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春玲
粵西茂名楹聯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
鄧春玲
楹聯作為我國的傳統(tǒng)文學瑰寶,已經融入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宣部領導明確提出,讓詩詞楹聯這支百萬大軍進入宣傳思想工作的主戰(zhàn)場。本文在研究粵西茂名楹聯基礎上,提出在當今互聯網時代,我們必須解放思想,拓寬渠道,用新型的表現方式來發(fā)展楹聯文化、推動楹聯事業(yè)。充分發(fā)揮楹聯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的作用,成為構建和諧社會不可或缺的非物質文化部件。
粵西茂名 楹聯文化 傳承 發(fā)展
典雅工麗、寓意深刻的楹聯是茂名文化旅游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游客通過此種文化載體體驗與解讀茂名,徜徉于茂名的文化歷史長河。
(一)冼太廟楹聯
“粵西高州至今流傳著一種獨特的祭祀活動——冼夫人祭祀。冼夫人信仰在當地百姓的日常生活乃至精神生活中占有主要的位置,紀念冼夫人的廟宇遍布于高州的各個鄉(xiāng)鎮(zhèn)村落,有村廟的地方必有祭祀。”冼夫人是中國古代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全球建有紀念冼夫人的冼太廟2000多座,其中,高州市境內有300多座。冼太廟楹聯這一特殊的文學藝術的展現,使祭祀的主題更加明確。
其中最有影響力的冼太廟是位于高州市區(qū)東門路高城冼太廟,該廟始建于明嘉靖十四年(即1535年)。廟中詩歌、楹聯、木雕、石雕、碑刻琳瑯滿目。正殿內還有兩副長聯,其中一副堪稱廣東古代廟宇第一長聯,是清代禮部左侍郎陳蘭彬撰寫的,全聯共236個字。此聯把冼夫人的光輝形象比作古代的賢君及英雄豪杰,成為巾幗英雄第一人。另一副“繡幰宣猷海邦中圣母建桓文事業(yè);采豪承佑天闕下鯫生覲堯舜光華?!笔乔宕抗げ孔笫汤蓷铑U回鄉(xiāng)拜謁嶺南圣母冼夫人后,心中無限感慨,抒發(fā)了自己的情懷,表達了自己的心聲,頌揚冼夫人機智謀略勝須眉的偉大功績。冼太廟楹聯不僅是冼太廟裝飾的一部分,而且包含著更深層的社會功能,使后人欣賞楹聯的同時獲得潛移默化的影響,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一種形式。2000年江澤民同志參觀此廟,他語重心長地指示要把冼太廟辦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二)三圣宮楹聯
三圣宮又稱“心心堂”,位于高州市石鼓鎮(zhèn)元嶺村,是一座富有民俗文化內涵的民間廟宇。道教講清虛之境,是一種心靈的境界,是指通過修道成仙的一種最高的宗教境界。三圣宮內有兩副特色嵌字長聯,分別以“心心”領起上下聯,其一:
也許有人會懷疑,真的有車主會開著Urus跑賽道、去越野嗎?其實對于蘭博基尼來說這根本不是問題,Urus作為一款超級全能的奢侈品,好快、好開和好酷就對了,而來自全世界的訂單也足以說明一些問題。至于面對強大的時常需求,蘭博基尼在中國該如何平衡這種用戶需求跟產量之間的關系,蘭博基尼汽車中國內地及香港、澳門執(zhí)行總經理Francesco Scardaoni先生對我表示,今年年底國內的經銷商便會收到展車,第一批客戶也將陸續(xù)提車,而為了不讓讓客戶等太久,在意大利工廠的排產過程中還是或多或少會優(yōu)先考慮中國客戶,盡量讓他們的等待時間稍微比其他地方的客戶短一點。
心足致中和值是,堂無俗態(tài),座有圣言,愿我輩同遵訓迪,祛其弊,矯其偏,極盡良能,造詣允堪登岸去;
心當尊德圣于斯,地啟庥祥,天開神教,勉吾儕共懔經章,居乎仁,由乎義,常凝致道,修為不愧入門來。
其二:
心理本昭彰,所貴明庶物,察人倫,克盡精微,方無悖天經地義;
心傳尤顯著,只需戒自欺,愛平等,常存敬畏,斯足致鬼服神欽。
此兩聯極有有意思,都是以“心心”領起,展示了道家崇尚虛無清靜的思想。作為道教宮觀的楹聯,沒有宣揚道教的迷信,也沒有求仙得道的妄想,更多是對儒家思想的闡述與弘揚,蘊涵儒家仁義平等,對世界萬物保持敬畏之心的儒家信仰,可以說儒道互補,相映成趣,具有較高的思想境界,成為人們體悟道家哲學精神,追思人生意義的文化精神的體現。
(三)荔枝楹聯
被譽為“荔枝博物館”的柏橋貢園,是粵西地區(qū)現存最古老的荔園?!柏晥@”有兩副吟誦貢園對聯:“貢荔系家鄉(xiāng),遠道舟車勞力士;園林沾雨露,高州風味笑真妃”、“貢品優(yōu)良,形美味香妃子笑;園林茂盛,花繁果碩荔農歡”,悠久的歷史,美麗的傳說,在詩情畫意中極力贊賞丹荔之美。目前,貢園已成為人們感受、傳承茂名荔枝文化的最理想的地方。
(四)觀山楹聯
觀山乃粵西名山。觀山不但有著優(yōu)美的風光,還體現出濃濃的宗教文化色彩,成為現代人旅游休閑、陶冶心情的圣地。相傳“嶺南道教先驅”潘茂名在此山修煉20多年,古籍《神仙通鑒》、《茂名縣志》均有記載。觀山上的古跡,大多和潘茂名羽登仙的傳說有關。觀山楹聯也成為道教文化精神的重要表現方式。
“楹聯模山范水,在自然中體悟生命的趣味,對自然進行審美觀照,展現自然山水的審美精神”③眾多的文人墨客,用他們神妙之筆,寫盡、寫活了觀山的山光水色。如“觀山寺駐觀山,寺香月清,觀山觀日,引人入勝; 鑒水河流鑒水,河淡云秀,鑒水鑒天,促我超凡?!睂懹^山鑒水的秀美、寺院的清香,給人親切、和諧的感覺,又教人洗滌心靈,超凡脫俗,非常對景?!坝^山觀水,四面風光都入畫;樹人樹木,滿園桃李待成蔭?!睂β摴ふ瑢懢叭绠?。上聯把觀山的青山鑒水等諸多景物都包容進去;下聯蘊涵深刻的樹木且樹人,成就桃李滿園先進的育人觀。在對碧水青山、樹木桃李的描寫中,聯家高潔、淡雅的精神追求也得以展現。楹聯為觀山留下永恒的影像,開啟人們的審美心靈。
中宣部領導明確提出,“要把傳統(tǒng)文化同當代中國的偉大實踐緊密結合起來,讓詩詞楹聯這支百萬大軍進入宣傳思想工作的主戰(zhàn)場,進入中華圓夢的歷史過程,傳播中華美德,教化天下萬民,成為宣傳戰(zhàn)線的正規(guī)軍、主力軍、常規(guī)軍。”它意味著發(fā)展楹聯文化已不再是個人興趣,而是莊嚴的社會使命;推動楹聯事業(yè)也不再是民間行為,而是黨和政府統(tǒng)籌部署。
我們今天研究茂名楹聯,在領略到茂名獨具特色的文化底蘊的同時,也促使我們思考在“互聯網+”時代,如何通過楹聯更有效地傳遞和繼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
(一)創(chuàng)作優(yōu)秀影視作品
我們充分利用好電視媒體的傳播快捷,覆蓋面廣,聲像具備,而不受時空限制的優(yōu)勢,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楹聯影視作品。
南方衛(wèi)視走進茂名信宜現場錄制《海說名聯》,到信宜市多個景點現場解讀該市相關的歷代名聯,該節(jié)目由廣東楹聯學會會長鄒繼海主講,通過名家對名聯的點評向廣大群眾傳播和普及楹聯文化知識。其中最有名王梅軒書院楹聯 “勝地枕城隅,蔥郁佳哉,看當前竇水西橫,鳳岡東峙;將軍貽澤遠,栽培厚矣,卜此后人文豹變,科第蟬聯”。解讀過程中,鄒繼海介紹了信宜鎮(zhèn)隆古城的相關人文歷史,探討了王梅軒書院以及主人王鑒的事跡以及王氏在信宜發(fā)展壯大的歷史。他還從律聯的六要素引導大家賞析該聯,特別是評析該聯的不等字句中自對的特殊格式,更是教人受益匪淺。
(二)舉辦征聯大賽
為進一步挖掘茂名的旅游文化資源,打造茂名文化旅游名片,擴大茂名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在當今互聯網時代,征聯信息可以廣泛的傳播,并且可以通過電子郵箱收稿,大大地提高效率。幾年來,茂名舉辦多次全球、全國及地市級詩詞楹聯大賽。
2014年化州舉辦 “化橘紅杯”征聯活動,在社會上引起強烈的反響。共收到來稿1200多件。其中李清才(廣東電白)“一片百金,勝天上靈丹,不愧化痰良藥;千秋獨步,稱嶺南貢品,誠然濟世橘紅。”獲得金獎。此活動不僅為弘揚化橘紅文化,擦亮“中國化橘紅之鄉(xiāng)”金字招牌,而且推進化橘紅產業(yè)發(fā)展。
在紀念冼夫人誕辰1500周年楹聯大賽中,高州共征海內外楹聯共10123副,入獎作品50副。獲得一等獎是韓全興(河北定興)的“天厚高涼,遣夫人砥柱嶺南,巾幗橫刀鐫史冊;廟崇大義,傳風節(jié)扶搖云外,慈恩化雨澤蒼生?!边M一步弘揚冼夫人文化和精神,讓更多人認識“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1500年來,冼夫人的“好心”精神在高涼大地一直得到傳承,進而推動高州經濟發(fā)展和文化繁榮。
由于主辦單位不同,征聯的目的也不同。多樣化的征聯目的不僅點明茂名的歷史文化內涵及其獨特之美,同時培養(yǎng)了一大批具有專業(yè)水平的楹聯創(chuàng)作隊伍,推動聯界多出成果、多出精品??傊?,社會征聯是現代社會發(fā)展楹聯文化的一種重要的形式。
(三)讓青少年成為楹聯事業(yè)的生力軍
要使楹聯能一代代地傳承下去,實現長遠的縱向傳播,我們必須重視楹聯的教育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民族的突出優(yōu)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要傳承和弘揚這種寶貴的文化遺產,就必須從青少年抓起,從娃娃抓起?!敝袊郝搶W會主席蔣有泉說 “我們不僅希望把手寫春聯的熱情傳遞給老百姓,讓人人參與其中,同時為了讓楹聯文化事業(yè)后繼有人”,讓青少年成為楹聯事業(yè)的生力軍。茂名市化州一中曾在師生中征聯6萬多副,選擇其中入選4000多副張榜公布,在校內辦起100多米長的聯廊,成為“中國楹聯第一榜”,聞名全國。
(四)構建廉政楹聯文化陣地
廉潔是個永恒的主題。 近年來,茂名創(chuàng)造性地將廉政文化建設與地方特色文化有機融合,開創(chuàng)出一條獨具特色的反腐倡廉教育形式。
在高州城南門外,有一座叫“尚義名區(qū)”的牌坊,是為紀念清嘉慶年間任茂名(現在的高州)知縣胡國綱而建。為了更好地弘揚胡國綱為政清廉的事跡,茂名高州籌集300多萬元資金重建“尚義名區(qū)”對聯標志牌坊,橫額為:“尚義名區(qū)”,聯為:“愧我難登循吏傳,此邦真有古人風?!睂⑵浯蛟斐稍撌兄匾牧逃?。 “尚義名區(qū)”基地既可觀光、休閑,又可以受到傳統(tǒng)‘尚義’文化的熏陶,符合時代的要求。
茂名信宜的 “廉政綠道”是以綠道為載體,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題,聯合城管、 建設部門,設置有廉政文化長廊,其中不少精美的廉政楹聯書法、廉政楹聯廣告牌,打造一條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廉政綠道。使廣大群眾在休閑娛樂的同時得到教誨。將廉政文化輕松融入到老百姓生活中。
楹聯是一種高雅文化,既是歷史的,又是現實的。在經濟越來越走向全球化的今天,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顯得彌足珍貴。就需要在黨和政府的統(tǒng)籌下,著力打造地方特色楹聯文化,從而形成地方特色與時代特征結合、經濟發(fā)展與文化發(fā)展互動、傳統(tǒng)文化與現代文明融合的局面,借助楹聯把茂名建設成為有一定影響力的文化名城。
[1]陳元福.茂名地方文化名片[J].南方論刊,2013(9):87.
[2]冼春梅.粵西高州地區(qū)冼夫人民間祭祀圈與信仰圈[J].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學報,2015,25(2):91.
[3]駱錦芳.楹聯文化通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46.
(作者單位:廣東石油化工學院)
本文系2016年度茂名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編號2016GJ10;2015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開放基金資助課題,編號:11。
鄧春玲(1971-) ,女,漢族,廣東石油化工學院,碩士,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