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平
往事如風
□申平
一
一口大黑鍋,咣當那么一扣,李玉山就成了將軍的救命恩人。
等搜查的兵走了,李玉山把他放出來,將軍千恩萬謝。他掏出一個小本本,記下了李玉山的姓名地址,又撕下一頁紙,刷刷地寫下自己的姓名和部隊番號,然后交給李玉山。他說:等到全國解放了,我會來找你,感謝你。假如我犧牲了,你就拿著這張條子去找政府。
將軍說完就走了。這一走就再也沒有消息。
李玉山等了一天又一天,盼了一年又一年,幻想著有一天將軍開著小汽車來看他。他拉住將軍的手說:我救你不圖什么,只要你記得我,能來看看我,我就知足了。
但是李玉山這一點可憐的心愿卻一直沒有實現(xiàn)。
開始,每當在廣播里、報紙上聽到看到將軍的名字,他都會兩眼發(fā)亮,好像將軍就是他的家人。到了后來,他的眼睛里就有了失望和怨恨。再后來,他就口出怨言了。有天喝醉了酒,他竟然點著將軍的名字,當眾破口大罵。這事一下子鬧大了,有人前來追查,幸虧大隊支書趙四虎千方百計替他遮掩過去了,從此李玉山變得沉默不語。
也曾經(jīng)有人給李玉山出主意,讓他給將軍寫封信或者直接去北京找他,但是李玉山不識字,也沒那個膽子,再有趙四虎也不支持,事情就一年年地拖下來了。
李玉山后來得了重病,他臨死的時候,把那張條子交給了他的恩人趙四虎,托他有機會去替他要個說法。他還說:我到那邊如果能遇見這個沒良心的,我要問他為啥說話不算話!
二
其實,將軍一直都在尋找李玉山。
第一次,是1950年。將軍特意來到了李玉山所在的縣??h領(lǐng)導(dǎo)對他遠接近迎。當將軍提出要去李玉山所在的村子時,他們一起勸他不要去了。說那里山高路險,汽車開不進去。又說我們通知他來見你,不就行了嗎!
搖把子電話打到鄉(xiāng),又派通訊員趕到李玉山所在的村。村干部一聽很激動,說馬上就去通知李玉山,讓他馬上進縣城。將軍在招待所里等了一天,聽說他的恩人來了,他親自出迎。
一看眼前這人,他不由愣住了。這哪里是李玉山呀!
事情剛過去幾年,將軍分明記得李玉山是個矮個子,但是眼前這人卻高大威猛。他就問:你是李玉山?我寫給你的字條呢?來人也是一愣:啊,啊,首長,我落家里啦!將軍就說:你們村有幾個李玉山?你肯定不是我要找的那個李玉山。
一番交談之后,將軍讓那人走了。他也因為有緊急公務(wù)回北京了。
后來,將軍又讓秘書寫信、打電話繼續(xù)尋找恩人,但是信件石沉大海,電話也打不通。
將軍不甘心,又寫信給縣政府,要求他們一定替他找到李玉山??h里也派人去了,但是回復(fù)的結(jié)果卻是:查無此人。
將軍年齡越大,往事就越是清晰地浮現(xiàn)在眼前,他一直想要親自去趟山里尋找恩人。但是官身不得自由,每次要去都被一些事情拖住。后來,將軍就老了,出不了北京城了。
將軍在彌留之際,把此事作為未了心愿對兒女們做了交代,希望他們能想辦法去找到他的恩人,告慰于他的靈前。但是他的兒女們都很忙,轉(zhuǎn)頭就把這件事忘得干干凈凈。
三
老支書趙四虎本來還挺硬朗,可是他摔了一跤,突然就不行了。他把兒子叫到身邊,流著眼淚說:兒啊,你爹這輩子就做了一件虧心事,真的沒臉對人說??!
原來,當年到縣里去冒充李玉山的,就是趙四虎。那時他是民兵隊長,接到通知時腦瓜一熱,就連夜趕到縣城去見將軍。他當時的想法也很簡單,就是想認識將軍,跟將軍去當兵。
后來,趙四虎一直當支書,他開始用一個個謊言和行動,阻擋將軍找到真正的李玉山。
趙四虎的心中,也充滿矛盾和自責,這也促使他努力給群眾辦好事,特別是對李玉山一家,他更是關(guān)愛有加。當李玉山感激他、稱他是恩人的時候,他真想找個地縫鉆進去。
現(xiàn)在,他拿出了兩封當年他扣押的北京來信和李玉山的那張條子,他對兒子說:兒啊,你把這些交給組織吧,替我向黨檢討。李玉山雖然死了,但政府會給他的后代一個說法的。
趙四虎的兒子表面答應(yīng)了,隨后卻把信和條子燒了。他不想讓人知道他爹也有污點。
所有的一切,就像是一場風,刮過去了,就誰也不知道了。
責任編輯 孫俊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