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小平
日前,家住金山區(qū)朱涇鎮(zhèn)大茫村的老黨員張永法收到了一張銀行卡大小的卡片,把卡片貼在手機背面進行感應,相應的軟件上就會跳出老張的個人基本信息、黨員積分和參加“三會一課”等黨員活動情況。這是朱涇鎮(zhèn)最新推出的“黨員電子身份證”。除了承載黨員信息,這張小小的卡片還有會議簽到、志愿服務、護水巡埭等多項功能。拿著這個小卡片,張永法興奮又驕傲:“我有兩張身份證,一張是居民身份證,一張是‘黨員身份證!”
這天,13名黨員相聚五龍村老黨員李鳳珍家中,參加“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日常活動。在鎮(zhèn)上舉行的“宅基黨課”上,大家一起學習了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并結合村里的各項工作進行了積極討論。一個多小時的學習結束后,每名黨員的“身份證”上都增加了5個黨員積分。
為提高黨員參加黨內活動的積極性,形成比學趕超的氛圍,2010年,五龍村在朱涇鎮(zhèn)率先開展了黨員積分管理工作,以此提升黨員管理的精細化、規(guī)范化。五龍村作為首批黨員管理積分制試點村,在黨員積分管理方面有著獨到的經驗。為及時準確地掌握黨員的積分情況,村黨支部建立起積分記錄臺賬,強化黨員的動態(tài)管理。但是時間久了,也產生了問題:每次活動都需要工作人員手動為黨員進行積分登記和計算工作,不僅工作量大,也容易出錯;有些特殊情況,如對年老體弱、臥床不起和長期生病的黨員,積分核算存在困難;由于長期的問題積累,導致黨小組活動積分存在重復和遺漏現(xiàn)象。可以說,鎮(zhèn)上這次推出的“電子身份證”就像一場及時雨,使五龍村得以轉換管理方式,理順了管理流程。
今年以來,朱涇鎮(zhèn)黨建工作與互聯(lián)網思維來了次親密接觸,推出了河、埭、路二維碼巡查和黨員電子檔案管理等措施。朱涇鎮(zhèn)大茫村還為每位黨員配發(fā)了胸卡,讓黨員進行電子巡查時“持證上崗”,自覺公開地接受群眾監(jiān)督,從思想上提高了黨員的責任意識。
與此同時,朱涇鎮(zhèn)還為全鎮(zhèn)村居的4500多名黨員專門定制了屬于他們的“電子身份證”?!半娮由矸葑C”的使用,使鎮(zhèn)上黨員能夠亮明身份,在各項黨內活動中刷臉簽到、打卡積分,不僅使鎮(zhèn)上黨員教育管理趨于規(guī)范化,而且也直接加強了黨員的身份意識,使他們時刻意識到自己是名黨員,嚴格按照黨章、黨規(guī)的要求管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黨員電子身份證”的使用,不僅是基層黨員管理和黨員考核量化的一次嘗試,也是為村居黨組織減負做出的全新探索。黨員通過刷卡參加“三會一課”和各類志愿活動,簡化了以往繁瑣的紙質登記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使量化管理科學有序。用老黨員的話來說就是:“刷‘電子身份證就跟刷公交卡那么簡單?!?/p>
在推廣“電子身份證”的過程中,朱涇鎮(zhèn)黨委還有另外一重考慮:有些農村黨員,以及年事已高的老黨員,不善于使用智能手機,更不會下載APP、使用手機軟件,所以在以往需要自己登錄留下記錄的方式下,他們經常會漏登漏記,結果活動參加了卻沒有積分,服務也做了卻沒有記錄。時間長了,黨員們也會有情緒,積極性會打消。分發(fā)“電子身份證”,實行打卡積分,是為了“兩學一做”長期開展、深入開展考慮。黨組織通過后臺程序管理,輕輕一點就能詳細掌握每個黨員參加活動的時間、次數(shù),為黨員的量化考核和黨建工作質量提供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再也無需黨員自己來費心。
在黨的建設工作中積極運用互聯(lián)網手段和思維,是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的有效途徑。朱涇鎮(zhèn)利用“互聯(lián)網+黨建”思維,發(fā)揮創(chuàng)新主動性,探索出了一條符合朱涇實際的黨員教育管理之路。
(作者單位:上海市金山區(qū)朱涇鎮(zhèn)社區(qū)黨建服務中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