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僥
(四川省安岳中學 四川 安岳 642350)
支架式教學法在農(nóng)村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
徐 僥
(四川省安岳中學 四川 安岳 642350)
詞匯教學一直是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就目前國內(nèi)農(nóng)村中學的英語教學來看,詞匯教學似乎成為不僅是學生學習,也是教師教學中的絆腳石,這尤其體現(xiàn)在農(nóng)村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單詞量大,一詞多義等給學生英語詞匯學習增加了難度。學生因為繁多的詞匯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了恐懼心理,從而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教師因為學生對單詞的學習沒有興趣,學習效率低下而不再把重心放在單詞的教學上,只是用傳統(tǒng)的方法簡單地教讀。為解決詞匯教學現(xiàn)存的問題,作者擬通過探索研究基于建構(gòu)主義理論的支架理論,并將其運用于英語詞匯教學中,以改變當前農(nóng)村英語教師的詞匯教學方法,從而為學生英語詞匯學習提供有效的理論框架。
建構(gòu)主義;支架理論;支架式詞匯教學;農(nóng)村高中
在英語教學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詞匯教學的地位非常重要,但一直以來,詞匯教學都是農(nóng)村中學英語教師教授英語的一個難題。許多教師在教授英語的過程中,不注意詞匯教學的方法,導致學生總是記不住單詞,或者不能牢記,這樣以來,詞匯短缺就成了大多數(shù)英語學習者學習外語時遇到的最大瓶頸。因此,尋找一種更好的教學方法以增加學生學習英語的詞匯量成了農(nóng)村中學英語教學急需解決的問題。通過大量的文獻閱讀,作者發(fā)現(xiàn),支架式教學法對詞匯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于是,本文擬通過對支架式理論的研究,探討其對農(nóng)村中學英語詞匯教學的啟示。
作者通過為期一個月的時間,對四川省安岳中學高中一年級的英語課堂詞匯教學進行了觀察,發(fā)現(xiàn)英語教學在詞匯教學中沒有什么規(guī)律可循,就如王宗炎所說,“零敲碎打,沒有什么章法”[1]。張紀英還指出“當前我國詞匯教學缺少靈活、實用的詞匯教學方法,缺乏科學、效果顯著的詞匯學習和記憶方法”[2]。就以上專家所提到的詞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作者認為,要讓教師和學生在詞匯教學和學習中擺脫這些問題,就必須改變現(xiàn)有教學法中不利于學生詞匯學習的方法,尋求一種能夠讓學生牢固地掌握所學詞匯并能靈活地運用于實際交流中的方法。
2.1 支架式教學法的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Vygotsky提出了與支架式教學法相關的一個概念——最近發(fā)展區(qū)。他指出,“學生的發(fā)展有兩種水平,一種是學生現(xiàn)有的水平,另一種是學生可能的發(fā)展水平,兩者之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fā)展區(qū)”[3]。教學應著眼于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為學生提供帶有難度的內(nèi)容,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揮其潛能,超越其最近發(fā)展區(qū)而達到下一發(fā)展階段的水平。在中國,許多專家學者已在支架教學中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在詞匯教學中的研究仍然比較少,那么對于本篇文章雖然有意義但不是特別明顯。
2.2 支架式理論的內(nèi)涵
“支架”原本是建筑行業(yè)用語,也就是現(xiàn)在在工程中使用的腳手架。但并不是說搭好支架就永遠不取,在適當?shù)臅r候還得拆去支架,讓學生進入到自主學習模式。因此,支架式理論的含義便應運而生。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事先要把復雜的學習任務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學習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4]。把各位學者對支架式教學的概念做一下整合,支架式教學就是指由教師幫助學生搭建學習支架,促進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取掌握和內(nèi)化新的知識,最好撤掉“支架”的過程。
2.3 支架式教學的步驟及在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
2.3.1 搭建支架
在詞匯教學中,教師就要利用學生原有的詞匯水平搭建在該詞匯水平范圍內(nèi)的“腳手架”以使學生建立一個概念框架。比如,在教高中學生“battleground”時,就可利用學生已有的水平,如,他們曾經(jīng)學過”battle”和“ground”這兩個單詞,分別是“戰(zhàn)爭”和“土地,地面,戰(zhàn)場”的意思。要讓學生掌握這個復合詞,可以讓他們結(jié)合兩個單詞的意思猜詞。學生在理清這個詞的組成部分后,就會感覺到實際上這個詞的意思特別簡單,從而很容易就記住該詞。
2.3.2 進入情境
將學生引入一定的問題情境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思維,使其在知識的同化跟順應的過程中縮短時間并提高學習效率。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可以通過有聲的或者是象形的方法引導學生學習詞匯。在教授單詞“beach”時,教師可以通過圖片、視頻或者音頻呈現(xiàn)。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聽海浪的聲音,然后讓學生猜這是什么聲音。這種通過情境引入的方法,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積極思考的興趣,而且為他們牢牢記住這個單詞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2.3.3 獨立探索
獨立探索指的是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自主學習。探索開始時要先由教師啟發(fā)引導,然后讓學生自己去分析;探索過程中教師要適時提示,幫助學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開始的引導、幫助可以多一些,以后逐漸減少,后來就愈來愈多地放手讓學生自己探索;到最后要爭取做到無需教師引導,學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繼續(xù)攀升。
詞匯在英語教學中既困難但也凸顯出了它的重要性。學生的學習興趣,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的教學方法等因素都在詞匯教學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因此教師應根據(jù)現(xiàn)有的條件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除此之外,作為教師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zhì),借鑒別人的好的教學理念,只有這樣才能在運用支架式教學法的同時提高學生學習單詞的興趣及能力。
[1] 王宗炎.英語詞匯教學初探[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報,2001(5):1-3.
[2] 張紀英.英語詞匯學教學與研究[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7: 56.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1976:206.
[3] Vygotsky,L. S. Mind and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Mental Processe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8:86.
[4] 何克抗,等. 教學系統(tǒng)設計[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91-92.
徐僥(1990-),女,漢族,四川安岳,中學二級教師,碩士研究生,四川省安岳中學,英語教學。
G63
A
1672-5832(2017)11-01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