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曉鋒 田鳳香
踐行生本課堂讓學生有“獲得感”
□ 胡曉鋒 田鳳香
2015年“獲得感”一詞風靡全國,成為一個網(wǎng)絡(luò)熱詞。作為一位有著18年教齡的我也常常思考:我的“獲得感”是什么?偶然看到一名老師說過這樣一句話:“我把自己教成了一個學生,我把自己教回到課堂,我把自己教回了童年……這也許就是為什么在離開課堂之后,我仍然對教育保持著熱情,仍然對世界保持著好奇心,仍然在思考著學校里和課堂上發(fā)生的所有教育?!泵棵肯氲竭@句話,就讓我肅然起敬。作為教師最大的獲得感是和一群內(nèi)心純凈地孩子們在課堂共同學習。零距離地聆聽他們充滿智慧的語言,見證他們心智的成長。讓大家對世界充滿想象,為生命留住好奇。作為引路人的我們在生本課堂上收獲的是自豪和幸福!
理想課堂的樣子是千差萬別的。但理想課堂一定是學生喜歡的課堂。理想課堂一定有著充分的自由,學生可以毫無顧忌地參與,并能及時得到成功體驗?;谶@點思考,本學期在常規(guī)音樂課堂中,我進行了以下探索。
傳統(tǒng)的音樂課堂,總是將關(guān)注點放在老師的基本功,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教師把控課堂的智慧上面。學生依舊是教師“指揮棒”下的追隨者,跟著老師學仍然是音樂課堂的主旋律,學生喜歡音樂,但不喜歡上音樂課。能不能換個思路,讓學生真正走上講臺,組織教學呢?實踐證明,這是完全可以的。
如在教學八年級上冊合唱《彩云追月》這一課時,我放手讓學生充當小老師,提前布置好任務(wù)將這首歌曲的第一聲部、第二聲部以及與這課相關(guān)的預(yù)習任務(wù)分配到各小組,由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用課堂樂器提前預(yù)習聲部旋律,再由各組安排一名成員當小老師帶領(lǐng)學生練習。
經(jīng)過一周的準備時間,當各小組推選的“授課小老師”站在講臺上時,我真的被學生的智慧和精彩所深深折服!學生課前查閱了大量的資料,找來很多相關(guān)的信息,制作了精美的課件而且還能借助鋼琴、口琴、吉它、豎笛等樂器,為學生展示預(yù)習的成果。還有的小組成員借助視頻為學生播放了其它版本的《彩云追月》,如有“超級女聲”版的、有絲竹加獨唱版本的、有黑鴨子組合演唱版本的、還有二胡版本、中國民族器樂合奏版本等等,讓我不得不佩服學生的潛能,學生的小老師講精彩紛呈,臺下的每一個學生都聽得那樣饒有興味。
師生身份互換的嘗試,不僅讓老師對學生潛藏的智慧與能量刮目相看,更讓我們再一次體會到,學生一旦擁有了屬于自己的舞臺,他們個體和群體的資源便會得到超乎想象的開發(fā)。就像郭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所說:“快樂的感受是人更好學習的情感基礎(chǔ)??鞓返娜兆邮谷寺斆?,使人產(chǎn)生心理的興奮和生理的活躍。在興奮中,他會獲得最高的學習效率和最好的學習效果?!鄙举Y源的廣袤性和豐富性將學生真正收獲音樂課堂的幸福。
開展課前5分鐘經(jīng)典音樂欣賞,是我在教學實踐中對生本資源開發(fā)的又一嘗試。具體做法是:每周利用音樂課課前5分鐘,由老師向?qū)W生、或?qū)W生向?qū)W生推薦一首世界經(jīng)典音樂,可以是經(jīng)典歌曲也可以是著名樂曲,可以是音頻,也可以是視頻,也可以由老師或?qū)W生進行現(xiàn)場表演等等。每周一節(jié)的音樂課,讓學生都很期待那課前的5分鐘。通過每節(jié)音樂課的積累,一學期下來學生就能欣賞到20首世界經(jīng)典名曲,三年初中下來,學生就能積累60首著名樂曲,這對于學生來說,確實是一個不小的收獲,為學生今后學習和終身學習音樂奠定了基礎(chǔ)。
為給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展示空間,讓每位學生的特長得以充分的展示,近年來我在音樂課堂上堅持開展了“小舞臺特長展示”活動,讓學生時時都有展示的機會,處處都能留下難忘的記憶。
記得那是803班的一節(jié)音樂課,上節(jié)課的下課鈴聲剛響,學生就早早地來到了音樂教室。按照課堂常規(guī),學生來后音樂小組長、音樂大組長各司其職,發(fā)書的發(fā)書,檢查學習用具的也忙著檢查,準備課前展示的小組也在電腦上準備著,其它學生來后也自覺地拿出口琴練習著。上課鈴剛響,負責展示的小組主持人走上臺,又一次精彩的“課前小舞臺特長展示”活動開始了。當主持人介紹本次展示的節(jié)目是陳遠翔同學進行薩克斯演奏時,學生們都很吃驚,也都左顧右盼地看起來,很多學生都持懷疑態(tài)度。正當學生們還在小聲議論時,只見陳遠翔已經(jīng)拿著薩克斯走上臺前,一個高大的小伙子,他紅著臉小聲說:“我給大家演奏一首《暗香》”。當我們還沒聽清他說的是什么的時候,洪亮悠揚地薩克斯聲音已經(jīng)在音樂室回響,教室里馬上安靜地出奇,學生們都目不轉(zhuǎn)睛地看著,都沉醉在優(yōu)美的音樂聲中,不知什么時候陳遠翔已經(jīng)演奏完畢,過了好一會,大家才反應(yīng)過來,教室里發(fā)出雷鳴般地掌聲和喝彩聲。此時陳遠翔站在臺上,有點害羞,有點不知所措,但我們看見,他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那是一種被認可的獲得滿足的微笑。看到此刻情景,我心里充滿感動與感激,更讓我感受到能見證孩子們的成長是作為老師最大的幸福!
快樂著學生的快樂,幸福著我們的幸福!生本課堂的教學與研究,讓我和學生有了“獲得感”,也讓我有了“責任感”,而我會一直將這種快樂與幸福傳遞下去,讓我的學生去收獲更多的精彩!
(作者單位:胡曉鋒 遠安縣教研師訓(xùn)中心 田鳳香 遠安縣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