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衍峰 張宏艷
(龍江縣志剛小學 黑龍江 龍江 161100)
從京劇流派談本校教學改革反思
王衍峰 張宏艷
(龍江縣志剛小學 黑龍江 龍江 161100)
時光荏苒,教學改革已持續(xù)近三年時間。針對本校教學改革我已經寫了許多建議和論述,但再次翻看《團隊 對話》一書,思緒萬千,感覺要反思的內容有很多卻難以理出個頭緒。無奈打開網頁又聽了幾段京劇,其中京劇名家任德川從京劇發(fā)展的角度針對青年演員提出三點建議:一是死學,二是廣學,三是活學。短短三條建議讓我茅塞頓開,豁然開朗。作為二百多年歷史的國粹京劇發(fā)展至今已逐漸式微,如果沒有國家的扶持,可能早已推出歷史舞臺。這跟我校生源匱乏的情況基本相近,后繼乏力。這需要堅定不移地改革和創(chuàng)新。
遙想當年,譚鑫培、楊小樓、梅蘭芳、馬連良、程硯秋、余叔巖等京劇大師也可謂二十世紀上半葉的超級明星。只要演出牌掛出必是萬人空巷,一票難求。這分別造就了老生、花旦四大流派,至今地位無人可撼動。同樣的,教育界也有泰斗級人物,例如古代的孔子、孟子、朱熹等;現(xiàn)代的蔡元培、陶行知、葉圣陶等;外國的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蘇霍姆林斯基、夸美紐斯等;當代的于永正、魏書生、竇桂梅、李虹霞等。這些人都是對教育保持著孜孜以求的態(tài)度,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終自成一家。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作為京劇初學者要想唱好戲首先就要向前輩們學習,唱念做打、一招一式、一板一眼都要刻苦學習,夏練三伏、冬練三九。同樣的,作為教育初學者就應首先發(fā)揚“死學”的精神,學習教育家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博覽群書,觀看錄音錄像,不斷汲取營養(yǎng)完善自我。教育改革是先教育,后改革。唱戲的沒有流派讓人恥笑,一名教師都不會教學生,滑天下之大稽,何談改革?所以教學改革要首先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從“初學者”過渡到“入門者”需要一個“死學”的過程。
我認為課程改革重在實質而不在外形,不是簡單的模仿就可以當成改革,畫虎不成反類犬,最終只會草草收場,不了了之。我們首先要明確改革的目的是什么?我認為是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由被動學變成主動學,從而提升孩子們的綜合能力。還給課堂舒適的感覺,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到知識。至于什么樣的教學模式我認為不是那么的重要,黑貓白貓逮到老鼠的就是好貓。什么是改革?我認為每位老師能將自己的教學長處融匯在日常教學中,從而走出自己獨特的教學模式,那就是改革。龍生九子,各有不同。每個老師的教學風格是不一樣的。以我為例,我的教學長處是朗讀,我就著重培養(yǎng)孩子們的語感,讓孩子們在朗讀中感受語言的美感。那有的老師板書特別好,有的老師風趣幽默,有的老師作文教學非常棒……這都應該大力提倡,正所謂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它沒有固定式,因人而異。
課程改革,是為了提升學校的競爭力??v觀學校招生數量及范圍,我校已面臨生死存亡的境地。我們必須要改革,這就要求我們學校重點要放在改革上,其他的事情能推掉的盡量推掉。改革,要在領導層面堅定地進行,要一以貫之,貴在堅持,不可半途而廢。我認為改革一定會帶來陣痛和阻力,但壯士斷腕,鳳凰涅槃。不經歷一定的考驗不會浴火重生。所以領導改革的志力一定要堅定,千萬不可朝令夕改,那樣也不會成功的。此外,我校面臨的問題已積重難返,切忌猛藥惡補。應該徐徐漸進,一點點摸索前行,萬不可急功近利。課程改革應是全校教師的事情,而不是少部分人就能決定的。領導應與全校教師溝通,大家一起商議如何進行課改。虛心接受教師的不同意見,不能一言堂,眾人拾柴火焰高,大家一起獻謀獻策,集思廣益,其實很多教師都有自己的想法,甚至是不同的意見,這就需要學校提供平臺,讓大家有思想的碰撞,讓大家敢于說出自己的想法。這既能最大限度地把我校課改進行到底,也可防止某些人使黑槍打斜炮。
總之,課改不應僅僅是課程的改革,應是全方面的,讓孩子們成為學校的主人,可以成立學生會,讓孩子們自己管自己也是可以的。政教處應可以融入到課改當中,可以利用班級板報發(fā)掘孩子們的繪畫設計能力,讓孩子們設計學校板報,應站在學校的角度幫助班級培養(yǎng)孩子們各項能力??梢岳脤W校升旗表揚學生。也可以開發(fā)廣播平臺,展播學生作品。總之,改革不應僅僅立足于班級這個基礎平臺,學校層面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J821
A
1672-5832(2017)10-02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