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朝琴 何小明
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曾朝琴 何小明
語文學科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生活中處處離不開語文。語文教學是“教”與“學”雙方的事,光有老師教的積極性是遠遠不夠的,還要調(diào)動學生學的興趣。只有學生的興趣調(diào)動起來,主動參與整個教學活動的全過程,提高教學質量才能落到實處。所以,教師應想方設法調(diào)動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語文學習興趣 對話教學 大語文“誤盡蒼生是語文!”道出了一部分人對語文的心聲,曾讓多少語文老師氣憤不已。一些語文老師嚷嚷語文無法教了,投入太多,收獲甚少。可是我們仔細想想,這怨得了誰呢?我們語文老師實在太能講,講得太多,重復地講,這一切已經(jīng)嚴重地挫傷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若再不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那么語文課可真就寸步難行了。
從大的方面說,首先要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有的學生不甚重視語文,重理輕文現(xiàn)象在學生中較為普遍,認為語文似乎學與不學一個樣,反正提高不大。我堅持向學生講明:作為一個中國人學好本國語言是義不容辭的事情,而且語文學科又是學習其他各門功課的基礎。翻看一下中學各科教學大綱,其教學目的要求,有哪一科的任務有語文這么繁重?我每帶一個年級的語文,都要向學生講明語文的重要性,并強調(diào)指出,即使以后離開學校,不管從事何種工作,“語文”用的最廣,學好語文終身受用。最后我要求學生們變被動為主動,培養(yǎng)學習語文的興趣。在進行每一單元、每一課的教學時,教學目的都要鮮明,突出。
親其師,信其道。師愛比淵博的知識更重要。學生需要一個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只有讓學生有足夠的情緒安全感,學生才會積極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去。因此,老師應該努力放下“師尊”,走下講臺到學生中間去,成為學習的指導者、參與者和對話交流的合作伙伴。教師把自己擺在和學生平等的位置上,參與學生的自學、討論、實驗、探究,虛心傾聽學生的意見和發(fā)言,走進學生的心靈,善待學生、服務好學生。對那些語文基礎不好的學生,不能埋怨,更不能歧視,應鼓勵他們、并給予具體幫助。
(一)將“對話”教學引入課堂
克林伯格指出:“在所有的教學之中,進行著最廣義的對話……不管哪一種教學方式占支配地位,這種相互作用的對話是優(yōu)秀教學的一種本質性的標識。”[1]對話能撥動學生的心弦,使對話各方感到無盡的“趣味”與自身無法估量的潛力。在聽校公開課《項鏈》一文時,授課教師對瑪?shù)贍柕逻M行形象分析前提出這樣一個問題:項鏈一去不復返,瑪?shù)贍柕逻€有什么選擇?一生道:“三十六計,走為上?!蓖瑢W哄然,討論后斷然否定。一生道:“據(jù)實以告朋友,問明價錢后再賠不遲”。同學反駁:瑪?shù)贍柕滤酪孀?,虛榮心極強,她斷然不會據(jù)實以告。一生道:“以青春賭明天,君不見,瑪?shù)贍柕聞傇谖枧_上一露面,就引來了部長等人的注目。美貌是女人最大的財富。如果她賭以青春美貌,可以輕而易舉地還清債務?!币徽Z驚人,同學們立刻議論紛紛。老師提醒同學們聯(lián)系“還項鏈”以后的情節(jié),重新審視瑪?shù)贍柕隆S懻撈毯?,一生道:“豪華的生活的確令她十分神往,丟項鏈后,當青春美貌和人格尊嚴兩砝碼擺在她人生的天平上時,她放棄了美貌,選擇了尊嚴。”話音剛落,贏得了全場喝彩。在談及人物形象時,同學們認為瑪?shù)贍柕录扔袗勰教摌s、自食其果、可憐可悲的一面;又有敢于直面人生、維護人生尊嚴、堅強善良、可敬可佩的一面。將“對話”引入教學,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們的學習熱情。這樣的教學模式怎能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二)將課本劇引入課堂
教師應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潛能,調(diào)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大膽放手讓學生去表演、去討論。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而且是課堂的策劃者、組織者、合作者。教材中的一些童話、戲劇、小說情節(jié)都可讓學生嘗試一下。課本劇演出最方便,略作布置,教室就是舞臺,演員由學生推薦或自薦,人人點評。學生們對教材的分析、挖掘常常令師稱贊不已。師生的精神與身心得到充分的舒展與自由,使學生們的聰明才智得以發(fā)揮,個性得以張揚。像《皇帝的新裝》、《雷雨》、《威尼斯商人》、《白毛女》等課本劇都得到學生們的認可。
要想學好語文并在考試中取得高分,僅靠熟讀課本和多做模擬試卷是遠遠不夠的。學校和學生必須樹立大語文觀念,視野還要放眼課外,放眼生活,放眼社會。平時要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建議學生多關心傳媒的最新信息,多讀課外書,多讀傳統(tǒng)的經(jīng)典作品,重視科普類、社會類文章的閱讀。通過加強與其他學科的聯(lián)系與延伸,以開闊視野,拓寬知識面,夯實學生的人文功底,增強思辨能力,最終達到知識的融會貫通 ,培育起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事實上 ,只有樹立了大語文觀念,學生才會感到語文的博大精深,才會體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歷來的高考狀元都讀了大量的作品,許多名人、偉人都對語文學習有極濃厚的興趣便是有力的佐證。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既為人師,我們必須承擔起教書育人的責任。在教學中,我們應不斷地改進自己的教學,努力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為母語教學奉獻自己畢生的力量。
[1]鐘啟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解讀(試行)[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作者單位:陜西省漢中市四0五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