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宇康
試論李白文學思想的復古色彩
章宇康
李白是我國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有“詩仙”的美譽。李白在中國古代文學史的發(fā)展過程中具有重要地位,無論是詩歌還是詞,李白都創(chuàng)造了巨大的文學成就。李白在文學創(chuàng)作過程受到黃老思想的影響十分突出,《李太白詩集》中收集了李白的各類詩歌作品。除此之外,李白也有不少詞作品,對宋詞的發(fā)展來說有開創(chuàng)性意義。從李白自己的創(chuàng)作來看,有關于文學思想的作品并不多見。但從現(xiàn)存的古代文獻中,我們發(fā)現(xiàn)李白文學思想除了收到老莊思想影響外,李白還十分推崇《詩經》,卻對漢魏以來的詩賦流露出貶低態(tài)度,體現(xiàn)出李白思想中的復古情結。
李白 黃老思想 詩經 復古 開創(chuàng)性
李白是我國偉大詩人中的代表人物,在中國文學史發(fā)展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從李白個人角度來看,他有關于探討自身文學思想的作品并不多見,僅有的一些關于文學思想的內容也基本比較零碎。根據現(xiàn)存的古代文獻,李白對于《詩經》是十分推崇的。并且李白作為中國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他的創(chuàng)作深受黃老思想。除了在詩歌上獲得巨大成就外,李白作為“百代詞曲之祖”,進行了樂府詩的創(chuàng)作,更突顯出其作品中的復古思想。因而,從詩詞兩方面內容來看,李白的創(chuàng)作都具有鮮明的復古色彩。造成李白文學思想具有鮮明復古特色的原因有兩個,一方面是受到特定場合中表述的影響,另一方面則是受到當時大環(huán)境和社會文學氛圍的影響。
談及李白文學思想中的復古色彩,不得不提的就是唐代文學史中的復古思潮。李白作為唐代文學中的代表人物,他的文學思想受到了當時復古文學思潮的影響頗深。從中國文學發(fā)展的基本脈絡來看,推動文學發(fā)展的最直接原因往往有兩個,一是復古,二是革新。從字面意思上看,復古和革新是沖突的,也正是在這種沖突碰撞中,中國文學才能不斷地發(fā)展。既繼承前人優(yōu)秀的文學創(chuàng)作理念,又在這種理念上結合社會發(fā)展需求和時代特征,進行創(chuàng)新發(fā)展,從而推動中國文學的發(fā)展。
中國古代的文學創(chuàng)新發(fā)展,往往離不開復古。在一輪新的文學思潮開啟之前,復古思潮一般就是先驅。唐代在詩歌方面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來源于對六朝以來綺靡、華而不實文風的批判,主張復古,即恢復漢魏以來的文學思想。除詩歌領域外,唐代最重要的文學復古思潮就是歷史上的“古文運動”,發(fā)起者為唐代注明文學家漢語和柳宗元。古文運動看似是恢復“古文”,但實際上是打著“古文”的旗號來反對駢文,是一場深刻的文體改革運動。因為古文運動在開展過程中,不僅促使了文體的改革,還涉及到文學思想等方面的內容,因此其也就具有思想運動的性質。到宋代時,古文運動在文學史發(fā)展中仍具有強大影響力,歐陽修、蘇軾、王安石等都是其中代表人物。古文運動開展后,確立的新的文學思想、文學語言和文學體裁,促使了散文的進一步發(fā)展。古代文學領域的發(fā)展離不開復古思想,可以說正是復古思想在古代文學領域中的貫徹影響,促使了中國文學在繼承與創(chuàng)新中不斷發(fā)展革新。從孔子最初對禮樂崩壞的感慨,到歷朝歷代文人的反思,復古思想在中國文學史發(fā)展過程中已經形成了一種思維模式。到唐代,在開放的文學發(fā)展環(huán)境之下,復古思想已經成為一種社會思潮,在詩歌、散文等領域演變成復古運動。李白作為唐代文人的代表,其固然也會受到這種思潮的影響,因而也就導致李白文學作品中有鮮明的復古色彩。
李白在文學作品中直接表達自己文學思想的作品并不多見,從總體上看也比較凌亂,并沒有成為一個完整的體系。但在禮拜作品中比較直接顯露出復古色彩的,主要表現(xiàn)在如下文章中。
如《古風.其一》中,李白寫到“大雅久不做,吾衰竟誰陳......自從建安來,綺麗不足珍”。這段文字中還有其他類似的話語,在此不做贅述。從文意來看,李白大致要表達的主旨是贊揚了《詩經》,對而后的一些詩賦創(chuàng)作表達了不滿的情緒。在李白看來,《詩經》的風、雅是詩賦中的代表只做,應當成為詩賦中的典范,后人也應當想《詩經》的創(chuàng)作方式多加學習。而對于屈原等文人的詩賦,李白認為他們表達出太多的哀怨情緒,與正統(tǒng)詩賦創(chuàng)作已經存在不少差距。而到漢代以后例如司馬相如等人的辭賦,則是開創(chuàng)了詩賦史上的不良開端,因為他們過于重視文字的對仗和詞語的華麗,對詩賦的發(fā)展是極其不利的。在此之后,雖然文風發(fā)生了多次變化,但《詩經》作為詩賦正聲的地位卻難恢復。直到唐代古文運動開始后,復古思潮在唐代文學中越來越被提倡,由此文風開始轉變??偠灾诶畎卓磥?,《詩經》應當是后人在創(chuàng)作詩賦時應當學習的典范,而自戰(zhàn)國之后,詩賦的發(fā)展違背了這種原則。雖然在盛唐時期,除了李白外還有很多詩人都贊美過建安詩賦,但不得不承認,禮拜在《古風.其一》中的表述確實是包含了建安作品的。雖然建安詩賦也具有豪邁的一面,但也不可否認建安詩賦在詞藻上存在華麗、綺麗的情況。而如司馬相如等人的作品,則更是屬于下乘。
除此之外,李白在其他很多的詩歌創(chuàng)作中,都流露出了復古色彩,但從詩句中也不難發(fā)現(xiàn)李白喜歡從古人的生活中尋找創(chuàng)作靈感,有時還會將古今結合,夢境與現(xiàn)實交錯,形成獨特的浪漫主義風格。例如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這首詩是李白在離開長安后寫的,是一首描寫夢境的詩。從表面上看作品是在描寫夢境中游歷于名山之間,立意新奇,意境卻異常雄偉,向讀者展現(xiàn)出一幅獨特的畫面。在夢境與現(xiàn)實交錯間,雖然看似離奇,卻又別有一番風味。詩中的“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一句,借用了謝靈運喜愛游歷在山水之間的典故,傳聞謝靈運在游歷天姥山時,曾經在剡溪這個地方住宿。相傳謝靈運特別喜愛游歷名山,而且特別鐘情于險峻陡峭的山,謝靈運備有一種獨特的木鞋,專門為登山所用。李白喜愛從古時候文人雅士的生活中尋找自己的影子,在這首詩中亦是如此。《夢游天姥吟留別》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作《夢游天姥山別東魯諸公》。唐玄宗天寶三年,李白在政治生活中受到朝中權貴排擠,不得已而離開了精誠。天寶四年李白創(chuàng)作了這首佳作留給在東魯?shù)呐笥?。李白性格豪邁,但他與中國古代文人一樣都有著為官、治天下的愿望。李白在全國各地游歷期間認識了很多名流,聲明遠傳。天寶元年,道士吳筠向唐玄宗推薦李白,李白由此進入了朝廷之中。李白對長安之行充滿了希望,初到長安之時李白受到玄宗賞識。但性格豪邁不羈的李白不愿與權貴同流合污,因而得罪了不少人,后來玄宗聽信讒言也對李白產生不滿。李白的長安之行僅僅一年便作罷了,李白在政治上是失敗的。而后李白與友人游歷于梁、宋、齊、魯,在東魯也居住過一段時間。雖然東魯?shù)募乙呀涱H具規(guī)模,李白完全可以在家中度過后半生,但李白生性就有更高的追求,因而離別了東魯家園,又一次開始遠行,這首詩就是他告別東魯?shù)呐笥褌儠r所作。李白的筆下借鑒過許多典故,復古色彩濃厚。尤其對于謝靈運,李白尤為仰慕,常以謝公自比。尤其在李白離開長安之后,感覺自己受到小人的排擠和陷害,自感和謝靈運有類似的人生機遇。而李白與謝靈運一樣,都喜愛游歷于山水之間,認為與謝靈運意氣相投而夢?!秹粲翁炖岩髁魟e》一詩的前半部分是在夢境中尋找謝公蹤跡,后半部分則表示自己雖然離開朝堂,但卻是獲得了自由,也由此表現(xiàn)出李白的人生態(tài)度。
李白在文學思想中帶有濃厚的復古色彩,無論從表面還是從深層次看,這其實都是具有片面性的。究竟為何李白在文學思想中帶有濃厚的復古色彩,主要可以歸結到兩方面原因。
首先是受到創(chuàng)作場合的影響。在《古風》系列詩文中,李白均采用了五言古體詩的形式,在創(chuàng)作風格上與漢魏的風格有一定相似之處。而在內容表達上,則是針砭時弊,對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有一定的揭露,抒發(fā)自己對時政的感慨。從文學史發(fā)展的角度來看,這實際上是延續(xù)了《詩經》中的“比興”手法影響。在《古風.其一》中,李白就鮮明地表明自己創(chuàng)作這一系列詩的目的在于針砭時弊,表現(xiàn)出自己對后代詩文中缺少這種類型內容,反而過于注重詞藻華麗修飾的諷刺。李白創(chuàng)作這一系列的詩文,是在某種場合下一時的偏激言論。例如白居易的《與元九書》也是如此,為了突出諷刺的價值,對其他形式的詩文過于貶低,也是屬于一時激憤而做,與白居易其他時候的創(chuàng)作都有鮮明的對比。并且從李白個人的性格特征來看,李白本不是謹小慎微之人,性格不羈,一時興起說話往往偏激。有時李白為了表現(xiàn)出對現(xiàn)有及六朝以來部分詩文的不滿,自然會夸大事實,通過復古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其次,受到當時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之前筆者已經論述了唐代復古思潮對李白文學創(chuàng)作的影響。唐代的古文運動已經不僅僅是一場文學革新運動,更是一場社會思潮的革新。除了整個文學大環(huán)境的影響外,政治環(huán)境對李白的復古思想也產生了很大影響。唐玄宗即位后,注重對文學文風的改革。希望改變南朝以來較為浮躁、奢靡文風乃至文化分為,在宰相等重臣的幫助下,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對文學文風的改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唐詩到開元后期,整個風貌發(fā)生了巨大變化,聲律和風骨的特征都在唐詩創(chuàng)作中彰顯出來,就像李白所說的,展現(xiàn)除了《詩經》創(chuàng)作的特色。當時的文學評論家認為,唐詩的風骨超越建安詩歌,又繼承了六朝以來嚴密的聲律學問,可謂集百家所長為一身,這也闡明的盛唐時期詩文創(chuàng)作的特色。封建時代中政治往往對文學創(chuàng)作產生巨大影響,在政治環(huán)境的影響下,李白作為盛唐時期重要的文人代表,其在創(chuàng)作中也會繼承這種特色,具有復古色彩??此剖菑凸?,實則是在推動文學的革新。
在古代中國時期,唐代是中國歷代封建王朝中較為開放的一個時代。這一時期,無論是經濟還是政治、文化方面,唐代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李白生活在盛唐時期,開放包容的社會環(huán)境,強大的國力都給予了李白無限的創(chuàng)作激情。性格豪邁的李白游歷于祖國大好山水之間,留下了無數(shù)的壯美詩篇,為我國文學史的發(fā)展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受到當時整個社會文學思潮的影響,李白對六朝以來的詩學批評甚多,對《詩經》等較為久遠的文學作品大贊有加,同時受到黃老思想的影響,這些無不使得李白的文學作品中有鮮明的復古色彩。李白在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政治生涯中卻不得志。他既清高,也世俗。受到政治環(huán)境的影響,他只能將豪邁、浪漫、自由寄托在山水間。有唐一代的復古文學思潮對李白的創(chuàng)作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復古色彩也讓這位“詩仙”的作品更加具有時代特征。
[1]魏耕原.李白詩歌結構論[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2016(02).
[2]楊景龍.從李白到杜甫:中國詩歌抒情向敘事轉換的開端[J].河北學刊,2016(05).
[3]陳尚君.李白詩歌文本多歧狀態(tài)之分析[J].學術月刊,2016(05).
[4]趙志英.不忘初心 方得始終——淺析李白詩歌的精神內涵簡[J].現(xiàn)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7(01).
[5]張慧.李白與蘇軾隱逸思想比較[J].文學教育(上),2017(01).
(作者單位:臺州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