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將帥只剩24位了
隨著時間流逝,當年年富力強、戰(zhàn)績輝煌的開國將帥已寥若星辰。除了上將、中將全部逝世外,1360名開國少將也僅余24位在世。他們其中任何一位從參加革命到生命畫上句號的一生,都是為了新中國成立、發(fā)展、繁榮而奮斗的一生。
據(jù)報道,2017年9月17日,開國少將、中紀委駐中國科學院紀檢組原組長、黨組成員鐘炳昌因病醫(y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2歲。他的遺體告別儀式于9月25日上午10時整在八寶山革命公墓東大廳舉行。
在鐘炳昌離世之前,今年已先后有8位開國少將隕落。隨著他們的離去,意味著一共1614名的開國將帥尚存24人。他們年齡均超過90歲,其中有18人年齡已達100歲以上。
鐘炳昌幾乎參與了所有新中國成立發(fā)展中的“大事”,包括紅軍反圍剿、萬里長征、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抗美援朝、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和改革開放各個歷史時期。
公開簡歷顯示,在建國前,他于1932年參加了紅軍,之后的兩年,他先在后方醫(yī)院工作,后在紅一軍團供給部、司令部做政治工作,期間參加了中央蘇區(qū)第四、五次反“圍剿”戰(zhàn)爭。1934年10月他隨中央主力紅軍開始長征。長征期間他行軍打仗,抬送傷員自不必說,等部隊到達云貴邊境遭到敵人襲擊,鐘炳昌在搶救傷員時負傷,最終靠拄著拐杖翻雪山、過草地,最終到達陜北。接著又是抗日戰(zhàn)爭,他參與鞏固發(fā)展晉察冀抗日根據(jù)地,擔任多個不同師、分區(qū)、旅的政治指導員、政委。
新中國成立后,他繼續(xù)做政治工作,先后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員,國家建筑材料工業(yè)部政治部主任,四川省基本建設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政治部副主任,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駐中國科學院紀檢組組長。
在鐘炳昌退休之前,一直在中科院工作,感情很深,即便退休,也仍通過書刊雜志等了解國家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形勢,并時刻關注中國科學院的發(fā)展。2012年,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在看望96歲鐘炳昌時說:“我們都要學習鐘老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p>
2011年,中科院黨組書記白春禮看望鐘炳昌(左)
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實行軍銜制。開國將帥就是在此后一段時間內被授予軍銜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
查閱公開報道發(fā)現(xiàn),聶榮臻是最后一位逝世的開國元帥,肖勁光是最后一位去世的開國大將,呂正操是最后一位逝世的開國上將,而最后一位開國中將張震也在2015年9月3日溘然長逝,享年101歲。
從2010年至今,每年開國將軍的隕落數(shù)量都在兩位數(shù)以上,分別是2010年的29人,2011年的25人,2012年的 14人,2013年的 10人,以及2014年的14人,2015年的20人,2016年的10人。
在開國少將這一級,目前尚有24人健在,他們基本都是在紅軍時期就參加革命,平均年齡已近百歲。梳理發(fā)現(xiàn),如今健在的少將,其年齡都已經(jīng)超過90歲,其中有18人年齡已達100歲或超過100歲。年齡最大的是殷國洪少將,已經(jīng)106歲,年紀最小的是王扶之,為94歲。
在鐘炳昌離世之前,今年已先后有8位開國少將隕落。他們是104歲的原軍委炮兵學院政委廖鼎琳、101歲的原第二炮兵部隊副司令員盛治華、103歲的原鐵道兵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王貴德、101歲的國防科技大學原副校長張志勇、100歲的原武漢軍區(qū)副政委任榮、103歲的原武漢軍區(qū)空軍政治部主任魏國運、100歲的原南京軍區(qū)司令員向守志、101歲的原南京軍區(qū)副政委張玉華。
他們曾經(jīng)在戰(zhàn)場屢建奇功。例如,冀中抗戰(zhàn)時期,廖鼎琳指揮戰(zhàn)士們裝作送糧的偽軍,成功端掉了敵人設在安平的一個炮樓;他還曾指揮部隊集中火力假扮野戰(zhàn)軍主力,將敵人“調虎離山”,十幾個人成功營救被鬼子圍困的老鄉(xiāng)。
抗美援朝期間,擔任中國人民志愿軍44師師長的向守志率部打了一場被后來的史學家稱為“世界戰(zhàn)爭史上著名的陣地防御戰(zhàn)”的戰(zhàn)役。他們在西方山與敵進行了9個月的陣地防御戰(zhàn),共殲敵18900余人,使志愿軍的防御陣地向前推進13平方公里。
一步步參與建國歷程的他們對國家有特別的情感。退休后,他們依舊關心國家發(fā)展,不斷發(fā)揮余溫。以在2015年“9·3”大閱兵上的一個標準軍禮給世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張玉華為例,自1986年離休后,他的工資留 60%,其余 40%都捐出。30多年來,他用自己大部分收入,給西到新疆、西藏,南到海南島,北到東三省的貧困群眾、學校捐款近百萬元。早在2001年,老將軍就已寫好遺囑,并三次修改,他寫明喪事從簡、不要骨灰盒。今年9月10日去世后,按照生前遺愿,他的眼角膜被捐獻。
魏國運生前,每年武漢的舊同事、家鄉(xiāng)人都會來看望,提來的特產他統(tǒng)統(tǒng)不要,每次都是讓對方在家與他聊聊天,說說湖北變化。幾個監(jiān)利企業(yè)家去給魏國運祝壽硬被他拒絕了。事后他對子女說:“現(xiàn)在中央講‘八項規(guī)定’,提倡不鋪張不浪費,我們也要尊重規(guī)定?!?/p>
他們其中任何一位從參加革命到生命畫上句號的一生,都是為了新中國成立、發(fā)展、繁榮而奮斗的一生。
(《解放日報》2017.9.23、《法制晚報》2017.4.17、《長江日報》2015.10.29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