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書山
摘 要:在DCS系統(tǒng)的應用中電磁干擾是危害其安全性、可靠性的重要因素。電磁干擾是DCS裝置出現(xiàn)瞬時故障的主要原因。電磁兼容性在這些設備的安裝過程中是考慮的一個重要原則,它的核心是抑制電磁干擾。電磁干擾的抑制要從干擾源、傳播途徑、接收器3個方面著手,切斷干擾耦合的途徑,干擾的影響也將被消除。常用的方法有降低或消除公共阻抗、屏蔽、隔離等。本文從安裝調試的角度,概括性的介紹了DCS系統(tǒng)接地和屏蔽層的接地方法,并指出了其設計、安裝、調試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和解決方法。
關鍵詞:電磁干擾 接地 DCS 屏蔽層接地處理
中圖分類號:TK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9(c)-0045-03
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即分布控制系統(tǒng),又稱集散控制系統(tǒng)。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進入我國以來,其先進性、可靠性與實用性在工業(yè)領域中廣泛應用,已成電力行業(yè)的一種常規(guī)工業(yè)設計。在電力線附近由于磁場的變化會引起電磁感應,當信號線靠近電力線時就會在由于電磁感應在信號回路產生干擾,這種干擾會影響測量顯示不準。如果電力線(大電流)離操作臺較近時,則會引起CRT畫面的晃動、變形、變色等;與高壓線的分布電容會誘發(fā)靜電感應,在已絕緣的器具或人體上產生電荷,這些電荷瞬間放電會產生靜電干擾,這種干擾輕則引起裝置的誤動作,重則燒壞電路器件。此外,控制柜(臺)各個邏輯地之間出現(xiàn)不等電位會對DPU產生干擾,嚴重時會造成控制紊亂,還可能沖擊RAM中的程序。工業(yè)控制的計算機涉及的信號類型繁多,現(xiàn)場工作環(huán)境惡劣,為了保證DCS能夠可靠運行,保證人身與設備安全,則需要一個嚴格、可靠的接地。質檢中心站的專家在質量檢查DCS時也將接地情況作為重點檢查對象,而其接地問題始終未引起人們足夠的認識,鄭州新力三期2×200MW機組DEH轉速表在低轉速出現(xiàn)跳變,鄭州泰祥電廠2×135MW機組#1機組ETS誤動,都與現(xiàn)場信號屏蔽線的處理不當有關。
1 電磁干擾控制的主要方法
在DCS的設計、安裝和調試工作中采取以下方法來控制電磁干擾的產生。
(1)弱電線號(變送器、測溫元件等)電纜應避免和強電導線相互平行鋪設,更不能捆扎在同一束電纜中,或兩種信號使用同一根電纜。
(2)同一信號回路的兩根線必須在同一根電纜中。弱電信號回路的公共線應與同一個測量回路的另一根線,不得借用大地作為信號傳送導線(如圖1所示)。
(3)弱電信號回路不應與強電系統(tǒng)共用接地線(在信號源側接地時尤為重要)。
(4)弱電信號測量可利用對芯絞線抑制電磁干擾的影響。
(5)信號電纜必須敷設在金屬槽盒內,對于溫度補償導線,應敷設在獨立的槽盒內。
(6)屏蔽電纜的屏蔽層應采用“一點接地”的原則,不能采用裸屏蔽,以防止屏蔽層與其他金屬導體或結構接觸時形成通路,造成地電流或地電壓的干擾。
2 接地的概念
接地就是要與地同電位。因為高電壓大電流對人身安全有威脅,當設備和導線絕緣時可能導致機殼帶電,接地能使機殼電位接近于零電位或啟動保護裝置切斷電源,保證人身和設備的安全,這就是所謂的保護接地。DCS裝置內各部分都是由電子電路組成的,它們各自的直流工作電位不同,因此必須有一個統(tǒng)一的參考零電位,一般情況下這個零電位是通過接地獲得的,這就是所謂的直流地(又稱邏輯地或信號地)。對DCS裝置來說,“地”指的是基準電位點,接地就是使與基準電位點的各點連接。一方面是輸入、輸出信號有公共零電位,使得各級電信號之間有一個基準電位做參考;另一方面也是屏蔽層接至基準零電位以抑制電磁干擾的需要。
地電位十分復雜,大地本身各點電位經(jīng)常是不同的,為了盡量減少干擾的影響,一方面減少地線的阻抗,使裝置各個部分接地間的電位差接近于零;另一方面采取“一點接地”的原則,即整個系統(tǒng)的接地最終接到一個接地點上,每個信號回路的屏蔽層接地只允許一個接地點。
3 DCS裝置接地
DCS裝置接地包括機柜(臺)接地處理和屏蔽層接地處理。
DCS機柜(臺)都備有接地棒,機柜(臺)的接地棒有兩個:一個是機箱絕緣的稱邏輯地(PG);另一個是與箱體連通的稱為(CG),一般狀況PG與CG在機柜(臺)是連通的。
原則上,各個機柜和控制臺的接地應分別連接,但對于安裝在同一個室內的機柜(臺)可以確定一處作為接地線的引入點,從該點與各機柜和控制臺相連。對于不設接地母線引入點的場合,可將接地母線引入中央位置的機柜內,然后其他各機柜和控制臺再與該機柜的接地連接。接地線均采用W型單芯電纜,不可用裸芯線代替。
作為原則,應如圖2所示,機柜和控制臺分別接地。
在有接地母線引入點的場合,可采用圖3所示的方法接地。這時,機柜(臺)與引入點之間用10mm2的接地線,接地母線用70mm2接地線。接地母線“引入點”采用δ=10mm的銅板制作,銅板固定在膠木板上,與橋架或機殼等絕緣。
如果沒有接地母線引入點,則必須將接地母線引入某個機柜內,按照圖4的方法接地。中央機柜(臺)與其他機柜(臺)之間使用10mm2的接地線,接地母線用70mm2接地線。
本系統(tǒng)的控制柜(臺)盡量避免與系統(tǒng)外的儀表盤柜或控制柜聯(lián)接,如果需要聯(lián)接時則采用圖5所示的方法,先將其盤柜與地面絕緣后再聯(lián)接。
4 電纜屏蔽層的處理
現(xiàn)場設備與DCS機柜連接的所有電纜的屏蔽層,原則上應在機柜側接地,就地一側浮空。如果信號源(特殊的測溫元件或變送器等)是屬于接地型的,可考慮在就地側接地,機柜側浮空。浮空的一側其屏蔽層剪去做進包頭內,不允許與其他設備或外殼相碰。
機柜(臺)側的每根電纜屏蔽層都應取出(信號源接地的屏蔽電纜除外),用塑料單芯軟線與之焊接連接,接至接地銅棒上,如圖6所示。電纜屏蔽層(一般為銅網(wǎng))引出點應保持絕緣或在電纜作頭時將屏蔽引出焊接點一并包扎在內。接地軟線應整齊排列、美觀,最好放置在隱蔽處。對要求屏蔽線接到信號端子板上的屏蔽電纜,其屏蔽層不可接至接地銅棒上,但接地端子與銅棒是相通的。endprint
當信號源接地時,電纜屏蔽層接地點應放在現(xiàn)場信號源附近(此時機柜側應浮空),屏蔽線不能直接接到信號源的外殼上,應與信號源外殼或接地端子可靠連接后,用導線接至整個接地金屬上。
同一個測量回路的電纜屏蔽層應有電氣連續(xù)性,有中間端子箱的地方,屏蔽處理可按照圖7所示,屏蔽層的連接處應與箱體保持絕緣,即用塑料帶或絕緣膠帶包扎好。
DCS柜臺與柜臺之間的屏蔽處理原則上是DPU柜側接地,另一側浮空,不允許同一根電纜屏蔽層兩側都接地。
5 最終接地點的選擇
DCS所有機柜(臺)的接地最終是通過接地母線接至廠房的主接地網(wǎng)上。主接地往分兩種情況:一種是電氣設備接地網(wǎng);另一種是計算機專業(yè)接地網(wǎng)。DCS廠家要求各不相同,有的廠家要求接在電氣接地網(wǎng)上,有的要求接在計算機專業(yè)接地網(wǎng)上。
電氣接地網(wǎng)主要是為適應電氣設備接地要求而安裝的接地系統(tǒng)。電氣接地網(wǎng)包括室內網(wǎng)和室外網(wǎng)。室外網(wǎng)是在廠房外圍繞各建筑物埋設(-0.8m),在土建進行廠房基礎澆筑配合施工;室外網(wǎng)是在廠房內各主要設備安裝前施工(0m),室內網(wǎng)與室外網(wǎng)焊接連接,接地線連接至電氣網(wǎng)的,接地母線與接地網(wǎng)的連接可選在廠房0m或電纜隧道的豎井口下,與接地極較近的接地扁鐵上。接地母線用銅鼻子壓接,接地扁鐵應打磨,采用鍍鋅螺栓連接牢固。
電氣接地線可能存在當電氣設備啟停是,強大的地電流可能造成地電位的差異,引起地電位對DCS系統(tǒng)產生干擾。為了消除干擾,可采用計算機專用接地網(wǎng),這種接地網(wǎng)連接,一方面與電氣網(wǎng)獨立埋設,可避免地電流的影響;另一方面采用接地網(wǎng)土壤的特殊處理,可降低接地電阻阻值。
專用接地網(wǎng)的埋設要求如下。
(1)接地網(wǎng)深埋2m,要求用粘土或黃土拌金屬礦渣粉回填、夯實。
(2)接地網(wǎng)與其他接地部分之間大于5m,周圍10m之內不得有避雷接地系統(tǒng)。
(3)接地母線與獨立接地網(wǎng)之間的電纜用穿管形式,整個接地網(wǎng)的交叉處應可靠焊接。
無論何種接地網(wǎng),其接地電阻都應盡可能小,接地完畢后應用專用測量儀表進行測量,其接地電阻(包括接地母線電阻)一般不大于1Ω。
6 結語
總之,DCS接地直接影響這DCS運行的可靠性與精確性,必須得到充分重視。根據(jù)對DCS系統(tǒng)常見問題的分析及其相應抑制措施的分析,可以看到,為了增強系統(tǒng)抵抗電磁干擾的影響能力,就需要采取相應的抑制措施。這些措施必須要有針對性,以可靠保障屏蔽或防止干擾型號的竄入,從而保證整個控制系統(tǒng)能可靠、穩(wěn)定正常運行。
參考文獻
[1] 郭志安.熱工儀表及自動化裝置系統(tǒng)安全操作技術標準規(guī)范應用手冊[M].中國電力科技文化音響出版社,2005.
[2] 梁新光,李邦全,崔元喜.DCS控制系統(tǒng)在調試和運行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處理方法[J].大化科技,2010(1):47-48.
[3] 張春龍.DCS控制系統(tǒng)的安裝與調試[M].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4:21.
[4] 徐燕.集散控制系統(tǒng)原理及應用[M].北京:化工工業(yè)出版社,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