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萍
師德建設搭建愛心橋梁
蔣 萍
“愛孩子”是教師人格的靈魂,愛更是陶行知先生一生獻身教育事業(yè)的不竭動力,“愛滿天下”是陶行知先生奉行的格言,也是他崇高人格的表現(xiàn)。本文闡述了幼兒園教師應該如何架起愛這座“橋梁”,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
幼教 師德 愛 教育
“愛孩子”是教師人格的靈魂。也是師德的核心。陶行知先生說:“我們深信如果全國教師對于兒童教育都有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決心,必能為我們民族創(chuàng)造一個偉大的新生命。”“愛”更是陶行知先生一生獻身教育事業(yè)的不竭動力。而“愛滿天下”又是陶行知先生終生奉行的格言,也是他崇高人格的表現(xiàn)。陶行知先生是我國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博大的教育思想,求真務實的教育實踐,行知合一的師德風范為廣大人民教師樹立了光輝的榜樣。他“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師德修養(yǎng)的光輝思想,在當今社會仍有很高的借鑒價值和指導意義。那么,作為一名教師,尤其是一名幼兒園教師,如何以“愛滿天下”的精神,去愛每一個孩子呢?
陶行知先生說:“要想孩子好學,必須先生好學。唯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孩子?!痹诖宋覀兛梢匝由爝@句話:要想孩子有愛心,必須先生有愛心。
“教師的愛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靈也能蘇醒;教師的愛是融融春風,即使冰凍了的感情也會消融?!碧招兄貏e反對“純以面貌美丑為取舍”的選拔法,他做到了如諺語所說的那樣:“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歡,只有愛難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愛?!?/p>
(一)傾聽是溝通的起步
陶行知曾說“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fā)出的,才會打動心靈的深處?!弊鳛榻處?,傾聽是愛的重要組成部分,傾聽能夠讓教師在最短的時間內,更全面地了解孩子的知識儲備、身體狀況、情感波動乃至人生觀、世界觀的價值取向,能夠獲取孩子對自己的評價,對工作的建議,更重要的是傳達教師對孩子的尊重、賞識以及無限的期待,給予孩子無盡的信心與勇氣,讓孩子也學會尊重和欣賞他人。
(二)尊重是建立溝通的基礎
孔子云:“敬人者人敬之?!币脍A得孩子的喜愛和尊敬,只在口頭上說說肯定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在行動上要做到“潤物細無聲”。一個常體驗到尊嚴的人,總是對自己更有信心,辦事更有能力、更有效率。
所以,這不僅要求教師的師德具備更高的水準,而且要求教師的道德行為具有更強的表率性、典范性。因此,我們必須在教師隊伍建設中加強師德教育。那么,我們到底應該如何加強師德建設呢?
師德是教師在從事教育教學工作中應該遵循的道德觀念,行為規(guī)范的總和。陶行知先生認為:教師的職業(yè)道德主要包括獻身教育,追求真理,創(chuàng)造革新,以身作則,團結協(xié)作等內容。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是陶行知先生的一句名言,以不倦的教誨,循循善誘,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道德情操。陶行知先生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他畢生致力于大眾教育事業(yè),以身立教,辛勤耕耘,培育桃李,為人民的教育事業(yè)做出了巨大貢獻。
作為一名教師就要有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甘為人梯、以德立身、以身立教,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影響人,以和藹的態(tài)度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愛護人。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教書育人的實效,孩子才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p>
“愛滿天下”是陶行知先生畢生追求的教育真諦,“熱愛每一個孩子”是陶行知先生的人生格言。陶先生說:“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fā)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睂⒆拥睦斫猓孟壬脑拋碚f,就是“我們要懂得兒童?!蔽蚁肟梢岳斫鉃橐灰脙和赜械男睦砘顒蛹八枷敫星椋欢朴诎l(fā)現(xiàn)兒童潛在創(chuàng)造力。陶行知多次告誡教育者:“我們必須會變小孩子,才能做小孩子的先生。”
首先,是學習法。學習是師德修養(yǎng)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它對于增長教師的知識,凈化教師的靈魂,啟迪教師的理想,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其次,是激勵法。最后,是內省法。內省法是教師個人進行師德修養(yǎng)最好的方法??鬃诱f過:“吾日三省吾身”。如果,每一位教師都能堅持對自己的道德行為內省,嚴于律己,善于認識自己,正視現(xiàn)實,就一定能使自己的師德修養(yǎng)達到更高的境界。
“愛是一種偉大的感情,它總在創(chuàng)造奇跡,創(chuàng)造新的人?!比绻业暮⒆邮敲鄯?,我甘當采蜜的花朵;如果我的孩子是花朵呢,我一定做好護花的綠葉;如果我的孩子是幼苗,我一定當好稱職的園??!行走在童心的世界,我倍感驕傲與自豪,選擇幼教,我就選擇了微笑與歡樂,感動與幸福。老師們,為了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yè),讓我們攜手并肩,不回顧,不彷徨,風雨兼程,勇往直前吧!
[1]張伯興.陶行知關于教師專業(yè)精神的論述及其現(xiàn)實指導意義[J].愛滿天下,2005(1):10~13.
[2]中國陶行知研究會.陶行知教育思想、理論和實踐[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
[3]中國陶行知研究會.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作者單位:江蘇省昆山市正儀新城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