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洪恩 趙婉君
?
將拓展訓練融入大學體育課程的可行性分析——以呂梁學院為例*
潘洪恩 趙婉君
(呂梁學院體育系,山西 呂梁 033000)
運用實驗法、問卷調(diào)查法、數(shù)理分析法,對呂梁學院大學體育課程進行實地調(diào)研,結(jié)果顯示:將拓展訓練融入大學體育課程中等到了教師的認可,且學校設(shè)施基本滿足;將拓展訓練融入大學體育課程可使學生更主動地參與到課程中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社會適應(yīng)能力,提高呂梁學院大學體育課的教學質(zhì)量。因此非常有必要將拓展訓練融入大學體育課程中。
拓展訓練;大學體育;呂梁學院
高校學生很喜歡體育運動,但是不喜歡上體育課。喜歡體育是由于學生把體育理解為歡娛、享樂的“玩”,不喜歡體育課是由于現(xiàn)實的體育課總是一些規(guī)范的教學內(nèi)容,如:技能的學習、隊列練習。正規(guī)的技術(shù)缺少趣味性、缺少挑戰(zhàn)、缺乏新意。如果我們能夠在體育課中融入拓展訓練項目,將增添體育課的趣味性,讓學生們在“玩”中學習,學生們就會更喜歡上體育課,提高課堂效率。課堂中學生們通過體驗、分享、總結(jié)、應(yīng)用,更能提高學生們的實踐能力,那么呂梁學院的大學體育教學將會有新的突破。
隨機抽取山西呂梁學院2016級6個班的大學體育課程為研究對象。
1.2.1實驗法
將三個班作為實驗組,三個班作為對照組。實驗前所有研究對象均無疾病,健康狀況良好。兩組情況如表1。
表1 研究對象基本情況
性別實驗組對照組 男57人54人 女63人66人
表2 拓展項目介紹
內(nèi)容目的方法 信任背摔1.培養(yǎng)每個人自身的責任感將全班學生分成兩組,每組15人,按照老師要求從1.5米的背摔高臺倒下,隊友按要求接住,學生們完成任務(wù)后,老師帶領(lǐng)大家分享總結(jié) 2.培養(yǎng)隊友之間的相互信任 3.增強學生們突破自我的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們換位思考的思維 暴力氣球1.使學生們充分熱身2.培養(yǎng)學生團隊協(xié)作能力3.活躍集體氣氛,增強凝聚力各組隊員保護好自己的氣球不被踩破前提下,踩其他組氣球五分鐘保留氣球最多者勝
實驗假設(shè):將拓展訓練融入大學體育課程能提高教學效果。
本實驗將信任背摔、暴力氣球等多個拓展項目與傳統(tǒng)教學相結(jié)合,設(shè)置了一個新的課程,對實驗組進行為期10周,每周一學時的實驗教學,共10學時,實驗后根據(jù)學生的運動參與、學習效率、社會適應(yīng)等方面調(diào)查了解教學效果。拓展項目見表2。
1.2.2問卷調(diào)查法
設(shè)計問卷,共發(fā)放240份,回收231份,回收率96%,其中對照組有效問卷112份,實驗組有效問卷112份,問卷有效率為93%。
1.2.3訪談法
針對學校設(shè)施及師資力量等方面與呂梁學院10名體育教師進行面對面訪談。
1.2.4對比分析法
將實驗組與對照組的數(shù)據(jù)進行對比。
1.2.5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對調(diào)查獲得的數(shù)據(jù)運用Excel2016進行歸納與整理。
在大學體育課堂中融入的拓展項目主要是驛站傳書、無敵風火輪、暴力氣球等,它們對場地、器材要求極低,大部分項目有學校田徑場一塊空曠的場地以及一些簡單的道具就可以進行,這些拓展項目在地面實施的過程中基本沒有危險性。根據(jù)調(diào)查了解到:(1)呂梁學院現(xiàn)在籃球場、田徑場、游泳館等等都已經(jīng)建設(shè)完成;(2)體育器材室擁有呼啦圈、棍等百種拓展道具。所以拓展訓練需要的基本條件,呂梁學院都能滿足。
在體育課堂中分為開始部分、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jié)束部分;在拓展訓練中有體驗、分享、總結(jié)、應(yīng)用。通過查閱文獻資料我們會發(fā)現(xiàn)拓展訓練與體育活動非常相似,拓展訓練類似于體育課堂中的一個小游戲。教師在課堂中起管理、組織、主導作用,體育教師通過培訓完全可以授課。培訓基本都是收費的,也很少有教師會自費外出參加培訓,但是學校都有體育專門的資金,并且2016年國家大大提高了高校體育的資金投入。所以呂梁學院基本能滿足拓展訓練需要的資金、師資要求。
表3 學生對大學體育課的喜愛程度(n=224)
喜愛程度實驗組對照組 人數(shù)(人)比例(%)人數(shù)(人)比例(%) 非常喜歡6255.33127.7 還行3026.83329.5 不太喜歡1917.03934.8 非常不喜歡10.998.0
通過表3得知:實驗組喜歡體育課的學生比對照組多了16個百分點,實驗組非常不喜歡體育的學生幾乎沒有。學生都特別愛好體育運動,從對照組中我們可以看出很多人都不喜歡上體育課,所以我們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有待改進。對照組的體育課融入拓展訓練增添色彩,使學生更喜愛我們的體育課。
表4 學生在大學體育課中的參與程度(n=224)
參與程度實驗組對照組 人數(shù)(人)比例(%)人數(shù)(人)比例(%) 高6558.03632.2 中4338.45347.3 低43.62320.5
通過表4得知: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學生在體育課中參與程度有明顯差距。體育課一般都是按照老師教,學生按照老師的動作一步一步的學,雖然也參與進來了,但是出于被動狀態(tài),參與程度遠遠低于實驗組的學生,實驗組的老師精講課程內(nèi)容,而學生主動參與其中,開拓思維,全身心投入課程中。
表5 學生大學體育課考試情況(n=224)
考試成績實驗組對照組 人數(shù)(人)比例(%)人數(shù)(人)比例(%) 0—600000 60—7098.03026.8 70—803531.34540.2 80—905650.03127.7 90—1001210.765.3
通過表5得知:實驗組學生成績優(yōu)秀率高達60%,而對照組學生成績的優(yōu)秀率僅34%,實驗組的成績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實驗組采用新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們喜歡上體育課,在課程中參與程度高,學生們的學習效率自然就高了。所以教師應(yīng)該想辦法讓學生先喜歡上體育課,然后學生就會更加投入到課程中,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表6 學生生活工作效率情況(n=224)
工作效率實驗組對照組 人數(shù)(人)比例(%)人數(shù)(人)比例(%) 高4136.62118.7 中5145.54540.2 低2017.94641.1
在大學里,學生們加入了班干部、學生會、社團等平臺,平時也會有很多的工作。實驗組學生們在生活中的工作效率比對照組的高很多,在我們實驗組的課程中,讓學生通過體驗、分享、總結(jié),然后應(yīng)用到我們的實際生活中來,實驗組的課程不僅能讓學生高效率的學習知識,而且對生活也是大有幫助,更是為畢業(yè)后到工作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chǔ)(見表6)。
在呂梁學院大學體育課程的調(diào)查中我們得出結(jié)論:呂梁學院大學體育課學生喜愛程度不是特別高;將拓展訓練融入大學體育課程中對場地器材以及師資力量等方面的要求呂梁學院基本能夠滿足;在這種新的教學模式授課下,我們實驗組學生,在對體育的喜愛程度、運動參與、學習效率、社會適應(yīng)等方面都有明顯的變化,實驗組的學生優(yōu)于對照組;實驗組的課程使得呂梁學院大學體育教學效果更加接近于我國大學體育課程標準,有利于提高大學體育課程的教學效果,有利于學生發(fā)展。因此,在呂梁學院的大學體育課程中應(yīng)該融入體驗式教學。
4.1呂梁學院應(yīng)該轉(zhuǎn)變教學觀念,盡快對呂院師生普及體驗式教學知識,將體驗式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有機結(jié)合,發(fā)揮兩種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共同提高學生們的綜合素質(zhì)。
4.2加大對大學體育課程的經(jīng)費投入,加快拓展器材的制備,選拔對拓展訓練了解的教師進行培訓,擴充專業(yè)師資。
4.3加大教學改革的研究,尤其鼓勵教師對拓展訓練教學的研究,為我校實踐提供更有力的理論依據(jù)。
4.4呂梁學院應(yīng)該與社會上的拓展基地聯(lián)合起來,二者共贏。一方面,學校可以借助外界拓展基地訓練學生;另一方面,拓展基地可以借助學校豐富的資源不斷做宣傳,發(fā)展基地業(yè)務(wù)。
4.5學??梢栽O(shè)立相應(yīng)選修課,讓學生完成相應(yīng)的考核,給予相應(yīng)學分。
[1]梁田.拓展訓練融入大學體育教學的可行性分析[J].體育科技,2015,36(2):118-119.
[2]艾尼瓦爾·司馬義.高校體育教學中開展拓展訓練的可行性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5(36):70-71.
[3]張劍峰,高緒秀.高校開設(shè)拓展訓練課程的必要性、可行性[J].體育科研,2010,31(2):91-94.
[4]趙延敏.拓展訓練理念融入高校體育課教學比賽的實驗研究[J].山東體育科技,2013,35(3):100-104.
[5]陳衛(wèi).拓展訓練融入初中體育教學的可行性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5,5(19):36-37.
[6]王晨宇.拓展訓練融入到大學體育教學中的可行性初探[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6,24(4):72-74.
[7]王長權(quán).論大學生參加拓展訓練的價值[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5,24(3):115-116.
[8]裘靜芳.拓展訓練融入學校體育課程的可行性探討[J].體育與科學,2008,29(3):91-96
[9]于振峰,王晨宇.關(guān)于將拓展訓練融入體育教學的理論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4,16(3):15-17.
[10]張丹生.普通高校開展拓展訓練課的可行性研究[J].體育科技.2013(7):31-38.
[11]楊春莉.拓展素質(zhì)訓練融入高校體育課“課內(nèi)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4):110-112.
[12]劉志勇.我國學校體育拓展訓練教學模式文獻綜述[J].福建江夏學院學報,2012(3):111-114.
The Feasibility of Integrating Outward Bound Training into College PE Curriculum——Taking Lvliang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PAN Hong’en, etal.
(Lvliang University, Lvliang 033000, Shanxi, China)
基金項目:呂梁學院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項目(山西省教育廳),項目編號:CXCYYB201731。
潘洪恩(1993-),江西宜春人,本科生,研究方向: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