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樂
如果現(xiàn)在還有人單純地以為養(yǎng)貓只是為了捕鼠,那么他可能會被數(shù)以萬計的白眼所淹沒。當“吸貓”成為網(wǎng)絡熱搜詞,這個與人類相生相伴幾千年的動物從來就不僅僅是寵物,更是讓許多人深深迷戀的一種氣質(zhì)獨特的物種。古往今來,關于名人和貓,也流傳著很多有趣的故事。
幾乎所有的文學家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靈感女神”,而不少大師們甚至聲稱自己擁有一只“靈感之貓”。一邊與喵星人朝夕相處,一邊創(chuàng)造傳世巨作。
1942年,海明威和他的兩個兒子在一起逗小貓玩耍。
日本知名作家村上春樹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愛貓狂人,村上曾說自己文章之所有一些“治愈”人心的效果,應歸功于貓。年輕的時候,村上的日子過得非常窘迫,在這段難熬的時光里,他遇到了一只與他處境相同的流浪貓,那是一只褐色虎紋貓,村上給它取名叫彼得并且收留了它。那時的他,常常窮困潦倒、食不果腹,便帶著貓去“化緣”。彼得很聰明,每一次村上春樹帶它去女同學面前蹭吃的,它都會顯得非常乖巧、討人喜歡。于是,被貓吸引的女孩子們便自動把許多美味的零食送到了村上和彼得的面前。蹭著貓的食物,村上春樹往往也可以飽餐一頓。那時的村上春樹住在四下漏風的房子里,連只暖爐都買不起,天寒地凍時,他就和彼得相擁取暖。對此,村上曾描述說,窗外一片漆黑,寒風在屋外凄聲嘶吼,他就和彼得緊摟在一起睡覺,竟然就覺得不那么難熬了,反而覺得有了“奇趣”——“對生存來說那是一段艱苦的日子,但至今仍時時回想起那時由人和貓拼命釀造出的獨特的溫情?!?/p>
在20年間,村上春樹家里養(yǎng)過十幾只不同品種的貓咪。無論是會發(fā)出歌聲的小母貓麒麟,還是會說夢話的布齊,或是喜歡睡在花盆里的卡米……村上春樹都深深地愛著這些可愛的“喵星人”,把它們奉為自己的“靈感女神”,創(chuàng)作出了一部又一部的優(yōu)秀作品,傳承至今。
被認為是20世紀最偉大作家之一的海明威也是一個資深“貓奴”,這位身材魁梧,濃眉大眼,性格倔強勇敢,甚至敢于直面死亡的硬漢,在世時居然豢養(yǎng)著三十多只貓。他說:“一個人不會被打敗,但是可以被貓毀滅。”這里所指的“毀滅”應該是意指對貓之愛能生出的柔情,足以撼動那顆堅硬的心。
海明威飼養(yǎng)的第一只貓是一只“六趾貓”,這是一位船長送給他的禮物。海明威對這只貓甚是喜愛,給它取名為“雪球”。后來,海明威養(yǎng)的貓越來越多,他便用著名的作家、藝術家、好萊塢明星的名字給自己的愛貓命名,如威廉·莎士比亞、查理·卓別林。直到他死后,故居的管理人員仍然遵循著這個命名原則。
海明威也是一位“曬貓狂魔”,用圖片和文字記錄了大量自己與愛貓的故事。他贊美一只叫Littless Kitty的貓是“全家顏值最高的一只貓”,Uncle Wolfer“毛又好看又柔軟,是一只磨人的小妖精”。他也會開玩笑逗貓,家里一只叫Tester的貓害怕獾,海明威就經(jīng)常高喊“獾來了”,看Tester便很慫地鉆到床單下面,海明威像個孩子一樣拍著手樂開了花。
在短篇小說《雨中的貓》中,海明威以貓作為線索引導整個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揭示人物的內(nèi)心情感,這也成為了海明威早期的優(yōu)秀作品之一。而他最有名的代表小說《戰(zhàn)地鐘聲》也是在貓兒的陪伴下創(chuàng)作完成的。1961年7月2日,這位文學巨匠選擇了用獵槍結束自己的生命。在最后的遺囑中,他也不曾忘記對家中的貓做了詳細妥善的安排:“貓是這所庭院的主人,它們可以享有這里的一切,可以隨意地嬉戲,可以在床上休息尋歡,可以在書房里沉思未來!” 據(jù)說,海明威自殺之前還曾跟家人共進晚餐,并在臨睡前對他的寵物貓(一說對他的妻子)道了一聲“晚安,我的小貓?!边@是硬漢海明威留給世界的最后一句話。
把目光轉(zhuǎn)回至中國古代,這些古代文人也不乏與貓的趣事、趣史。
陸游就是古代愛貓文人的一個典型代表。他的詩《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為人熟知,其中“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的大氣磅礴,體現(xiàn)了文人士大夫的心系天下的情懷。但其實這只是《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二》,在這之前還有一首“其一”。內(nèi)容是“風卷江湖雨暗村,四山聲作海濤翻。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貍奴不出門?!痹娭姓Z句不難理解——盡管外面狂風呼嘯,但是家里有溫暖的爐火和軟軟的氈毛墊子,我只想和我家貓兒待在一起,不想要出門。語句中有掩飾不住地對貓的愛憐。
陸游愛貓是出了名的,這一點從他《贈貓》一詩中也表露無遺:“裹鹽迎得小貍奴,盡護山房萬卷書。慚愧家貧策勛薄,寒無氈坐食無魚?!痹娙说膬?nèi)心世界應該是這樣的——今天要去用鹽換貓,心里真是樂開了花。貓咪可以幫我抓老鼠,保護我的藏書,只可惜我家窮,沒有辦法給小貓準備可口的小魚干。
約1902年,北京,王府井一處宅院中,貓與人的大合影。圖,F(xiàn)OTOE
當然,陸游只是愛貓文人的代表之一,與他有著相同愛好的人不在少數(shù)。北宋詞人秦觀以“閑折海榴過翠徑,雪貓戲撲風花影”來描繪貓的可愛;南宋詩人陳著在《憐貓示內(nèi)》中寫到“一臠亦割啗,分與眠席眠”,表示要和愛貓同吃一塊肉,同睡一張床;明代詩人唐珙則在《貓》中用“溪魚不惜朝朝買,贏得書齋夜太平”表示對貓的喜愛。
把貓寫進詩歌里流芳百世就已經(jīng)是文人對于貓咪最深刻的愛了么?應當不全是,因為愛有各種各樣的模式,比如生活習慣都向喵星人看齊的張之洞。張之洞家中本來就養(yǎng)了幾十只貓,再加上常去他家中覓食的流浪貓,簡直鬧翻了天。這群貓整日在張家隨地大小便,張之洞也不生氣,反而囑咐下人:“貓本無知,不可責怪,若人如此,則不可恕”,足可見他對于貓的寵溺與喜愛。因為喜歡貓,有資料稱,張之洞連生活習性也開始越來越像貓,比如有椅子不坐,而蹲在椅子上,貓著腰,雙手搭在飯桌上吃飯。甚至習慣下午兩點睡覺,晚上十點辦公,常常一工作就是一整夜,真是名副其實的“夜貓子”。
有民國第一才子之稱的錢鐘書,也是一生愛貓。錢鐘書家中曾養(yǎng)了一只貓,他總是認為此貓有靈性,因而特別珍愛。平日里,自家的貓與外面的貓之間一旦相見便互相抓打,錢先生便準備了長竹竿一枝,倚在門后,不管是冬天夏季,只要聽見自家的貓嚎叫,他就急忙從房中出來,拿起竹竿去幫自己的愛貓打架。因之而獲得個“護貓將軍”的稱號。
對待這些靈氣逼人的喵星人,大作家與它們通常有著屬于自己的交流方式。
法國女作家柯萊特在每次寫作之前都會先給自己的愛貓捉虱子,她表示這樣的事前準備工作就像寫字之前給筆尖沾上墨水一樣必要。女作家喬治·桑吃早餐的時候總是和她的貓米諾共用一個碗,從而建立更加親密的關系,她自稱這樣便于米諾在她寫作時與其進行深入的靈感交流。
除此之外,貓咪還“承擔”著另外一些工作,比如審閱和校對以及作為第一個讀者,給與一些建議與意見。
美國作家愛倫·坡寫作的時候,會讓貓站在自己肩頭,當他的第一讀者。美國偵探小說家雷蒙德·錢德勒有只母貓叫達姬。雷蒙德喜歡和達姬聊天,達姬喜歡躺在他的手稿上,雷蒙德·錢德勒把達姬戲稱為“貓秘書”,認為達姬是在幫他看稿子。加拿大女作家露西·莫德·蒙格瑪麗在寫作《綠山墻的安妮》時,寫上幾個章節(jié)就會讀給自己的灰色虎斑貓達菲聽。如果達菲發(fā)出叫聲表示回應,就代表情節(jié)有趣,但是假若達菲只是自顧自地舔著爪子則代表不感興趣,那么露西就會對稿件進行修改。
中國的文人愛貓似乎不遜于國外的作家,而且表達方式也是相當直接。季羨林養(yǎng)了兩只貓,一只叫“虎子”,一只叫“咪咪”,白天,他在燕園中散步,兩只貓就跟在他后面,亦步亦趨,成為燕園中一道有趣的風景線。豐子愷一生養(yǎng)貓、畫貓、寫貓,在他創(chuàng)作的關于動物的散文中,寫貓是最多的。而他也曾多次公開發(fā)表文章,表達對貓的深厚感情。
可見古往今來,多少文人雅士被喵星人的可愛和傲嬌所征服。人與貓之間的關聯(lián)并不少于人與狗之間的故事,而介于“馴養(yǎng)”和“未被馴養(yǎng)”之間的貓,以其獨特的性情與可愛的外形贏得了太多人的心。
貓的存在,讓人越琢磨越著迷,哪怕我們知道,這一切,貓咪很可能并不在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