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詩穎
(江西師范大學 江西 南昌 330022)
淺析國編面試應試者說課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聶詩穎
(江西師范大學 江西 南昌 330022)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畢業(yè)生,尤其是師范生畢業(yè)后選擇考國編來就業(yè),國編考試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但是很多考生在面對說課面試這一環(huán)節(jié)有很大的誤區(qū)。因此,本文將重點分析國編考試應試者說課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分析其原因。
說課;國編;問題
說課是錘煉教師教學技能,幫助教師專業(yè)成長的一種教研形式,也是教師用先進的教育理念與科學的教學手段指導教學實踐增強教學基本功訓練的內(nèi)在要求。在國編面試中,面試說課是一項很好的考察應試者對所授科目的把控和理解的項目。筆者通過在國編培訓機構的暑期實踐探索,主要探索了國編面試應試者說課存在的問題,以及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分析了其產(chǎn)生的原因,這些將對考國編的應試者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1.1 教學理念不足。說課是教師在備課的基礎上,向教育專家或同行教師系統(tǒng)地口頭表述具體的教學設想。也就是要說清楚教什么,怎么教,為什么這樣教,其中“為什么要這樣教 ”,要有條理地說出教學設計的理論依據(jù),要體現(xiàn)自己的教學思想使聽者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大部分說課者雖然是師范專業(yè)畢業(yè),但是他們中的絕大部分都不清楚說課的意義,也不清楚每一個教學步驟設計的意義,只是抱著通過考試的心態(tài)來應對說課,再加上機構培訓的模板化比較嚴重,大部分應試者步驟實施的依據(jù)都大同小異,缺乏真實性。
1.2 無法正確區(qū)分說課稿和教案。教案是教師在鉆研好教材、準確掌握課標的基礎上精心寫出的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重點解決“教什么”和“如何教”。說課是對教學的具體操作的設計方法及理論依據(jù)進行闡述,主要解決“為什么這樣教”。而國編考試應試者中的很大一部分認為說課就是說教案,用口語的方式把教案復述出來,這違背了說課的目的。
1.3 模板化嚴重。大部分國編應試者并不懂如何寫好一份好的說課稿,培訓機構要在短時間內(nèi)讓學員學會說課稿的書寫以及流利、有感情的表演出來,此非易事,因此,大部分培訓機構采用教授學員利用說課模板,即讓學員獲得一份“萬能模板”,然后把所有的課本知識生搬硬套進去,這種教學方式無異讓很多學員偷懶,并認為說課即是如此。
1.4 課標把握不足。課程標準作為國家對學生接受一定教育階段后的結果的具體描述,是國家教育質(zhì)量在特定教育階段應達到的具體指標,具有法定的性質(zhì),是教育管理、教材編寫、教學評價、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直接依據(jù)。課程標準力圖在“課程目標”、“內(nèi)容標準”和“實施建議”等方面全面體現(xiàn)“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位一體的教學功能,從而促進學校教育重心的轉移,使素質(zhì)教育的理念切實體現(xiàn)在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國編應試者中絕大多數(shù)對課標并沒有很清晰的認識,對課標的認識主要停留在筆試時背誦的概念。大部分應試者并不清楚課標真正在教學應用中的實際指導意義。
1.5 過程設計操作性不強。所謂“程序”,是指為進行某活動或過程所規(guī)定的途徑。說教學程序,就是要說清楚教學思路,即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是如何設計,教學內(nèi)容如何安排,教學活動如何展開,教學資源是如何利用,教學方法如何使用,教學重點如何突出、教學難點如何突破、教學目標如何達成等。很多應試者為了讓自己設計的內(nèi)容看起來有亮點,有意思。在過程設計中設計了很多有趣生動的活動。但其中有很多活動的設計并沒有充分結合學生的學情,在真正的課堂教學中不會真正的運用。
2.1 授課經(jīng)驗不足。說課稿設計的好壞取決于設計者本身的授課經(jīng)驗,說課者需要有一定的授課經(jīng)驗才能更好的把握如何設計好一堂課,國編應試者中雖然有一部分學員是師范生,有過一定的實習經(jīng)驗,但是其時間短,真正授課的機會少,再加上很多師范生在實習時采取的態(tài)度,并沒有真正做到熟悉教材,把握學情等等,這些也愛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他們對說課的熟知度。其中一些非師范專業(yè)的學員甚至根本沒有過任何授課經(jīng)驗,更不談說課技能。而寫好一篇優(yōu)秀的說課稿重點在于能夠基于任何一篇教材結合大綱、新課標和學生學情準確的制定出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以及包括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的采用和教具的使用,因此,加強應試者和說課能力,首先要加強理論的學習和研究,其次,應該讓應試者多一些實踐的機會,比如:研課和磨課訓練,增加他們的授課經(jīng)驗,了解自己的不足。
2.2 高師院校對師范生專業(yè)技能訓練有不當之處。國編應試者中比例占大多數(shù)的還是師范生,師范生的他們在被問到為什么一些基本的教學知識不懂的時候,會表示在學校沒有得到足量的相關的學習。因此,在此分析高師院校在對師范生培養(yǎng)當中是否存在問題。時間上,高師院校實踐教學存在一定的時間安排上的弊端,他們對真實課堂的體驗淺嘗輒止。
2.3 速成班自身存在的弊端。隨著考老師的人數(shù)的不斷激增,國編考試輔導機構應運而生,這些機構主要是針對國編考試的筆試和面試進行集中性輔導。筆者暑期兼職的機構主打國編考試培訓,暑期以面試培訓為主,其授課模式主要如下:
這樣的模式培養(yǎng)出了很多可以應對國編面試考試的應試者,但是對于應試者進行真正的說課磨課調(diào)研并沒有起到實質(zhì)性的幫助。國編面試者對于真正理解和把控說課依然存在許許多多的問題。
總之,雖然說政策的原因,國編應試者越來越重視說課的訓練和學習,但是由于師范院校的培養(yǎng)政策以及應試者自身的原因,導致應試者授課經(jīng)驗不足,雖然通過國編面試的集中性培訓,教學理念不足,模板化嚴重,課標把握不準,重難點確定不科學等問題依然存在。
[1] 方勤華. 對“說課”作為教師教育新工具的思考:兼與“研課”的比較[J]. 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3): 121-123.
[2] 劉詠梅, 虞秀云. 說課的價值及其實現(xiàn)路徑[J]. 教育學術月刊, 2008(2):91-93.
[3] 馬金華. “說課”在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 西昌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3): 138-140.
[4] 孫靜華. 以說課為例談磨課與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J]. 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 2012(32): 60-63.
聶詩穎(1993.09-),女,碩士,江西師范大學,研究方向:二語習得。
G710
A
1672-5832(2017)11-02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