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 平
《洛陽出土鴛鴦墓志輯錄》釋文錯訛舉隅及原因分析
◎譚 平
本文對《洛陽出土鴛鴦墓志輯錄》所載墓志釋文進行??保瑢υ屛牡尼屪x錯誤成因分類整理,并列舉典型實例為證。
異體字是漢字發(fā)展史上的一個重要現(xiàn)象。異體字組間錯綜復(fù)雜,必須要認(rèn)真理清各自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否則容易誤釋,以此為彼,造成文意曲解。如:
1.魏神龜二年(518)《羅宗墓志》(第3頁①):“容皇開朗,檦鏡倫輩?!痹屛闹械摹叭莼书_朗”,此句不通,誤。原碑作,《說文?兒部》:“皃,頌儀也。貌,籀文皃?!贝俗质恰鞍p”的變體,正字作“貌”,此句正確釋文應(yīng)為“容皃開朗”,形容其相貌明朗英俊。以其它碑志文獻(xiàn)為證,如蕭南朝宋天監(jiān)十三年(514)《融太妃王慕韶墓志》有字形“”②,與原拓字形相似,均釋作“貌”。因此,原釋文應(yīng)為:“容皃開朗,檦鏡倫輩。”
2.唐先天元年(712)《蕭茂本墓志》(39頁):“子云典校,安仁寓直,蹲鴉芋野,岷山嵯峨?!痹屛闹?,“蹲”后一字為“”,此字非常清晰,釋讀者認(rèn)為此字為“鴉”,無書證,誤。細(xì)察拓片,該字左邊構(gòu)件是“互”,“互”還可作“氐”的異體?!柏怠保墩f文?氐部》云:“,至也。從氏下箸一。云夢?日乙98作 ,日甲96背作,小篆字形本當(dāng)如此。后在《干祿字書?平聲》中則列“互、氐”為正俗字,云:“上通下正,諸從氐者,并準(zhǔn)此。”③北魏孝昌元年(525)《元煥墓志》有字形“”釋為“砥”④,北魏孝昌二年(526)《元壽安墓志》有字形“”,釋為“底”⑤,故可得證。
1.唐垂拱四年(688)《皇甫文房妻裴氏墓志》(29頁):“用能望融庭玉,慶集金,欝為道德之門,芬若芝蘭之室?!睋?jù)原碑“集”后一字原碑作 ,筆劃殘缺,根據(jù)殘存筆劃,細(xì)查所有與“金”搭配的詞語,應(yīng)為“籯”字。古人常用“籯”存放金銀財寶,故亦用“籯金”喻指財富?!逗鬂h書?西域傳論》:“先馴則賞嬴金而賜龜綬,后服則系頭顙而釁北闕?!雹藓笠浴盎k金”指儒經(jīng)。唐黃滔《司直陳公墓志銘》:“詞人亹亹,……籝金之學(xué),半生隨計,沒齒銜寃?!薄巴ビ瘛庇鲀?yōu)秀子弟。此處“庭玉”與“籝金”在文意上也是順承而延續(xù)的。
2.唐元和八年(813)《史惟清墓志》(183頁):“欒性簡夷,執(zhí)心謙讓。”“欒性”不詞,“欒”誤。原碑作“”。此字應(yīng)為“率”的異體字。《說文解字》大徐本云:“,捕鳥畢也?!焙蠼?jīng)隸變楷化,成形?!稄V碑別字》“率”字下有字形“”,⑦該字出自《唐東宮千牛右衛(wèi)勛府校尉房仁愻墓志》,與原碑字形極似。釋文之誤,在于原碑該字下半部分泐蝕嚴(yán)重。
1.武周天授二年(691)《朱延度妻柳氏墓志》(17頁):“備閱緹緗,妙窮鞶悅。”“鞶悅”不詞,語意不通。察原碑為,應(yīng)是“帨”之異體?!绊Q帨”義為腰帶和佩巾。漢揚雄《法言?寡見》:“今之學(xué)也,非獨為之華藻也,又從而繡其鞶帨,惡在《老》不《老》也。”李軌注:“鞶,大帶;帨,佩巾也。衣有華藻文繡,書有經(jīng)傳訓(xùn)解也。文繡之衣,分明易察;訓(xùn)解之書,灼然易曉。”
2.唐大和六年(832)《裴向妻盧氏墓志》(217頁):“廟見而明神,享德佐餃,而舅姑交賀?!薄白麸湣辈晦o,原碑作“”,應(yīng)為“馂”,因?qū)ξ幕WR不了解誤釋。“佐馂”一詞《禮記?卷八》⑧云:“父母在,朝夕恒食,子婦佐馂,旣食恒馂,父沒母存,冢子御食,羣子婦佐馂如初,旨甘柔滑,孺子馂。注云:佐馂,勸父母再食,子婦始食?!薄白麴灐笔菫閯窀改付嗉硬惋?,為父母盡孝之意。此詞《漢語大詞典》未收,權(quán)可作補?!皬R見”,古婚禮,因此“廟見”與“佐馂”均為禮記中的儀禮詞,且意思相近,應(yīng)為意義相對之語。故原句正確釋文應(yīng)為:“廟見而明神享德,佐馂而舅姑交賀?!贝司湟驗閷ΧY儀文化上的知識儲備不足,不僅導(dǎo)致釋文字誤,更影響了句讀,使整句話缺乏邏輯,不可理解,這也說明了科學(xué)釋文的重要性。
注釋:
①括號內(nèi)標(biāo)注頁碼為《洛陽出土鴛鴦墓志輯錄》書中碑板拓片的頁碼,后文沿用,不再贅述.
②毛遠(yuǎn)明《漢魏六朝碑刻異體字字典》,中華書局,2014年,頁441.
③[唐]顏元孫《顏真卿書干祿字書》平聲卷,紫禁城出版社,1992年,頁1.
④毛遠(yuǎn)明《漢魏六朝碑刻異體字典》,中華書局,2014年,頁120.
⑤毛遠(yuǎn)明《漢魏六朝碑刻異體字典》,中華書局,2014年,頁120.
⑥[南北朝]范曄.后漢書[M]卷八十八西域傳第七十八.北京:中華書局,2006.596頁.
⑦秦公,劉大新《廣碑別字》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頁635.
⑧黃懷信《大戴禮記匯校集注》,三秦出版社,2005年,頁519.
作者單位:西南大學(xué)附屬中學(xué)校 400715
譚平,女,重慶忠縣人,中教二級,碩士,古代漢語(詞匯),畢業(yè)于西南大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