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睿
VR新聞的母題偏好
□王睿
作為一種新型的新聞報道方式,“VR+新聞”日益受到諸多媒體的追捧。在虛擬現實新聞的制作方面,國外包括紐約時報、美聯社、BBC等媒體,紛紛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VR新聞的探索。國內包括財新視頻、網易新聞、央視新聞等媒體的一些嘗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在紐約時報、財新視頻等媒體中甚至可以看到專門的VR新聞板塊,VR新聞已經逐步走向日?;?。基于此,本文對搜集到的VR新聞進行母題歸類、統計和分析,探討適合VR新聞的母題類型。
VR新聞;母題
“母題”為英文“motif”的英譯。1910年,芬蘭民俗學者阿爾奈在《故事類型索引》一書中最早使用這個概念,這是當時他對民間故事進行分類的一種標準。之后,母題成為民間文學與中世紀文學研究中常用的術語,指的是文學歷史進程中,不斷被反復書寫、表現的共同主題。
根據美國民俗學家湯普森的母題分類法,僅民間文學中的母題就可以劃分為13大類2899個小類。但常見的一般文學文本的母題只有幾個到十幾個(不同學派、作者的看法存在差異)。而在新聞敘事中,我國學者華進在《從母題看新聞敘事中的原型因素》一文里論述了尋寶、災變、性、死亡、異趣這幾個典型母題。因本文研究的是VR新聞的母題,屬于新聞研究的范疇,所以本文主要使用華進的典型母題分類進行論述。
本文共搜集了國內外十幾家媒體所帶來的40條VR新聞(國內與國外的數量相當),并對這些新聞的來源、主要內容和所屬的母題進行了標注和統計。根據統計,在搜集到的40條新聞中,主要存在尋寶、災變、死亡、異趣這四種母題,且它們的比例相當(分別為22%、20%、22%、20%)。而涉及性母題的新聞只有一條,并且這條新聞還同時包含死亡母題。此外,在統計過程中,還有6條新聞(15%)在典型母題分類之外。
從國內外的對比來看,比較突出的一點在于,屬于災變母題的新聞幾乎都來自于國內媒體,而屬于死亡母題的新聞則全部來自于國外媒體。(見表1)
表1:VR新聞母題歸類表(部分)
新聞價值是選擇和衡量新聞事實的客觀標準,即事實本身所具有的足以構成新聞的種種特殊素質的總和,包括真實性、時效性、重要性、顯著性、接近性以及趣味性這些基本要素,它對媒體選擇哪些新聞進行報道具有重要的影響。在這一點上,VR新聞也不例外。
從幾種母題來看,尋寶中包含了人的好奇和重視,主要體現趣味性和重要性;災變會給人們帶來重大影響,主要體現重要性和接近性;死亡告訴我們某個人物的逝去,或者是一群人的犧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主要體現了顯著性和重要性;異趣的“異”是不尋常的東西,“趣”則是人的興趣,它著重體現了趣味性。
此外,國內外媒體對災變母題和死亡母題的選擇也和接近性有關系。在其他國家,戰(zhàn)爭和恐怖主義襲擊的現象較多,導致了很多人的死亡,因此用死亡母題來體現生和死之間的反差,或許能更好地避免這類死亡。而國內相對和平,我國每年的死亡人數雖然也不少,但主要是由自然災害、交通事故等天災人禍導致的,所以國內媒體會更容易選擇災變母題,讓人們了解和預防災變。
1.增強視頻畫面吸引力的需要
目前的VR新聞的表現形式大致分為三種:多媒體融合報道、VR新聞紀錄片和VR新聞直播??梢钥闯鏊年P鍵在VR視頻上,因此VR視頻的畫面就需要具備很強的吸引力。災變和死亡這兩種母題,往往具有宏大的畫面,或是血腥、暴力的場景,它們能讓VR新聞具有極大的沖擊力。而尋寶和異趣這兩種母題,則主要展現出人們好奇卻又不容易見到的場景,它能滿足人們的好奇心,或是給人們帶來愉悅。含有這些母題的新聞能充分發(fā)揮VR視頻的畫面表現能力,從而更容易吸引受眾,讓他們沉浸在其中。
2.提供全面信息、豐富新聞報道的需要
文字、圖片和傳統的視頻新聞因受形式所限,均不易全面呈現新聞事件的全貌。對災變、死亡母題的新聞來說,事件發(fā)生的現場情況往往是最受關注的。但事件的發(fā)生往往是混亂的、即時的,因此傳統的報道方式常帶來較多的信息缺失。而理論上說VR新聞則能讓受眾“到現場”去看新聞事件發(fā)生時現場的實際情況,去捕捉更全面、更細節(jié)的信息。因此,VR滿足了這兩類母題對全面性的新聞信息的需求。
新聞敘事中存在大量母題原型,這些母題體現了人們內心的“深層動機”,決定了哪些事件能觸動大腦的興奮中樞。而作為新聞報道的一種新方式,VR新聞對母題的選擇與傳統的新聞會有一定的區(qū)別。它既要關注新聞價值的因素,也要結合VR新聞的特點,考慮到VR新聞的特殊需要。從本文的研究來看,尋寶、災變、死亡、異趣這四類母題均適合VR新聞。此外,探討VR新聞的選題也不能僅僅研究它的母題,因為母題主要還是體現新聞的故事原型。而現實中的新聞不僅承擔著講故事、擺事實的功能,還承擔著其他功能,比如政治活動或體育賽事的宣傳,還應對此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1.陳力丹,陳俊妮.傳播學綱要[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184-192.
2.董學文,張永剛.文學原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103-104.
3.華進.從母題看新聞敘事中的原型因素[J].媒體時代,2012(11):58-61.
4.竇鋒昌.普利策獎深度報道獎項的“選題常規(guī)”——基于10年間7項普利策獎獲獎報道的全樣本分析[J].新聞大學,2016(05):48-55.
5.王大瑩.新聞線索的發(fā)現與新聞選題的確立[J].新聞愛好者,2009(17):47-48.
6.賀叢周,趙芬蘭.淺析電視新聞專題片的選題原則[J].大眾文藝,2010(10):124-125.
(作者單位:中央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