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夏雪飛
讓孩子成為“第二季的大米”
■ 文 夏雪飛
不妨讓孩子成為第二季大米,因為,不是所有第一都好。我從來不給孩子太多壓力,喜歡什么就盡力支持,并以身作則,讓孩子養(yǎng)成好習慣。不搞獎懲制度,讓孩子明白自己的人生就要自己想方設法走下去,做自己的主人。
朋友的孩子學習并不出眾,從來沒考過第一名,也沒有當過班長,只是擔任著語文課代表一職。但他的孩子全面發(fā)展,乒乓球打得棒、書法寫得不錯、嗩吶更是吹得悅耳動聽……
這次高考,朋友并沒有過多管教,甚至告訴孩子:“只要發(fā)揮自己正常水平,考不上好大學,咱們學一門技術(shù)也行,條條大路通羅馬!”
最后成績下來了,朋友的孩子成績不錯,考上了心儀的大學。
在給孩子的慶祝會上,看到這個彬彬有禮的孩子,大伙紛紛向朋友請教教育孩子的高招,朋友推辭不過,反問大家一個問題:“在江西,農(nóng)民一年收獲兩季水稻,但很多當?shù)厝酥怀缘诙敬竺?,第一季幾乎沒人吃,這是為什么?”
我們不得其解。朋友說,為了不耽誤第二季插秧,農(nóng)民會使用各種方法,包括化肥、農(nóng)藥,對第一季水稻進行催化生長,而對于第二季則沒有壓力,水稻順其自然成長,其結(jié)果就是:第二季大米好吃,更有市場。
這時,朋友話峰一轉(zhuǎn),說:“不妨讓孩子成為第二季大米,因為,不是所有第一都好。我從來不給孩子太多壓力,喜歡什么就盡力支持,并以身作則,讓孩子養(yǎng)成好習慣。不搞獎懲制度,讓孩子明白自己的人生就要自己想方設法走下去,做自己的主人?!?/p>
朋友的一席話贏得大家熱烈的掌聲,我更是深有感觸:一直以來,許多家長都對孩子施加壓力,讓孩子努力學習,爭取第一,孰不知,這樣反而讓孩子產(chǎn)生更大壓力,繼而對學習、生活失去信心。
做第一固然好,但是不能苛求自己,第一不行,可以退求其次,做第二,這樣壓力小了,反而游刃有余,往往取得出乎意料的成功。讓孩子擁有一個好的心態(tài),腳踏實地、順其自然的成長,你會發(fā)現(xiàn),你的孩子會像那第二季的大米,好吃且更有價值。
(編輯 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