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嶼 唐文琴 貝鵬飛 魏巧玲
基于學生需求分析的大學英語課程改革研究
林 嶼 唐文琴 貝鵬飛 魏巧玲
本文研究國內大學英語課程存在的一些問題,對西華大學非英語專業(yè)本科生進行問卷調查形式分析學生對大學英語課程改革需求,旨在為大學英語課程改革提供實質性的建議。
大學英語 課程設置 需求分析
目前圍繞“大學英語課程究竟要怎樣改革”的學術討論日趨激烈,馮燕教授(2010)認為隨著大學生的英語水平不斷提高,大學英語公共課已經沒有開設的必要了,這種觀點被總結為“去外語化”。蔡基剛教授(2012)認為未來大學英語不應再有“普通化”和“通識化”而是要把語言學習直接與學術學習結合,這種觀點被總結為“學術化”。
由此可見,大學英語課程改革是一個十分值得研究和學術探討的主題。本文對大學英語課程改革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兩個問題:(1)當前我國大學英語課程設置存在哪些問題?(2)基于學生需求的大學英語課程應如何設置?
(一)大學英語課程目標泛化
許多大學依據《大學英語課程》要求設置課程目標,按照《課程要求》:“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時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流?!倍鄶?shù)大學不能講課程目標細化,只是籠統(tǒng)地加以闡述,這導致了課程內容設置與實施等一系列環(huán)節(jié)空洞泛化,沒有執(zhí)行力。很多學生覺得這些目標特別不切實際,沒有結合他們的實際英語學習,也不能為他們今后走向職場提供切實的幫助。因此極大降低了他們對英語課程的學習興趣。
(二)大學英語課程分類趨同
大學英語課程分類趨同,很多大學沒有根據自身特點進行課程設置。只是單一對學生英語水平進行分級,課型分為“綜合類”、“專業(yè)類”、“應用類”等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雖然從名稱上看上去很豐富,但實質內容單一。為何我國大學英語課程內容如此單一呢?原因可以歸為三方面:第一,教師資源缺乏,無力開設那么多課型。第二,教師能力有限,對不同課型教師需要進行專業(yè)培訓提升。第三,盲目跟隨其他學校進行課程內容設置,沒有結合學生實際需求。
(三)大學英語課程評價形式單一
大學英語課程評價形式單一,以終結性評價為主,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仍占主流。實際教學中,大學英語課程評價過于單一,很多院校不強調過程性評價,只重視終結性評級。以學生的英語考試成績判定學生的英語水平。這種評價方式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一旦學生通過了四六級考試,英語學習就會產生懈怠。同時在實際與外國人交往過程中,也無法開口自由交流,英語應用能力極低。
依據已有的需求分析理論,筆者對西華大學非英語專業(yè)大二200名學生進行了課程需求問卷調查,通過統(tǒng)計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雖然學生對大學英語課程設置的需求不同,但總體趨勢看來,他們的需求在課程目標、課程內容以及評價方式上有明顯的趨同性。調查結果如下:首先,學生學習英語目標呈現(xiàn)多樣化趨勢,需求由高到低分別為:為了“掌握一門語言”、“能用英語進行日常交流”、“向國外介紹中國文化”、“通過四六級等其他等級考試”、“找到好工作”等。其中,以通過考試為英語課程學習目的的學生不到50%,這一結論表明學生希望通過英語課程能夠實際提高自己的英語應用能力,而不是單純通過考試。其次,學生對課程內容需求具有復雜性。調查發(fā)現(xiàn),學生對英語電子資源需求高于傳統(tǒng)紙質媒介教材需求。學生對聽、說、讀、寫、譯以及英語文化等綜合知識的學習資料需求較大,占60%以上。學生對課外媒體資源需求集中在英語廣播、影視和歌曲等。這說明學生希望學習過程更加輕松,課程內容能夠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和參與度。最后,筆者對學生關于大學英語課程評價方式需求進行了調查。結果如下70%學生認為評價應側重于“英語實際運用能力”;60%認為“評價應采取平時成績+期末考試的形式”;50%的學生認為“應加大平時成績的比例”。這充分說明學生對形成性評價需求高于終結性評價。
通過對大學英語課程的回顧與需求分析討論,我們得出如下結論:第一,各院校應立足于結合本校特點,制定出符合本校學生需求的課程目標。課程目標應細化、具體化。同時要展開對本校學生的調查,基于本校學生現(xiàn)有英語水平以及發(fā)展趨向,制定多層次多維度的英語課程目標。例如大一和大四學生對英語學習需求不一樣,制定的課程目標也應不同。第二,課程內容應充分考慮不同的學生主體,體現(xiàn)內容層次性與多元性,自主選擇更符合學生需求的材料,如多媒體材料等。第三,建立科學的課程評價體系,加強形成性評價促進作用,發(fā)揮終結性評價的導向作用,提高學生英語課程學習效率。
[1]Hutchinson,T.EnglishforSpecialPurposes:AlearningcenteredApproach[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7.
[2]蔡基剛.后大學英語教改依據與對策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10(3).
(作者單位:西華大學外國語學院)
本文系西華大學研究生創(chuàng)新基金項目“基于學生需求分析的大學英語課程改革研究(項目編號:ycjj2015134)”的研究成果。
林嶼(1992-),女,江西吉安人,西華大學外國語學院14級在讀碩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法;唐文琴(1990-),女,湖南永州人,西華大學外國語學院14級在讀碩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法;貝鵬飛(1991-),女,山東聊城人,西華大學外國語學院14級在讀碩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法;魏巧玲(1989-),女,河南開封人,西華大學外國語學院14級在讀碩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