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海玲
(四川師范大學 四川 成都 610000)
淺談教育中《學記》的歷史價值及現實意義
岳海玲
(四川師范大學 四川 成都 610000)
《學記》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專著。其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對現今的教育教學仍具很大的實用價值?!秾W記》中對于教育目的、教育作用、教育制度、教育管理以及教育教學原則和師生關系等都有詳細的論述,這些都對當前的教育有很大的指導作用。
學記;歷史價值;現實意義
《學記》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專著。其中關于教育目的、教育作用、教育制度、教育管理以及教育教學原則和師生關系等的闡述對當下教育來說仍具有很大的實用價值。本文主要論述《學記》在教育中的歷史價值及現實意義。
《學記》中強調了教育在移風易俗和建國君民中的作用,強調教育為社會政治服務的目的,從而把教育與個人發(fā)展、社會發(fā)展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強調教育的政治功能。直至今日,教育的這項政治功能也是我們不可否認的,對當下的教育仍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教育,因“需要”的需要而產生。需要的滿足是人的本質,價值實現的根本條件與方式。人本質意義上的需要是共同普遍的。這一需要是人類基本的共同需要之一。若將人的需要分為工具需要和對優(yōu)秀性之物的需要。前者滿足的是人的生存需要,生理需要。而后者,對優(yōu)秀性事物的需要是為了人的品質(道德、理智、人格等方面)的優(yōu)秀和完善,這意味著優(yōu)秀事物的需要是教育性的、引導性的。[1]對這種需要教育性、引導性的需要,引出了教育。
“教育”在《大辭典》中的解釋為教化培育,現代教育從廣義上說是上一代影響下一代的一切活動,目的在增加兒童的知識和能力,培養(yǎng)正確的態(tài)度及價值觀念。就狹義而言,指國家借由學校等教育機構有計劃、有目的在控制的環(huán)境指導學生學習,以達預定目標的活動。教育的目的應為培養(yǎng)具有一定道德素養(yǎng)的能在社會更好的獨立生存下去的強者。
長善救失、啟發(fā)誘導、因材施教等正是《學記》中主張的重要教育原則,這些原則比起學校課堂中的集體教育來說,在家庭教育中施行或許更具影響力。對于家庭教育而言,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家庭美國巴魯曾說:“教育開始于母親的膝下,要孩子聽從的每一句話,都會影響他個性的建立?!彼栽诩彝ソ逃?,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尤為重要??枴ね匾舱f過:“對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賦,孩子成為天才還是庸才不是決定于天賦的多少,而是決定于生下來后到5、6歲的教育?!彪m然這種觀點有一定缺陷,但其思想仍有可取之處。
作為家長,在孩子還未步入學校前,沒有必要提前讓自己的孩子進行學校教育課程的培訓。超智力的負擔,只會帶來消極影響?!秾W記》曾提出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說的正是如此。英國巴克斯頓曾說:“對兒童的第一任務是令他們快樂。如果你沒有這樣,你便虧待了他們,沒有其他的好處能抵償這一點?!迸囵B(yǎng)孩子對于學習的樂趣。讓他感受學習的快樂,無疑使對以后的學校教育有好處的。如果家長給孩子過多的學習負擔,那么原本是使孩子快樂的游戲(學習)終將會變成禁錮他們自由的枷鎖。
成功的教育在于幫助孩子找到符合他們自身條件的發(fā)展道路,而不是根據父母意愿強迫他們成為某一方面的特定人才。[2]在家庭教育之中需要成長的不只是孩子。家庭教育需要理解,我們不應讓孩子走在父母所設計的道路之上。尊重孩子的選擇,無論發(fā)展快慢,無論最終是否達到你所認為的成功。孩子都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支持。這些現今的道理大多都在《學記》中有所闡述,因此,《學記》對當今的家庭教育仍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學記》中關于教育制度與學校管理、教師與學生關系等教育觀念的論述對當前教育仍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肮胖陶?,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家、黨、術、國是從地方到中央的行政區(qū)劃。這一論述對我國封建社會教育制度的形成影響極大。直至今日,我國當下的教育制度或多或少都受到了這一觀點的影響?!秾W記》中還建立了一套嚴格的成績考核制度:“比年入學,中年考校。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yè)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3]這一成績考核制度也體現了循序漸進、徳智兼重的特點。與當今學校教育中的不同年級授不同的課程知識,考核不同的內容都有相似之處。
家庭教育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性格及道德,那么學校教育更應注重培養(yǎng)適應社會生存的人才。學校教育是一種規(guī)模性的,有較強控制性的,影響力大的教學模式。這要求學校教會學生學會如何獨立思考,而非思考什么。這是瑞士亞美路所說的知所啟發(fā)。學生不應是已別人的思想作為我們記憶的負擔??鬃釉岢龅挠薪虩o類正是學校教育所應秉承的?!秾W記》中也曾指出:“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矣。”生活讓我們必須聰明起來,所以學校教育不是僅僅只教授那些具有滯后性的知識,還應有生活中的技能。
現在的教育體制改革備受管制,越來越多的人批判現代學校教育的不合理,一紙定成敗的高考已讓眾多學子成為了考試的工具。固定的教育模式已讓課堂變成了老師的獨角戲。被動的學習讓學生的積極性持續(xù)下滑,學校培養(yǎng)出了一批批道德高尚的溫室花朵。學校教育應培養(yǎng)具有歷史底蘊和現代精神的愛國者,確保中華名民族經典文化的流傳,同時也不能因為傳統(tǒng)而固步自封。人最關鍵的能力就是認識世界的能力。學校教育會在教學中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等產生一定的引導作用。這是老師的個人修養(yǎng),行為表現,可能將會影響其學生以后的發(fā)展。學習讓人成為獨立的社會人,這是老師應教授的。教育是準備讓青年人經由生活的考驗來教育自己的[4]。因為每個學生都是不一樣的,所以要因材施教,但在教育每個孩子的時候,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老師的工作就是激發(fā)學生對無限的好奇心,如此成長中的孩子才會在敬畏和好奇心的調和中興奮的領悟人生。
《學記》的教育思想,尤其是教育教學原則和方法,雖然已隔兩千多年,但仍經久不衰。它深刻的揭示了教育教學的一般規(guī)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實用性。對當今的教育發(fā)展仍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1]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J].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2012.(3).
[2] 戴耀紅,中小學教育[J].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2011(9).
[3] 高時良,學記[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3)。
[4] 上海辭書出版社,辭海[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3).
G421
A
1672-5832(2017)10-004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