,讀者能夠?qū)κ窕ǖ囊庀蠹霸⒁庑念I(lǐng)神會,作者除了使用“紅果”明喻修辭格外,其余都是暗喻修辭格。但是,對于英語讀者而言,石榴花可能難以產(chǎn)生類似的感受,所以譯文將原文中的暗喻轉(zhuǎn)換成了明喻,添加了as it were, blooming flowers等表達方式,能夠更好的傳遞出原文的意境,營造和原文類似的氛圍。
所謂個性化話語方式,指在特定的語境(context)中,作者選擇和使用某種語言表達手段而形成的個體風(fēng)貌和格調(diào),具體從以下幾方面體現(xiàn) :(1)遣詞造句;(2)謀篇布局;(3)審美志趣?!妒窕ā芬晃恼Z言簡潔樸實,卻有華麗典雅之風(fēng)格。行文中,個性化話語方式體現(xiàn)在在敘事描寫時,作者采用口語色彩濃郁的表達方式和自由靈活的句式;在議論抒情時,作者則采用典雅色彩濃郁的詞語和整齊對稱的句式。這兩種不同的話語風(fēng)格,在翻譯時,譯者應(yīng)從原文作者的遣詞造句,表達方式以及原文的篇章結(jié)構(gòu)等不同角度,對原文作者的個體話語風(fēng)格進行深入細致的理解和把握,從而譯出高質(zhì)量作品并更好地再現(xiàn)原文的藝術(shù)性和情感。
在文學(xué)作品中,散文是翻譯難度較高的一種文體,它集眾美于一體,這些美感因素統(tǒng)稱為其之“韻味”。翻譯散文,要想譯出它的美,還需譯出它的“味”!
[1] 曹明倫.散文體譯文的音韻節(jié)奏[J].中國翻譯,2004(4) :89-90
[2] 劉士聰.漢英英漢美文翻譯與鑒賞(中英對照)[M].南京 :譯林出版社,2002.
[3] 周領(lǐng)順.散文英譯過程[M].北京 :國防工業(yè)出版社,2012.
宋佳(1989.01-),女,蘭州人,蘭州交通大學(xué),研究方向 :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