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湯禮春
碧水悠悠丹江口
文 湯禮春
有一個節(jié)約用水的廣告宣傳畫震撼人心,那就是人類如果不好好保護水源,將來地球上的最后兩滴水就是人類的淚水。
也曾有專家預言:未來的戰(zhàn)爭是水的戰(zhàn)爭。
水是人類生命的源泉。難怪古人云:擇水而居。上善若水。
由此,去中國優(yōu)質(zhì)淡水最多的丹江口水庫旅行,是我多年的愿望。
一
金秋的一天,我終于成行了。從武漢出發(fā),驅(qū)車數(shù)小時,就到達丹江口市。丹江口市位于湖北西北部,是丹江匯入漢江的地方,因此而得名。
丹江口市號稱中國的水都。來到這個水都,自然要看水。沿著漢江上行不遠,就看到巍然矗立的丹江大壩。遠遠的,就聽見大壩下面?zhèn)鱽磙Z鳴聲,一股涼氣徐徐襲來,剛剛走得燥熱的身子頓時涼爽起來。
我們正好趕上大壩下面開閘放水。只見閘孔里沖出十幾條銀色的巨龍,噴出一團團雨霧,激起數(shù)十丈高的水花,那聲音聽起來似滾滾天雷,又如萬馬奔騰。漢江被這一攪,浪滔滔,波涌涌,流了好遠還不能平靜下來。再看那大壩,氣勢如虹,有幾十層樓那么高,猶如一塊天降巨石,鑲嵌在兩座山頭之間,讓人禁不住仰嘆:這真是人類創(chuàng)造的奇跡呀!
二
沿著斜坡翻過大壩,眼前的水庫頓時進入了眼簾?!皼]見過這么大的水庫,更沒見過這么清澈的水!”我禁不住贊嘆起來。見我贊嘆,陪我行游的當?shù)厝诵》阶院赖卣f:“你知道這水庫有多大嗎?這水庫的面積達800平方公里呢!它的蓄水量有二百多億立方,相當于全國十幾億人口每人在這里存放了20噸水呢!丹江口水庫不僅是亞洲第一大水庫,而且水質(zhì)優(yōu)良,可以直接飲用?!?/p>
哦!我明白了,難怪南水北調(diào)工程要選在這里,也只有這么好的水和這么多的水才能源源不斷輸送到河南、河北、北京、天津,這兩省兩市上億人的福祉就源于這丹江口水庫啊!
瀏覽這么大的水庫,要有游船就好了。還沒等我說出來,小方已看出了我的心思,他說:“轉(zhuǎn)過這道彎就會看到港口,不僅有游船,還有到陜西、河南一些縣市的客船呢!”
果然,柳暗花明又一村。一會兒,港口就在我眼前了,幾十條游艇和輪船正整齊排列在港口,還有人正在上上下下搬運著貨物,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小方走向一條游艇,和船主談好了價格,講定游到小太平洋打轉(zhuǎn)。見我迷惑,小方向我解釋說:“庫區(qū)太大,幾天也游不完,一般都是到五十里開外的名為‘小太平洋’的地方,那里是水庫最遼闊的地方,能覽盡水庫風光?!?/p>
三
小艇像支箭射了出去,激起一排排浪花。一眼望去,天藍藍、水碧碧的,真是水天一色。再回頭看那身后的大壩,飄浮在水的邊緣,遠遠看去,已縮成一道坎了。
穿過一大片水域后,兩邊閃過一座座山頭。小方叫船主開慢一點,小艇頓時變成游船,開始悠悠地穿行。我這才看清那些山頭蔥蘢中閃現(xiàn)著點點紅色,十分悅目。小方說:“那些山上都種植著蘋果、桔子和山楂,現(xiàn)在正是成熟的季節(jié)。”
我說:“這蠻荒之地還有人種果樹,不容易呀!”
“都是為了生存啊!”小方感嘆道:“我們這里地處秦嶺、大巴山余脈,有上千座海拔上千米的山峰,自庫區(qū)蓄水后,這些山峰就成了孤島。過去這些山上都是荒無人煙的,自從水庫蓄水后,丹江口市90%的良田都淹在了水庫下面,十幾萬農(nóng)民移民到了外鄉(xiāng)。他們在異鄉(xiāng)過不下去,就返回到故土,在這些山頭上開墾果園或在山腳下的水庫里網(wǎng)箱養(yǎng)魚。”他指了指其中一座山說:“我舅舅一家就是其中之一。他們就在那個山頭上安家了,剛開始種果樹時,日子可苦了。好不容易開墾出了果園,果子也越種越甜了,銷路也打開了,生活也逐漸開始改善了,可南水北調(diào)工程一上馬,大壩從原來的162米加高到176米,原先開墾的果園又被淹了,只好轉(zhuǎn)移到更高的山頭。就這樣,隨著大壩的加高,許多移民搬了又搬,最多的一戶搬過20次家。現(xiàn)在為了保證庫區(qū)的水質(zhì),讓北京人吃上放心水,庫區(qū)也不讓網(wǎng)箱養(yǎng)魚了,住在這些山頭上的移民生活更苦了。唉!都是因為故土難離??!”
四
我隨著小方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見一座座孤島飄浮在水面,在水氣的蒸發(fā)和升騰中,恍若一座座仙山。隱隱約約上面有人畜在活動。雖然這景色不亞于浙江的千島湖,但聽到小方的介紹后,想想這些移民的經(jīng)歷,感覺這眼前的仙山有了一些蒼涼。
在如畫廊般的景色中穿行,不知不覺馳入了一片汪洋之中,游船突然停了下來。我舉目四看,煙波浩淼,天高水闊,就連地平線也尋不到了蹤跡,仿佛到了大海一般。只是這水沒有大海那么喧囂,那么洶涌,靜靜地、柔柔地,令人陶醉……
我在沉思中凝神了許久,一轉(zhuǎn)頭,只見小方也低頭凝視著那幽深的碧水,似乎有些肅穆,又似乎有些悵惘。我忙問:“怎么了?”小方回過頭說:“這就是名為‘小太平洋’的地方,我的老家就在這水下。”
這水下就是原來的老均州城。丹江口市的前身是均縣,古代稱之為“均州”。均州城始建于楚國,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了。老均州城過去是漢江上游的物資集散地,十分繁華。可惜,1967年,丹江大壩下閘蓄水,均州城就淹沒在水下了,全城上萬戶居民搬到了現(xiàn)在丹江口市的地方。小方說:“當時我的老家那一片都是明清時的古民居。我爺爺生前常念叨那老屋有多寬敞、多涼快?!闭f到這里,小方有些傷感,他止不住故國情愫,滔滔不絕地說了下去。
五
他說,爺爺生前除了常給他講老均州城的繁華外,最惋惜的就是沉在水下的凈樂宮了。
凈樂宮被稱為“小故宮”,是武當山的八宮之首。明朝的徐霞客在游記中稱凈樂宮“踞城之半,規(guī)制宏偉”,其宮殿、樓臺、牌坊、亭閣、房屋五百多間,占了均州城的一半。
“永樂皇帝朱棣為啥要在你們均州城修這么大的宮殿呢?”我很是好奇。
相傳,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朱棣當了皇帝后,為了證明自己皇位的名正言順,讓天下人都信服,就說他的皇權(quán)是天授,是北方之神“真武大帝”的賜佑。永樂皇帝根據(jù)《三寶大有全書》關(guān)于真武修練成真的記載,真武的父親原是凈樂國國王,而凈樂國就在均州,于是為了紀念真武大帝的父親,就在均州城內(nèi)修宮供奉,又為了供奉“真武大帝”,開始大修傳說真武修煉的地方——武當山。永樂皇帝征用了30萬民工大修武當,從均州城修凈樂宮開始,沿途亭臺樓閣不斷,一直修到140里外的武當山。
我去過武當山,曾為那里巍峨宏偉的古建筑而驚嘆,尤其是氣勢恢弘的紫霄殿。我問:凈樂宮比紫霄宮還大嗎?
小方說:“與凈樂宮相比,紫霄宮沒法比!不說別的,凈樂宮門前的牌坊‘欞星門’門柱就有五樓高呢!還有兩個石龜馱御碑,每個高8.5米,有170噸重呢!”
“這么珍貴的文物難道都淹在了水庫底下?”我忙問。
小方說:“當時也曾搶救,1962年,我爺爺也參加了文物搶救隊,他們想先把最重要的兩件國寶,就是石龜馱碑和大牌坊搶運出來。可那石龜馱碑太重了,他們幾十個壯漢一點一點地挪,從凈樂宮運到漢江裝船,七八百米的路,挪了二十來天。為此,政府還特地將他們的口糧供應從30斤增加到45斤。爺爺還講,那大牌坊是拆下來一塊一塊運走的,第一天拆卸時,就從上面掉下來一塊石構(gòu)件,當場砸死了一個人?!?/p>
聽小方回顧往事和歷史,我的心也隨之波瀾起伏,不知不覺天色暗了下來。
返程的路上,一輪明月懸掛中天,月光輕輕灑在水面上,水庫里的萬頃波濤和如水的月光融為一體,整個庫區(qū)籠罩著一層神秘、美麗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