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70年代,葉小綱中學畢業(yè)后進工廠當鉗工?;貞浧鹉嵌谓?jīng)歷,他只有片語只言:“用榔頭和木樁敲白鐵皮,敲不準砸在手上是常有的事?!?/p>
葉小綱:在音樂中與魯迅對話(上)
葉小綱至今清楚地記得第一個月的工資去向——他用全部工資買下一套魯迅作品全集,此后反反復復讀了很長時間。1980年,還是大學生的葉小綱遠游紹興,特意在魯迅故居門口留影。2015年他故地重游,在同一個位置、同一個場景拍了照。
葉小綱是當代中國音樂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品包括《地平線》、《最后的樂園》、《臨安七部》、《和平祭》、《楚》、《廣東音樂組曲》、《喜馬拉雅之光》等;舞劇音樂《澳門新娘》、歌劇《詠·別》、《永樂》等。他曾接受過眾多國際與國家級大型作品委約,舉辦過多場個人作品音樂會,并先后擔任國際和國內(nèi)重大比賽項目的評委,為中國當代音樂發(fā)展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葉小綱最看好的青年作曲家鄭陽曾經(jīng)透露,他最佩服老師的“切換能力”。他經(jīng)常目睹葉小綱剛開完一個頭緒紛繁的會議,在接踵而來的下一個工作前,利用其中僅僅一點點間隙時間作曲,有五分鐘寫五分鐘,有十分鐘就寫十分鐘。
“一般情況下,作曲家是需要有一整塊時間來創(chuàng)作的,假如中途被打斷,思維就亂了,再接上非常吃力?!眰€中滋味,搞過創(chuàng)作的人都再明白不過。但是葉小綱的肩上擔著許多擔子:全國政協(xié)常委、中國文聯(lián)副主席、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主席、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作曲教授、博士生導師等等,方方面面的事情都需要他顧及,哪里去覓得大段的創(chuàng)作時間呢?然而他創(chuàng)作激情又是如此充沛,因此練就了見縫插針創(chuàng)作的絕活?!斑@點讓我特別佩服!哪怕是利用零碎的時間創(chuàng)作,他的思維也是連貫的?!编嶊柛袊@。這緊湊的工作節(jié)奏中,葉小綱仍能制造精品。他寫出了《敦煌》、《詠·別》、《喜馬拉雅之光》等歷史底蘊豐厚的佳作,為北京奧運會開幕式表演創(chuàng)作音樂《星光》,去年,他譜寫的《開羅宣言》被美國電影音樂權(quán)威雜志列入“2016TOP10”……
9月25日是具有紀念性意義的日子。1881年(光緒七年)的9月25日,一個乳名阿張的幼兒出生于浙江紹興城內(nèi)東昌坊新臺門周家,本名周樟壽。17年后他入讀南京水師學堂,改名周樹人。魯迅,是他1918年發(fā)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最終被世人銘記的名字。為這位中國的文學巨匠創(chuàng)作一部音樂作品,是葉小綱多年來的夙愿。“魯迅的故鄉(xiāng)紹興我1980年就去過了,那個時候就有這個(創(chuàng)作作品的)想法,但是也是要等待時機,等到我自己稍微成熟一些——畢竟魯迅是一個大思想家、大文化人,著作等身,無論是思想高度和藝術(shù)高度都是中國非常前沿的一位靈魂人物,可以說是一個文化的高峰。”
如今37年過去,創(chuàng)作的時機終于到了,葉小綱投入著非同以往的精力和心血。種種盡心盡力,鄭陽都看在眼里:為寫魯迅,老師耗費了巨大的能量,甚至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耙苍S這是自己最重要的作品,我迫仄亢奮地奮筆疾書,期待她的降臨?!比~小綱說。說起葉小綱對于魯迅的情懷,要回溯到他的青年時代。葉小綱出身于音樂世家,“文革”時期父親被審查被下放,整個家庭陷入了生活的困窘。上世紀70年代,葉小綱中學畢業(yè)后進工廠當鉗工。回憶起那段經(jīng)歷,他只有片語只言:“用榔頭和木樁敲白鐵皮,敲不準砸在手上是常有的事?!蹦强墒且浑p彈鋼琴的手。
但是比起艱苦的生活,讓葉小綱最難以忍受的是精神上的空白。那時候,公開發(fā)行的允許普通讀者閱讀的文學作品非常少,而魯迅的書除外。葉小綱至今清楚地記得自己第一個月的工資去向——他用全部工資買下一套魯迅作品全集,此后反反復復讀了很長時間。這位中國文化革新的主將對社會的批判、犀利的目光以及深邃的思想,在年輕的葉小綱心里留下了十分深刻的烙印。
1977年深秋,中央音樂學院“文革”后第一次招生??忌馁|(zhì)量和數(shù)量都大大超乎學校的預料。學院老師愛惜人才,通過各種渠道上書給鄧小平,特批音樂學院“擴招”。因此,中央音樂學院“78級”的招生名額,從原來的105人擴大到213人。作曲系更是人才眾多,因此由原定的10個名額,最終增加到34個,成為擴招比例最高的系。在此后的學習中,葉小綱很快脫穎而出,被列入中央音樂學院“四大才子”之一,至今是廣為人道的一段傳奇。1980年,還是大學生的葉小綱遠游紹興,特意在魯迅故居門口留影。2015年他故地重游,在同一個位置、同一個場景拍了照。朝花夕拾,黑白影像變成了彩色,白襯衫換成了藍西裝,房舍前已經(jīng)長起了大樹,沒有變的是石頭欄桿和橋下涓涓流水,還有葉小綱臉上的欣喜之情。
2016年6月,魯迅文化基金會和浙江交響樂團共同委約葉小綱創(chuàng)作第四交響樂《魯迅》。接受了此項工作,葉小綱第三次去往紹興采風,在這熟悉的陌生地,他依稀看見今天的祥林嫂、孔乙己、閏土、趙太爺、長媽、范愛農(nóng)、絹生、子君、劉和珍、內(nèi)山丸造、藤野和陳西瀅們競相在百草園中切磋,來世的眉間尺、晏之敖、嫦娥、后羿、莫邪、干將、叔齊、伯夷、墨子、女媧和法海在周氏祖屋的斷腸花下幽會……魯迅先生筆下“沒有一絲活氣”的市井,在葉小綱眼里卻變得鮮活起來——“依舊是蒼黃的天底下,橫呈鮮亮淋漓的市鎮(zhèn),竟熙熙攘攘般萬絲活氣”。他甚至與魯迅進行了一番有趣的“對話”。想象先生用“斜藐梅蘭芳般的冰色冷臉”質(zhì)問他:“所來何為?”他向先生請教:“有病不求藥,無聊才讀書。文章得失不由天。先生高見?”結(jié)論是,魯迅先生“果然毒奇雄文,筆之雷電,只言片語橫絕。不熬雞湯,出口皆駭然苦藥?!?/p>
魯迅有筆如刀,葉小綱對文字也頗多研究,他曾經(jīng)在《北京晚報》開過專欄,如今開了自己的微信公眾號,篇篇原創(chuàng),閱讀量不低。行文間頗有魯迅的影子,用時髦的話說就是比較“耿直”……
例如上大學的時候,葉小綱寫了一首《玫瑰》,暗示某種青春狀態(tài),在那個保守的年代,算得上是“浪漫主義”的先鋒;女兒悠悠從北大醫(yī)學院畢業(yè),為培養(yǎng)她,同在音樂學院任職的葉小綱的愛人王老師也同樣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對于女兒的教育,他認為孩子從小就應該有一點叛逆精神,不被大人“牽著走”;他還說自己最不愛周末去音樂學院,不愿看到滿院的“大小姐小少爺”和等待他們下課的望子成龍的父母們,“一片唧唧嚷嚷,像個菜市場”。
據(jù)搜狐、《北京青年》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