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時新
(大興安嶺地區(qū)圖強林業(yè)局史志辦公室 黑龍江 大興安嶺 165301)
滿氏源流
滿時新
(大興安嶺地區(qū)圖強林業(yè)局史志辦公室 黑龍江 大興安嶺 165301)
姓氏學研究在我國文化傳統(tǒng)、歷史研究的重要性是必須重新認識的。本文以滿姓為例進行初步探討,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關注。掀起研究高潮,團結全國人民,促進祖國統(tǒng)一,推動社會發(fā)展。
滿姓起源;發(fā)展變遷;相關姓氏;分布情況;名人風格;歷史貢獻;研究姓氏;促進團結
周恩來1954年接見上海市總工會職工子女時說:“舊的家譜不續(xù)了,新的家譜還是要續(xù)的?!?/p>
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李興盛研究員說:“家譜、縣志、一國之史三位一體,形成了一個國家民族的歷史。”(1)這話很正確。我國歷來的方志學家、歷史學家、社會學家都認為,是宗譜、方志、國史三方結合同流,組成了國家的全部完整歷史,缺一不可。
我省享譽全國的方志學家柳成棟說:“家譜這份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對提供各種資料,促進現(xiàn)代文明建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便尋根認同、促進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進而促進構建和諧社會等均有著特殊的作用,有著不可低估的價值?!?2)
《黑龍江史志》發(fā)表《 氏溯源始末》(3)我精神振奮:既然《黑龍江史志》編者,站在國家完整史料的研究上,為何不把自己在進行“愛國主義單車萬里行”中搜集到的滿氏淵源資料整理出來,公之于世呢?于時,草創(chuàng)拙文《滿氏源流》,以就教于志界賢達、宗譜名家。
關于滿氏的來源,有多種說法,本文根據(jù)權威資料,認準三項,定出結論,以正視聽。
其一,系古帝虞舜之后。司馬遷著《史記·陳杞世家》曰:“陳胡公滿者,古帝虞舜之后也。至于周武王克殷紂,乃復求舜后,得媯滿,封之于陳?!比珖鞯厮芤姷降摹稘M氏宗譜》,都持此說。這是有歷史淵源的。周文王周武王打敗商紂王以后,全國情況各異,需要統(tǒng)一加強治理。周武王為了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地位,在全國范圍內(nèi)廣招賢人,尤其重視前朝帝王之后,認為他們家族有治國理政傳統(tǒng),善于從政。在被招集的眾人中,周武特別相中了舜后媯滿,將大女兒無姬嫁給他,讓他當二把手。媯滿未同意,她婉言謝絕,他說:“您手下那么多賢臣良將,跟著您南征北戰(zhàn),東討西伐,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您讓我位居高官,何以服眾?您不如讓女兒辛苦些跟著我,到難于治理的地方另建一國,誰膽敢反對您,我出兵保衛(wèi)您,不是一樣嗎?”于是,周武王同意了。在調(diào)查了解中,得知河南北部(4)、安徽西北部、山東西南部有個陳豐(5)部落,經(jīng)歷多年戰(zhàn)亂,民不聊生,急需全面治理。媯滿巡視后,看中了宛丘(6)這個地方,于是在那兒建都,成立陳國。陳姓就是這么來的。
陳明遠、汪宗虎箸《中國姓氏大全》曰:“滿,Mǎn,《百家姓》,分布較廣。西漢有滿昌、宋代有滿閬、明代滿朝薦。相傳為古帝舜的后裔胡公滿的后代。”這種說法系滿姓來源的唯一性??墒歉鶕?jù)所收集到的資料,還有進一步探討的必要。媯滿,原名滿。因出生在溈水之濱,史稱溈滿。溈在成為姓氏之后,去掉三點水加上“女”字旁,成為“媯”,系我國六大古姓姜姬媯 姒姚之一員。因為以孝為先道德高尚,治國有功將土匪橫行的陳國治理得井井有條,壽命很長活了一百多歲,故因應“全優(yōu)為胡”之說,逝后被追謚為胡公。后來,史書上稱為陳胡公,陳胡公滿,陳胡公媯滿等,同系一人,胡姓由此而來。
媯滿之后分為媯姓,滿姓。
其二,由瞞姓所改。這是一些不了解內(nèi)情的作者寫到書面上的。筆者親赴南方滿姓住地考察,他們承認實際上是姓滿,虞舜嫡后,周朝帝王滿定為祀祭舜帝的正宗主體,被南方口音不同稱為“瞞”寫作“瞞”。在安徽合肥西南部,將“滿”讀音“姆”,“滿灣”在大蜀山下,被別人說成是“姆灣”,能把那里的滿姓人家說成是“姆姓”人家嗎?所以,不是由“瞞”氏訛音變?yōu)椤皾M氏”,恰恰是由“滿氏”訛音為“瞞”氏。這很有理清還原的必要。
其三,源于姬姓。理由是“出自西周穆王姬滿的后裔,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姬滿,公元前1022年—前975年在位待考,就是西周歷史上著名的周穆王。”(7)能為一代明君之后,當然光榮,可是,各地《滿氏宗譜》、家譜、家乘無一承認此種說法。同理,有的書上說是“周代王孫滿”之后,也無滿氏族人承認。
其四,“源于姜姓,出自西周卿士角伯之后,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在《姓源》中記載:“周卿士角伯之后有滿伯氏。西周時期,周王室有專職侍奉周王飲宴的卿士,是姜太公子牙的后裔,在周王朝為卿。在據(jù)史籍《路史》中記載:‘姜太公后有角氏?!谑芳秴斡[》中也記載:‘正鈞石,齊升角?!蔽覀冋J為,有些古籍不像是《史記》那樣,嚴格考核,所記之事不一定準確。同樣,此論亦無《滿氏家譜》認同。
其五,“源于姬姓,出自西漢時期衛(wèi)氏朝鮮君主衛(wèi)滿,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衛(wèi)滿,亦稱魏滿,公元前194—前161年在位。”此條在湖南麻陽“滿公祠”介紹中有:“滿氏家族人員分布各地,遠者有一支到達朝鮮,并做了朝鮮王。”走遍全國,沒有那里的滿姓族人稱自己“源于姬姓”。
其六,“源于姒姓。出自春秋時期中原北部長狄部族 瞞氏,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 瞞氏,是西周春秋時期赤狄隗姓氏族首領名稱?!贝藯l的真實性等待考,因為全文無一“滿”字,先祖名中無“滿”?!安m”能代替“滿”嗎?
其七,“出自回族中有滿姓。滿姓取自經(jīng)名《滿蘇爾》(又譯為《曼蘇爾》)的首音。‘滿蘇爾’(意為‘勝利者’)是伊斯蘭歷史上著名的阿巴斯王朝第二任哈里發(fā)。早在元代,曾任大都路治中的一位合魯溫(突厥部族)人其名就叫滿蘇(速)兒?!堆a元史氏族表》中曾有記載。另‘滿拉’(滿刺)原本是一種宗教稱號和職位。但也有人用它作為名字或復姓使用,如明代的滿刺、滿拉、馬黑麻等。這是否是滿姓的來源,還有待于考證。滿姓回族主要分布在中原地區(qū)。
其八,“源于滿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據(jù)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州八旗姓》記載:(1)滿族滿扎氏,亦稱滿查氏,滿語為ManjaHala,滿族姓氏,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庫察(今新疆庫察布察爾錫伯自治縣、哈達城西(今遼寧開原)等地、所寇漢姓為滿氏、扎氏等。
(2)滿族尼滿氏:滿語為 Nimanmougu,漢義“山羊”,是古老的滿洲部族。人數(shù)很少,無分支,世居長白山區(qū)。后多冠漢姓為滿姓、勒氏等。這一條可以正式定為滿氏來源。經(jīng)過這番分析,滿氏來源可以分為三條:一是出自漢族,系舜帝后裔陳胡公媯滿之后;二是出自回族,系取自經(jīng)名《滿蘇爾》,為哈里發(fā)后裔;三是出自滿族,由滿扎氏、尼滿氏而來。其他各種說法,一律待考。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筆才在參與《大興安嶺地區(qū)志》編纂期間,曾查閱滿族來源史料和蒙古族來源史料,結論是,滿族和蒙古族的一部分,承認自己是舜帝后裔。如果是這樣,滿族滿氏就和漢族滿氏同祖不同宗了。
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探討滿姓來源有八條,可其結論是:“得姓始祖胡公滿。據(jù)《尚友錄》記載,滿氏是胡公滿的后裔,后來變?yōu)闈M氏。又望出汝角、河東。”“望族居河東郡(今山西省夏縣北)。故滿氏的始祖是胡公滿。”在此明確:始祖名滿,因生于媯水之濱史稱媯滿,逝世后被追謚為胡公,才被稱為胡公滿,因系陳國首創(chuàng)者,多被正史稱為陳胡公滿。
互聯(lián)網(wǎng)上“滿姓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人口約十七萬兩千余,占全國人口總數(shù)的0.011%左右。”“滿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滿氏宗譜》曰:“陳國于公元前479年被楚國滅掉?!薄捌浜笠詽M為氏者返回山西居河東郡,以陳為氏者居河面潁川,以胡為氏者居寧夏固原。”這是最初遷徙,其后多次多地遷徙,布滿全國,發(fā)展到海外。
筆者的故鄉(xiāng)安徽泗州滿集,是明朝時期從山西省洪洞縣喜鵲窩大槐樹遷出,到山東滕州居住不久,再遷往安徽宿州市,又因生活所迫遷徙到現(xiàn)址。由此可知,滿姓人家也和其他姓氏人家一樣,隨著歷史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處在不斷的遷徙過程中。以前如此,以后還會是這樣,永不停息。
對于滿姓,人們會有一個總體印象:人口太少太少,不易見到。這是事實。
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說:“《族譜》記述的中華民族由宗族的大團結,擴大到民族的大團結,這是中國人特有的良好傳統(tǒng)觀念?!薄稘M氏泗州宗譜》曰:“我們現(xiàn)在續(xù)修宗譜的目的是‘鞏固本族,團結外姓?!?/p>
有鑒于此,特將《滿門相關姓氏錄》抄錄在此:“滿姓丁孫蒲,姚舜文威王;第一陳胡公媯,第二敬宦芒;第三孟夏車,第四袁符盎;第五安平母,第六恩陳方;第七吳仇子,第八娥田嘗。合博甄胡非,司徒仲五王;胡母陶少西,偃師舀公良;申屠威廣武,於陵厲子尚;原仲負顓孫,子沮占子芒;子穆法子獻,子禽靖子襄;子石衡干已,子仲慶子枋;子宋癸子占,子輿宵圭光;子寤濮子夏, 門第孔王; 梧幕陸耨,鐸莫 禽良;息仇勝爰薛,虞儀辱研尚;毋丘束公 ,穆 谷容況;癸比干轅耨,勝屠饒“芬芳”。
這里抄錄的是一百二十多姓?!胺曳肌倍譃樾形男枰?,與滿姓無關。每個姓與滿姓的關系,或是前輩,或是后裔,只要看陳明遠汪宗虎著《中國姓氏大全》,自然會明白。如果看陳厲甫先生編的《中華姓氏書法大辭典》,會有二百多姓與滿氏相關,已續(xù)編成韻文,限于篇幅,這里就不再引述了。
滿氏族人分居各地后,建有各自的宗祠,因人口財力緣由,各地宗祠規(guī)模大小不一。后因各自不同的原因,大多倒塌沒能復建。現(xiàn)在能看到的只有湖南省麻陽縣蘭里鎮(zhèn)的“滿公祠”,已開辟為“滿朝薦紀念館?!币院筮€有沒有機會恢復重建新建宗祠,看來是有心無望了。滿公祠有一聯(lián):“忠心上疏議朝政,赤膽為民解倒懸?!庇纱丝梢娖涔ζ涞隆⑵淦菲涓?。
居住在全國各地的滿氏族人,凡是有宗祠的都有宗祠聯(lián)語。
現(xiàn)在,因為各地宗祠的不在,聯(lián)語也隨之消失。每逢春節(jié)或紅白喜事,所用之聯(lián)也和其他姓氏一樣,共用通聯(lián)。
今天僅能找到的有:湖南省麻陽縣蘭里鎮(zhèn)的“滿公祠”聯(lián):“忠心上疏議朝政,赤膽保民解倒懸”和“一生廉潔萬世忠良”。
最多的專用聯(lián)是山東省巨野縣昌邑鎮(zhèn)三國名將良臣滿寵家用聯(lián)。
其一,宗開舜裔、望出山陽
此聯(lián)表明滿姓系舜帝后裔。山陽是山陽國,后稱山陽郡,治所在今天的山東省巨野縣南?!度龂尽M寵傳》:“滿寵,字伯寧,山陽昌邑人也?!敝傅木褪沁@里,并不是東晉年間從廣陵郡分置出來的位于今天的江蘇省淮安市的山陽郡。
其二,侯封昌邑、詩受匡衡
上聯(lián)指的是三國魏將滿寵,下聯(lián)典指西漢穎川人滿昌,字是君都,曾跟隨著匡衡學《齊詩》,官至詹事,他自己的門徒,也很多,并為高官。
其三,受詩高士、賜谷表情
上聯(lián)典指漢代滿昌從匡衡處受《齊詩》。下聯(lián)典指三國魏將滿寵,景初年間官至太尉,可家無余財,魏明帝親賜錢谷,以表彰其清廉氣節(jié)。滿寵草堂在安徽合肥,門聯(lián)為“睿智為國是盛名隱民心”。
其四,父子一邑侯、祖孫兩將軍
上聯(lián)典指三國時期魏國名將滿寵滿偉父子,二人先后被為昌邑侯。下聯(lián)典指三國時期魏國征東討伐孫軍的名將滿寵以及其孫大將軍掾滿長武。
其五,河清海宴昌國運、東走西奔為人民
本聯(lián)是用鶴頂格鑲嵌滿姓的主要郡望“河東”二字的嵌字聯(lián)。在古聯(lián)中嵌字聯(lián)常被用起。
其六,黃山巍巍聳華夏、紫陽炳炳耀乾坤
此聯(lián)系項嵌滿姓另外一個郡望“山陽”二字。
其七,慈母欣欣教幼汝、儼父凜凜走江南
此聯(lián)系尾嵌滿姓郡望之一的“汝南”二字。
其八,立志剛方,著風猷于太尉;清標朗映,煉冰玉之尚書
上聯(lián)典指三國名將滿寵,從魏太祖征戰(zhàn)立功,官至太尉。下聯(lián)典指晉國滿奮,系滿寵之孫,體量通雅,元康年間中仕尚書令。
其九,無財相臣,賜錢谷以旌清節(jié);畏風校尉,待琉璃而有寒容
上聯(lián)典指三國魏征東大將滿寵,戰(zhàn)功赫赫家無余財,官至太尉。下聯(lián)典指晉代尚書令滿奮,官至司隸校尉。
其十,初赴京師名列三位、屢開新域榜居首功
上聯(lián)典指明代賢臣滿朝薦,赴京趕考中進士第。下聯(lián)典指山東滕州滿德坤,赴京考取武狀元后率兵隨著左宗棠西征,在新疆屢擒叛首,并廣擴疆域。
滿氏字派世系,因很多宗譜遺失斷檔,只能從陳國歷代君王排起。
關于陳國歷史,有的書上說是共傳二十世,二十六位君王,歷五百八十八年?!缎帐献犯鶎ぷ妗飞险f是共傳二十四世,歷六百四十五年。根據(jù)世系人名,筆者相信第二種說法。陳國歷代君王分兩個階段:周代為陳國胡公(媯滿)、申公(臬羊)、相公(犀)、孝公(突)慎公(圍戌)、幽公(寧)、厘公(孝)、武公(靈)、夷公(說)、平公(燮);春秋時期為文公()、桓公(鮑)、厲公(躍)、利公、莊公(林)、宣公(杵臼)穆公(款)共公、靈公(平國)、成公、哀公(弱)、悼公、惠公(吳)、懷公(柳)、閔公(越,其子衍因陳國亡而遷居陽武)。
再參考田齊往下排列,是這樣的:在陳厲公時公子陳完奔齊,改姓田。以他為一世。陳厲公(陳完,字敬仲,奔齊)《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記載此事。孟夷、孟莊、文子、桓子、厘子、成子、襄子、莊子、和(奪姜姓齊權、史稱齊太公)、齊侯(剡,其孺子喜);桓公(午)、威王(因齊)、宣王(辟強)閔王(地)、襄王(法章)、齊王(建、降秦亡國)。共傳八世,歷一百八十四年。
再用《咸豐利川滿氏族譜》延續(xù):始祖滿裕大配姬氏,生子弘、子毅;子毅配姬氏、文氏,生子召伯;召伯配宣氏、姬氏,生子伯岐;伯岐配文氏、姜氏,生子子超;子超配孟氏、姬氏,生子仲儀;仲儀配顏氏,生子叔廣、叔度、叔康、叔榮;叔廣配仲氏、姬氏,生子子陶、子樂;子陶配文氏、姜氏,生子滿昌;滿昌配姜氏,生子太素、元素;元素配姜氏,生子鈞、釗;釗配姬氏,生子續(xù);續(xù)配姜氏,生子 ; 配姜氏,生子綱、紀;紀配顏氏,生子仲和;仲和配張氏,生子麒麟;麒麟配張氏,生子振乾、振仲、振中、振坤;振坤配張氏,生子周、、釗、廷;周配梁氏,生子景、升;景配楊氏,生子靖;靖配曹氏,生子晏、寵;寵配吳氏,生子鴻瑤;鴻瑤配羅氏,生子循;循配李氏,生子徽;徽配王氏,生子嘉;嘉配張氏,生子莊、恭、溫、敬;莊配張氏,生子思忠、思考、思廉、思節(jié);思忠配楊氏,生子學海;學海配楊氏,仕宋時,任趙州知州,居趙州烏鴉溪翠竹橋,生子遠仲;遠仲配吳氏,生子啟明、啟日、啟月;啟明子長庚,仕元世祖渥溫忽必烈,招為駙馬,配文和公主,子孫世襲父爵后分發(fā)湖北荊州云騎將軍,生子昌國、昌世;昌國為元武皇上賜進士,襲父爵,任荊州將軍,配胡陽公主,生子運乾、運坤、運震;坤震二公遷居北燕,昌國為南遷始祖。運乾配蕭氏,生子洪范、洪籍、洪箴;范箴二公仍回居北燕。運乾由江西建昌府瀘溪縣知縣遷湖廣辰州府瀘陽縣巖門分司,任滿,攜妻室子孫居縣邑東部的斌土,即今麻陽縣長潭鄉(xiāng)下角村。運乾公又為湖廣麻陽(原瀘陽)滿姓始祖。
字派,即班輩排行順序用字。以上是用人名輩份列序。遷徙到各地后,由于交通不便,互相缺乏聯(lián)系,都自行實用字派。現(xiàn)摘取部分代表性的地區(qū)字派,以饗讀者,并為其他地方作參考。
山東青島滿氏字派分三支:即:墨是“之朝修顯兆學從永福啟元書祥;”昌里字派是“忠宗永慶文”;大田字派是“堂玉洪振國文”。山東棗莊字派是“宗慶衍玉廣宏(忠)興(孝)北(建)吉祥”。山東德州字派是“國子天家科永庭曰文世富貴恒開運志序少賢輝”。山東滕州一支字派“忠孝建全顯耀錫光敦厚本立化和宣揚明道傳訓為善延芳”;二支字派是“迪(彪 )階( )有加年江崇東文(武魁)鵬允(賓)玉(祿朝灝浚漣潮曾蒲灃濟溥溱潤泳淳澄)守(文)兆儒德(希尊屏)福(金)體(?。ㄆ洌┳孕??!?/p>
四川省德陽滿姓字派是“立善永文如延期大其世士陳長建萬邦元維延益家興祖德佑星輝化日光(宜成)中方從勝維筵一家興忠良光明顯達仁壽福祿昌榮均平德積家振佑啟官爵常興“。
廣西省玉林市滿姓字派是“生朝惟省廷延起伯圣輔宏宗祖恩崇詩書繼嗣基裘業(yè)紹忠信治家增厚澤子孫永遠慶昌榮”。廣西桂平滿姓字派是“海瑞振開宏興漢字成修祖德克顯中原?!?/p>
遼寧黑山滿姓字派是“振東夫學存廣殿堂??∨d勝瑞吉祥萬世守志常智序少賢輝”。
湖南麻陽滿姓字派是“昌運洪恩錫景子甫紹存立善永文如延朝大其世陳長建萬邦元維延益家興祖德佑顯輝化日光宗蕃序昭穆代盛振綱常河岳鏡靈久嗣均慶壽康先哲尚禮惠國治發(fā)怡安欣作承平頌功業(yè)繼前賢。”
黑龍江省雙城市滿姓字派是“廷玉連志永德明繼世忠運興增洪業(yè)文士復無成?!?/p>
廣東新興滿姓字派是“世仲志直法臣澤士德文基習元榮耀顯超家興祖”。
河南衛(wèi)輝滿姓字派是“天賜國家克朝廷日文林長書恒開運秩緒紹先輝”。
重慶酉陽滿姓字派是“士陳長建萬邦元維延益家興祖德佑星輝化日光”。
安徽省合肥市滿姓字派是“庭勝廣大家”。一支派是“永德景炳泰宏福吉慶祥”。二支派是“會清德慎守建兆”。三支派是“士陳長建萬邦元維延益家興祖德佑星輝化日光”。
安徽省宿州市滿姓字派是“仕朝福泰從時尊先治家明訓永傳萬年。”筆者系其“時”字輩人。
《滿氏宗譜》介紹,滿氏家族在歷朝歷代都有名人出現(xiàn),因沒經(jīng)長篇小說宣傳,所以大多不為人所知。
據(jù)《中國漢字大辭典·滿姓》載:“《正字通·水部》,‘滿,姓。魏滿寵,晉滿奮。’《姓 ·旱韻》:“滿,《氏族大全》云:‘陳胡公滿之后?!讹L俗通》云:‘荊蠻有瞞氏,音 為滿?!肚Ъ倚铡吩疲骸疂M河東族?!稘h書》有滿昌,《三國志》魏有滿寵、滿偉;《晉書》有滿奮、《唐書》有滿存,《一統(tǒng)志》洪武時有章邱人滿甫?!?/p>
現(xiàn)介紹幾位代表人物。
滿昌,字君都,河南穎川(今許昌)人。先從匡衡學《齊詩》,后自己成才,多收門徒,都成大官,他自己做到詹事。接待外賓,頗顯外交才能,因與王莽意見相左,被撤職。
滿寵,字伯寧,山陽昌邑人(即現(xiàn)在的山東省巨野縣南昌邑鎮(zhèn)人)。他跟隨曹操南征北戰(zhàn),屢立奇功。被封為魏國都城許昌令。曹丕篡漢稱帝,他又大破東吳孫權率領的大軍于江陵。其后又有張遼大戰(zhàn)逍遙津成為歷史典故,實為滿寵指揮。他在揚州令上上疏于青龍元年開建合肥新城(現(xiàn)已復建成功,為安徽一處旅游景區(qū))。在新城中施空城計,(被《三國演義》說成是諸葛亮對付司馬懿)大敗孫權。他因功拜將封侯、名顯當朝。在魏明帝時,他老當益壯,再度以前將軍身份代曹休都督揚州諸軍,屢次在合肥擊退入侵之師。雖然為魏國屢立赫赫戰(zhàn)功,但為官清廉奉公,生活十分儉樸?!度龂尽M寵傳》對他十分推崇,說他立志剛毅,勇而有謀、不治產(chǎn)業(yè)、家無余財。在他的言傳身教下,其子滿偉、其孫滿長武亦是功業(yè)顯著、美名廣傳。
滿奮,山陽郡昌邑人,晉朝時期尚書令。他清高雅致,潔身自好功業(yè)顯赫,為官清廉,任司隸校尉。
滿朝薦,字震東,明朝時期湖南麻陽蘭里人,萬歷年間進士。擔任咸寧令,手下人梁永縱搜刮人發(fā),鞭打平民。滿朝薦聞訊將他逮捕懲罰。梁永縱拒不認罪,反而誣告滿朝薦掠奪稅物。滿朝薦于是被捕入獄。消息傳開后,下級官吏和廣大人民都要求釋放滿朝薦,但是朝廷一直不予批準。直到七年以后在大學士葉以高的請求下,他才被釋放出獄。明光宗的時候他又復出做官,擔任尚寶卿。其后,因敢干上疏直議朝政,用語激烈,直抒胸臆,得罪了魏忠賢等人,被遣送回原籍。崇宗時期因當朝良臣極力推薦,被重任為太仆寺正卿,在上任途中因病逝世。朝廷感其忠良,賜建“滿公祠”于蘭里鎮(zhèn)錦江畔。
滿德坤,滿清時期山東滕州人。因從幼習武,功力很深,考取武狀元。陪同左宗棠到新疆平叛,親擒匪首并押送進京,轟動京城,受到清政府表彰。后任鄭陽總兵、金陵總兵。老年病逝后葬于故鄉(xiāng)北隅,享年祭。
滿姓郡望,主要有三處,以時間為序,分別介紹。
河東郡,秦朝時期置郡,地點相當于今天的山西省夏縣北部。陳國被楚國打敗后滿姓家族前往定居形成。當時不叫此郡名,后來人研究姓氏起源時指明在這一片地方。
汝南郡,漢朝時期設置此郡,滿姓人來時沒有此名,地點相當于今天的河南省上蔡縣西南部。
山陽郡,此郡名有兩處:一個是漢武帝建元年間設置的,地點在今天的山東省金鄉(xiāng)縣西北巨野縣南昌邑鎮(zhèn)。三國名將滿寵家居此地,而不是維坊東北昌邑市。
還有一個是東晉年間從廣陵郡分置出來的山陽郡,治所在山陽,相當于今天江蘇省淮安市,亦說相當于今天江蘇省揚州市,待定。
滿姓分居各地,盡管人數(shù)不多,堂號卻很多,現(xiàn)分述幾個。
昌邑堂三國時期魏國良醫(yī)名將滿寵家鄉(xiāng)堂號。他意志堅強,英勇善戰(zhàn),屢立戰(zhàn)功,魏文帝時被封為昌邑侯,定下家堂號。清廉堂另外滿寵一生為官清廉,不貪不占不置產(chǎn)業(yè),得到人們的普遍贊賞,稱其家堂為清廉堂,被其后裔另一支派沿用。明朝清官滿朝薦對此堂號推崇備至。
大山堂安徽省宿州市北夾溝鎮(zhèn)滿姓家族堂號。意思是高大如山、巍巍聳立、挺拔俊秀。
積德堂安徽省泗縣滿氏家族堂號。命名原因是自血緣祖先,舜帝裔孫媯滿以來,以百善孝為先引領家族人員做積德行善好事??v觀歷史、各朝各代滿姓官員無一貪官污吏,都是以孝為先,以忠衛(wèi)國,以德為人。
言及滿姓,不得不從舜帝說起?!缎绿茣ぴ紫嗍老怠吩唬骸耙π眨菟瓷谝π?,因此為姓。”《括地志》;“姚墟,在濮州雷澤縣東十三里?!薄吨袊沤竦孛筠o典》:“在山東濮縣南?!卞Эh1956年撤銷,并入范縣。范縣1964年劃歸河南省?,F(xiàn)在看來,姚墟在范縣南、鄄城北一帶,具體點說在濮陽縣徐鎮(zhèn)。滿姓主根就在徐鎮(zhèn)。
后來,虞舜躬耕在歷山,家住溈訥。溈訥,有人說是溈水拐彎處,也有說是兩條河,合流后注入黃河。溈水,亦名溈河,在山西省永濟市南,源出歷山,向西流入黃河。溈,作為河名,但作為姓氏后寫作“媯”,滿生于此,史稱媯滿。滿姓寫姓于媯滿,始祖是媯滿。弘揚祖德,就是要發(fā)揚虞舜媯滿二祖的高貴圣德傳統(tǒng)。有一幅名聯(lián):“舜孝飛傳天地里滿德暢行世人間”說的就是此事。
毛澤東《在成都召開的政治局擴大會議上談歷史研究》:“搜集家譜、族譜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類社會的發(fā)展規(guī)律,也可以為人文地理聚落地提供寶貴的資料?!?/p>
為了全國人民大團結,為了祖國統(tǒng)一,把各姓氏家族史研究開展起來,很重要、很必要。
全世界各姓兄弟姐妹們,歡迎你們到中國大陸來尋根祭祖!
注釋:
(1)見《黑龍江日報》2015年 12月 1日 11版《家譜縣志國史三位一體》。
(2)同上。
(3)見《黑龍江史志》2015年第二期第32頁。
(4)用的是現(xiàn)代地名,以便讀者對照查閱,下同。
(5)陳豐,有的史書方志上寫作“陳鋒”。
(6)宛丘,現(xiàn)為河南省淮陽縣城,即包公陳州放糧的陳州。
(7)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點“滿姓”可知,下同,不再一一注明。
本文作者曾多次榮獲大興安嶺地區(qū)及圖強林業(yè)局“先進五老”“先進十大員”等光榮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