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丹丹
李繼友說,他相信社火馬勺臉譜這朵蓓蕾初綻的民間藝術之花,在國家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扶持下,在中國民間藝術園地里一定會越開越鮮艷。
龍騰虎躍有喜事,響山鎮(zhèn)河出陜西。如今的社火已經從民間樂事發(fā)展成為民間特色文藝走出陜西,挺進世界大舞臺。國家及地方每逢慶典活動、重大賽事、禮儀剪彩等場合都有社火演出以烘托喜慶氣氛,喜上添喜,倍添紅火、熱鬧、吉祥、隆重的味道。被稱為“西府一絕”的“馬勺社火”“西府社火”,每年正月十五都要走上街頭,以踩高蹺、扭秧歌、大型鑼鼓等形式進行演藝活動,表演各種傳統(tǒng)節(jié)目“?;⒍贰薄盎钌瘛薄吧褶r擒野苗”等。其聲勢浩大,節(jié)目繁多,歷久不衰,深受民眾喜愛。
千年之后,慶賀豐收的活動轉變成豪歌高唱、放聲四野、喜慶亢奮、鏗鏘八荒的社火表演。經過幾千年的演化,原來簡單的獸頭面具已發(fā)展成如今形色逼真的馬勺臉譜。
木馬勺(即水瓢)在民間起源很早,是采用柳木制作而成。據民俗和民間傳說,柳木本身就有避邪之妙用,從明代起就已經盛行在農家宅院懸掛柳木馬勺,借此“鎮(zhèn)宅、納福、求祥”。
李繼友將社火臉譜廣泛繪制在馬勺上又推陳出新出新的形狀,如酒瓶形、水桶形、梭子行、鏟子行、葫蘆形等臉譜形狀,用日月紋、火紋、旋渦紋、蛙紋等紋飾的不同組合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在色澤搭配上,強調色彩對比,艷麗而淳厚,具有強烈的象征性:紅色忠勇,白色奸詐,黑色鋼直,灰色勇敢,黃色殘暴,蘭色草莽,綠色儀俠,金銀為神妖等等。李繼友以奇特的藝術手法使其更加形象逼真、造型生動,夸張、浪漫地表現(xiàn)出悠久的歷史,神秘、深厚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內涵——在方寸的馬勺天地里,你能夠尋找到儺舞的場面,那些忘情的歡呼、激動的長嘯、狂烈的舞蹈、祈求平安的真摯、驅鬼儀式的虔誠;能夠看到刑天舞干戚的勇猛與悲壯,傾聽到武王伐紂的聲音,展現(xiàn)出千鈞一發(fā)的雄壯;能夠發(fā)現(xiàn)古人的智慧,天文歷法、河圖洛書、北斗七星星象文化,在天人合一的境界里去體悟神秘符號留給我們無窮無盡的想象……
社火馬勺臉譜是3種不同中國民間文化自然天成的純手工藝術精品,傳承著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淵遠文明,記載著周秦文化最輝煌的民俗過程。其風格穩(wěn)重,意境深遠。其粗狂的造型、稚拙的紋樣、濃烈的色彩、奇特的想象、線條的穿插變化,使得忠奸善惡各具特色,既單純又細膩。其個性清新、自由、大膽、夸張,異彩紛呈,充分顯示出了廣大勞動人民豐富的想象力和非凡智慧。社火馬勺臉譜的圖案內容多取自“封神榜”等民間傳說中具有法力和正義的人物造型,其寓意為鎮(zhèn)宅、辟邪,驅趕寂寞冷清,表現(xiàn)人們祈福納祥的美好愿望。其美學裝飾效果極佳,不失為一件極其珍貴的手工藝術收藏品。
李繼友,1936年6月出生,江蘇徐州人,一級民間工藝美術家。他在繼承陜西社火臉譜的基礎上,將社火臉譜與民間流傳的避邪馬勺相結合,創(chuàng)作出社火馬勺臉譜。其作品多次參加國內民間藝術展覽并獲得1989年“全國首屆中國民俗畫大獎”特別獎、“陜西省第二屆藝術節(jié)新成果一等獎”、“全國首屆民間工藝美術佳品及名藝人作品展”優(yōu)秀獎等;出版了《中國陜西社火臉譜》《李繼友社火馬勺臉譜》《民間社火臉譜》《馬勺神話臉譜》《傳統(tǒng)肚兜》等書籍和畫冊;多次應邀赴香港、日本、加拿大、法國表演社火馬勺臉譜繪制技藝。他的從藝生涯被收入《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家》《現(xiàn)代中日美術通鑒》等50多種辭書中,并被拍攝成《馬勺李》《鄉(xiāng)之魂》《千面藝人》《秦藝六絕》等20多部影視片。
李繼友在長期研究的基礎上,把陜西民間社火臉譜創(chuàng)造性地彩繪在木制馬勺背上,使“社火馬勺臉譜”成為一種精美的民間工藝品走向世界,他因此贏得了“馬勺李”的雅號,并成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會員。1995年9月,他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授予“中國一級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2014年5月,他被中國藝術研究院聘任為民間藝術創(chuàng)作研究員。
初看社火,就迷上了社火臉譜
李繼友1936年出生于江蘇省徐州市。1957年,他因家庭困難原因,從上海同濟大學二年級肄業(yè),隨同家人來到陜西寶雞,在一家工廠子弟學校當了教師。寶雞是周秦發(fā)祥地,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積淀深厚,社火就是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形式。有社火,就有社火臉譜。社火臉譜既有濃郁的地方風情又充滿浪漫神奇色彩,是我國珍貴的民族文化瑰寶。1958年春節(jié),李繼友第一次看到了熱鬧非凡的西秦社火。在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和鑼鼓聲中,他看到游演者化妝成各類人物造型及鬼怪神獸扮相,有的騎大馬、執(zhí)兵器,威武英?。挥械呐芎荡?、扮青衣,輕盈如燕;有的扮丑角、裝鬼怪,上竄下跳。其中既有地方戲曲人物,也有民間鬼怪故事,造型迥異多姿多彩,晝夜游演觀者如潮。李繼友深深地被吸引、被震撼、被折服了。他如醉如癡跟前攆后,神秘詭異的社火臉譜一直在他眼前晃悠,連深夜做夢也盡是社火臉譜。愛好繪畫的李繼友從此迷戀上了社火臉譜研究。
從此,每年正月的社火演出成為李繼友最高興的時候,他從鄉(xiāng)村跟到城里,再從城里跟到鄉(xiāng)村,邊看邊問邊用本子描摹社火臉譜。他不僅過年時間研究社火臉譜,平日里也擠出大量時間走村串戶,尋訪民間老藝人,搜尋更多的社火臉譜粉本和正確畫法,并成了小有名氣的社火臉譜“化妝師”。
李繼友的社火臉譜研究在“橫掃一切牛鬼蛇神”的“文化大革命”中被迫中斷。1976年10月,在縣城召開的慶祝粉碎“四人幫”萬人大會上,喜慶的人們耍了4臺社火,從這天起,李繼友重新搞起了社火臉譜研究。1982年,李繼友將自己收集多年的社火臉譜精選出200多幅,寄往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該社民間美術編輯室主任葉文熹看到后專程趕到寶雞采訪李繼友,在該社編輯出版的《實用美術》雜志上對社火臉譜進行了介紹,并精心幫助李繼友修訂審稿,使《中國陜西社火臉譜》一書得以正式出版發(fā)行。
大膽創(chuàng)新,繪制獨特臉譜
葉文熹成為李繼友社火臉譜研究的知音。他對李繼友說,農民耍社火是為了求吉辟邪,你可以調查一下當地農民平時用什么“辟邪鎮(zhèn)宅”。李繼友由此受到啟發(fā)。1984年,他在研究陜西社火臉譜的基礎上,巧妙地將社火臉譜與民間流傳的避邪馬勺相結合,創(chuàng)作出第一件以蚩尤為圖案的社火馬勺臉譜。endprint
1985年,李繼友的社火馬勺臉譜在北京參加了“寶雞民間美術展覽”,著名木刻版畫家、中央美術學院老院長古元對社火臉譜給予了高度評價,稱贊李繼友“在馬勺上畫臉譜是個好點子”,建議他“不要光畫蚩尤,要將更多的社火臉譜畫在馬勺上,形成系列”。著名畫家黃永玉也對李繼友繪制社火馬勺臉譜大加贊賞,鼓勵他繼續(xù)努力,不斷取得新成績。
1987年10月2日,著名美學家、時任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的王朝聞先生來到李繼友家,現(xiàn)場參觀了馬勺社火臉譜的繪制過程,激動地說:“現(xiàn)在一些人總認為抽象藝術是從西方傳來的,我一直認為中國民間就存在抽象藝術。馬勺臉譜就是一個典型代表?!蓖趵蠟槔罾^友寫下“在繼承社火臉譜基礎上發(fā)展成為一種新的藝術——馬勺臉譜 可喜可賀”的題詞,向他表示祝賀。
李繼友受到鼓舞,進行社火馬勺臉譜研究、繪制的勁頭更足了。1993年農歷四月初八,李繼友和縣委宣傳部新聞干事閆渝在縣城逛廟會時,看見一個農村老太太拿著木梭子在集市上賣,閆渝說:“李老師,你看這木梭子上能不能畫社火臉譜?”李繼友拿過木梭子,看后連聲說:“行!行!你這個創(chuàng)意太好了!”他當場把那位老太太所帶的5個木梭子全部買了下來,當晚就加班設計,繪制出了木梭臉譜。此后他思路大開,將社火臉譜繪制在大小不同、形狀各異的木馬勺、木抄、木斗、木梭子、木戽斗及葫蘆等物品上,形成了社火臉譜系列工藝品,經國家有關部門核定價格投放市場,受到人們的喜愛。
精益求精,走向世界
梅花香自苦寒來,通過自身的努力,李繼友的社火馬勺臉譜藝術創(chuàng)作得到了專家的認可和社會的承認,并獲得兩項國家專利。他的社火馬勺臉譜先后獲得“全國首屆中國風俗畫大獎賽(1989年)特別獎”“全國首屆民間工藝美術佳品及名藝人作品展優(yōu)秀獎”“中國旅游購物節(jié)天馬優(yōu)秀獎”“首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2000年)金獎”等一系列獎項。李繼友的社火馬勺臉譜還走向了世界,先后被選送到日本、法國、巴西、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展出,并被確定為外事禮品。
隨著社火馬勺臉譜研究的不斷深入和創(chuàng)作水平的不斷提高,李繼友又先后出版了《民間社火臉譜》《馬勺神話臉譜》《李繼友社火馬勺》等書籍,在國內學術刊物及學術會議上發(fā)表過《蚩尤與蚩尤馬勺》《我與馬勺臉譜》《陰陽五行說與社火臉譜》等多篇論文。他還多次應邀到香港、法國巴黎等地講學,進行社火臉譜繪制技藝表演。他的藝術成就被收入《中國文藝家傳集》等多種辭書。
1990年9月李繼友退休后,他把全部時間和精力都放到了社火馬勺臉譜的繪制上。有時他購買馬勺原料用大卡車往回拉,加班工作到深夜在他來說是常事。李繼友告訴記者,截至目前,他共繪制直徑20厘米以上的大號、中號社火馬勺臉譜6000多個,繪制直徑20厘米以下的小號社火馬勺臉譜6萬多件。為了保護知識產權,他以“馬勺李”為藝名,并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申報了“馬勺李”商標?,F(xiàn)在,他在自己制作的大號社火馬勺臉譜背面加蓋6個印章,烙上火印,并有本人親筆簽名,以防止假冒。
李繼友的馬勺藝術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豐富的內涵、奇特的藝術風格深受海內外人士的喜愛,成為藝術收藏、現(xiàn)代居室裝飾、饋贈親友、鎮(zhèn)宅納福的吉祥禮物,最具特色和魅力的藝術收藏珍品。在李繼友的帶動下,他的老伴和兩個女兒都學會了社火馬勺臉譜繪制,成為他的得力幫手。二女兒李舸被確定為“馬勺李”的第二代傳人。李繼友說,他相信社火馬勺臉譜這朵蓓蕾初綻的民間藝術之花,在國家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扶持下,在中國民間藝術園地里一定會越開越鮮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