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吳芳
(新疆大學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
“90后”大學生信仰危機的原因及對策
——以河西學院為例
馬吳芳
(新疆大學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信仰是人的價值核心,是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集中體現(xiàn)??茖W、堅定的信仰是引導人們不斷追求崇高目標、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強大動力。經(jīng)過調(diào)查,深入剖析“90后”大學生信仰危機的根源,通過培育良好的社會風氣、創(chuàng)新高校信仰教育方式、營造有利于大學生信仰教育的家庭氛圍和大學生自身信仰的不斷塑造,逐步化解存在的信仰危機問題,以此提高我?!?0后”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從而促進我校大學生的健康成長與成才。
“90后”大學生;信仰;信仰危機
“隨著對外開放不斷深入,西方形形色色的社會思潮如雨后春筍般在國內(nèi)涌現(xiàn)和滲透,新鮮事物層出不窮,各種理論相互交織碰撞,西方的實用主義、存在主義、自由主義及后現(xiàn)代主義等在大學校園里各占有一定的比重,“90后”大學生們追求個性自由的傾向日趨明顯?!盵1]本次問卷調(diào)查是在我校的不同學科及各個年級的學生中進行,共發(fā)放問卷400份,總共收回391份,無效問卷9份,有效問卷382份,有效率為95.5%,問卷收回后經(jīng)過詳細統(tǒng)計和分析,分析和總結(jié)歸納出“90后”大學生的相關信仰問題。
1.1 “90后”大學生信仰的主流和特征
(1)“90后”大學生信仰的主流是積極健康向上的
經(jīng)過調(diào)查統(tǒng)計分析,在問到“您目前最想做的是什么?”時,有86.30%的學生選擇“好好學習,盡可能的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64.30%的學生選擇“發(fā)展興趣和能力”,還有36.30%和31.30%的同學分別選擇“多交朋友”和“發(fā)現(xiàn)人生意義,尋找信仰”。這說明“90后”大學生的主流思想還是積極健康向上的,在自己的人生目標和價值取向上有一定的辨析能力。
(2)“90后”大學生對信仰的選擇是理性和謹慎的
在調(diào)查中我們問到“您的信仰主流選擇最靠近什么?”問題時,有39.01%的學生選擇“馬克思主義”,有31.30%的學生選擇“科學信仰”,另外還有13.70%的學生選擇“實用信仰”,而對“西方民主政治”選擇很少。這就表明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他們能夠包容多種價值觀念并存的局面,在選擇價值觀念的過程中,能夠自覺抵制錯誤價值觀念的侵擾。
(3)“90后”大學生的信仰具有不穩(wěn)定性和多樣化的趨勢
在“當個人信仰與社會主流信仰發(fā)生沖突時您會怎么做?”的問題中可以明顯看出當前我?!?0后”大學生信仰意志不堅定,只有14%的學生選擇個人信仰讓步社會信仰,而大多數(shù)的學生有64%的選擇“看情況”,甚至還有20%的學生選擇“堅持”。從這方面來看,他們的信仰意識還是比較穩(wěn)定,但是作為個體的實踐活動在其思想層面的反映和具體化的信仰卻具有相對的不穩(wěn)定性?!霸谛叛鑫C的支配下大學生很容易形成失望、悲觀的情緒,對周圍的一切漠不關心、置身事外,他們?nèi)鄙賷^斗目標,找不到生命的意義?!盵2]
1.2 “90后”大學生信仰危機的主要表現(xiàn)
(1)主流信仰的模糊化、邊緣化以及缺失
在“您認為目前大學生中最流行的價值取向是什么?”的問題中主流信仰如“馬克思主義”比重下降僅僅只占32.4%,相反“崇尚民主與自由”的學生達到30.2%、“相信星座和命運”的占10.4%、“金錢利益最重要”的有23.6%之多,這個比重說明在“90后”大學生中間,主流信仰正在模糊化、邊緣化,同時西方相關信仰意識和金錢利益主義有滋生傾向。
(2)信仰的世俗化和功利化
調(diào)查統(tǒng)計中發(fā)現(xiàn),在回答“您的信仰最傾向于什么?”中,73.60%的學生選擇“實用主義”,41.09%的學生選擇“功利主義”,同時“個人主義”也有所增長,比重已經(jīng)達到11.50%,雖然“集體主義”所占的比重達到60.43%,但是這個比重比起以前有所下降。這說明“90后”大學生的信仰意識形態(tài)中,金錢主義、功利主義、實用主義、個人本位有增長趨勢,部分學生在自私唯我中逐漸迷失理性和前進的方向,集體主義、愛國主義和奉獻主義等意識日趨淡薄。
(3)信仰日趨西化
在對“90后”大學生信仰主流選擇的調(diào)查中,選擇“西方民主政治”的學生有3.85%,選擇“實用信仰”的學生有13.70%,在對目前大學生中最流行的價值取向的調(diào)查統(tǒng)計中,選擇“崇尚民主與自由”的學生達到30.2%,“相信星座和命運”的學生有10.4%,在“90后”大學生信仰傾向性調(diào)查中,選擇“實用主義”的學生最多,有73.60% 等。面對西方意識和西方外來文化的滲透,部分“90后”大學生因認識水平有限和追求新思潮和新理論的沖動,大量接受西方的思想意識和價值觀念,西方的情人節(jié)、圣誕節(jié)等頗受他們的喜愛和推崇。
“90后”大學生出現(xiàn)上述信仰危機不是偶然的,影響其信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2.1 從“90后”大學生自身主觀方面來分析
(1)個人主義價值觀念嚴重。當個人信仰與社會主流信仰發(fā)生沖突的時候,選擇“堅持個人信仰”和“看情況”的學生達到20%和64%之多,同時,在信仰傾向性選擇的時候有11.50%的學生選擇“個人主義”,有41.09%的學生選擇“功利主義”。這是因為“90后”大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從小就養(yǎng)成以我為中心的心理,個性張揚、崇尚自我在部分學生身上體現(xiàn)的很明顯。
(2)缺乏信仰核心。在關于“90后”大學生信仰主流選擇性調(diào)查中,雖然選擇“馬克思主義”和“科學信仰”的學生分別占到39.01%和31,30%,但是,選擇“西方民主政治”、“實用信仰”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學生和比重,同時在“90后”大學生信仰傾向性調(diào)查中,“功利主義”占41.09%、“理想主義”有17.10%、“個人主義”有11.50%,信仰種類多,比重分散,缺乏信仰核心。
2.2 從外在客觀環(huán)境分析影響“90后”大學生信仰的因素
影響大學生的信仰的因素并不是單一的,在自身因素影響之下,不但要受到社會、家庭和學校的熏陶和感染,而且還受到文化氛圍和大眾傳媒等因素的影響。
(1)社會、家庭、學校環(huán)境的影響
在“您認為影響信仰最主要的渠道是什么?”的問題調(diào)查中,絕大多數(shù)學生認為主要影響因素是社會、家庭、學校的熏染以及自身社會實踐等?!?0后”大學生,面臨嚴峻的就業(yè)壓力與生存競爭、理想與現(xiàn)實的巨大反差、學校教育與社會實踐的強烈對比,更容易迷失自我,迷失信仰。家庭教育的誤導及學校德育教育的不足或方法不當也是大學生信仰危機的重要因素。
(2)傳統(tǒng)文化在現(xiàn)實社會中的地位下降和西方文化的入侵
隨著改革開放的日益深入,我們吸收和借鑒了西方科技、文化中的精華,但同時文化領域、經(jīng)濟領域承受的沖擊力也日益嚴峻,傳統(tǒng)文化的淡化與西方文化的侵入就是這一問題的尖銳體現(xiàn)。例如,美國通過電影、電視、流行音樂及網(wǎng)絡等媒介,影響他們對本土文化和民族傳統(tǒng)的深刻理解,削弱了民族認同感和自信心。
(3)大眾傳媒和網(wǎng)絡發(fā)展對大學生信仰的影響
如今,網(wǎng)絡發(fā)展已影響到人們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網(wǎng)絡發(fā)展在方便人們生活的同時,也給人們的社會生活帶來新的挑戰(zhàn)。網(wǎng)絡信息傳播的快捷性、海量性,加上網(wǎng)絡本身的虛擬性、匿名性、相對自由性等,導致人們在上網(wǎng)時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缺少必要的辨別性。對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產(chǎn)生深刻影響。
解決“90后”大學生信仰危機,引導“90后”大學生信仰重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3.1 加強宏觀環(huán)境建設,培育良好的社會風氣
首先,加強黨執(zhí)政能力建設,增強信仰教育的說服力。其次,樹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大學生堅持進步的正確方向。再者要豐富輿論宣傳方式,形成廣泛共識。如在報刊雜志上開專欄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信仰等。
3.2 高校創(chuàng)新信仰教育方式,豐富校園文化
首先,加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耙粋€社會共同體,需要通過一種主導信仰把人們團結(jié)在一起,建立起共同的精神家園?!盵3]我們要按照社會的要求,也要按照大學生個體的需要、個體的發(fā)展規(guī)律讓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感興趣,真正理解并逐漸形成馬克思主義信仰。其次要將信仰教育與生活實踐相結(jié)合。如扶貧支教、志愿者活動等,增強大學生實踐信仰的信心。
3.3 營造利于大學生信仰教育的家庭氛圍
首先,積極倡導健康的婚戀觀,避免家庭的不穩(wěn)定、不和諧以及單親家庭給子女造成的心理扭曲。其次,家長注意發(fā)揮榜樣示范作用。家長要注意自身言談舉止,道德素質(zhì),倡導與社會主旋律一致的家庭教育內(nèi)容,發(fā)揮榜樣示范的作用,協(xié)助子女樹立科學信仰。
3.4 大學生自身對信仰的塑造
首先要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增強信仰主體的鑒別力。其次自覺投身社會實踐。如參加入學軍訓、社會調(diào)查、志愿服務、公益勞動勤工助學等實踐活動等培養(yǎng)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的精神,摒棄拜金主義、功利主義和享樂主義,樹立個人意愿與社會需求相結(jié)合的信仰。
信仰是個人對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崇尚和選擇,是個體的精神支柱和行動指南,對個體乃至整個人類的發(fā)展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總之,為擺脫大學生信仰危機,使大學生快速的適應社會,實現(xiàn)信仰重構(gòu),我們只有進一步優(yōu)化社會環(huán)境、創(chuàng)建對大學生信仰極為有利的家庭環(huán)境,強化思想政治教育,再加上大學生自身認知能力的提升和轉(zhuǎn)變,方能使大學生向著健康向上的方向努力發(fā)展,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才能使“90后”大學生擁護黨的綱領,牢記黨的使命,進而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發(fā)展建設做出貢獻。
[1] 張潔.關于當前大學生信仰危機的對策分析[J].科技信息,2011.(23):182-246.
[2] 盧海琴.試論當代大學生信仰危機的原因及對策分析[J].新學術.2008.(5):240-244.
[3] 王祚橋.熊英.青年學生政治信仰狀況及應對策略研究[J].湖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1.(4):53-56.
馬吳芳(1994-),女,漢族,甘肅隴南人,新疆大學研究生在讀。
G641
A
1672-5832(2017)07-006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