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 任廷會
護衛(wèi)綠色金融
—— 全國首個綠色金融法庭在貴陽掛牌成立
文_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 任廷會
綠色金融法庭積極踐行“司法為民”理念,探索創(chuàng)新審判方式,發(fā)揮綠色審判職能。
2017年10月16日,全國首個綠色金融法庭——貴陽市觀山湖區(qū)人民法院綠色金融法庭在貴州金融城掛牌成立。
2016年11月,貴州出臺《關于加快綠色金融發(fā)展的意見》,積極構建區(qū)域綠色金融支持體系,2017年位列全國首批綠色金融先行試驗區(qū),貴州迎來發(fā)展綠色金融的重大機遇。
“綠色金融是指為支持環(huán)境改善、應對氣候變化和資源節(jié)約高效利用的經濟活動,即對環(huán)保、清潔能源等領域的項目融資、運營、風險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務?!庇^山湖區(qū)人民法院院長徐濤表示,10大銀行總部、部分保險公司等40余家企業(yè)已入駐貴州金融城,綠色金融法庭就是專門針對金融類案件的快速增長而開啟的專業(yè)化、綠色化快速審判通道。
審判員:原告劉凈(化名),被告劉星平(化名)、陳秋(化名)民間借貸糾紛一案,各方當事人是否愿意在審判員的主持下進行調解?
原告:同意。
被告:同意。
審判員:原、被告你們因什么發(fā)生糾紛?
原告:他們借錢不還……
在用CRD法進行大斷面淺埋偏壓隧道建設時,由于大斷面隧道在斷面面積和距離跨度上有自身鮮明的特點,因此需要對建設工程的各個方面(如支護形式、支護參數、施工方法、圍巖穩(wěn)定、工程措施、工程造價等)進行施工指導,保證工程建設的各方面得以有效地協(xié)調和配合。但在實際大斷面淺埋偏壓隧道的建設施工中,仍存在施工指導不完善或出現紕漏的情況,導致施工進度延緩、建設質量不達標等問題。
2017年10月26日,在綠色金融法庭調解室,審判員不到一小時就調解了雙方的矛盾。雙方發(fā)生糾紛的原委是:73歲的孤寡老人劉凈與劉星平、陳秋系鄰居,劉星平與陳秋原是戀人關系。2015年9月1日,兩被告要買車因資金不夠向原告借款5萬元,并寫下借條定于2017年9月1日還清,而這期間兩被告結束戀人關系,雙方協(xié)議:汽車歸陳秋所有,借款由劉星平償還??傻竭€款期限,兩被告相互推諉、拒不歸還借款。
10月23日,劉凈將二人告至綠色金融法庭。法庭立案后迅速展開審判工作,聯系上兩被告后確定了三天后的調解日期。在調解過程中,審判員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告知兩被告相關法律規(guī)定:同居期間因生活所需而欠的債務,雙方有共同償還的義務。
在審判員的公正調解下,兩被告同意每人償還原告2.5萬元,于今年12月31日還清。
“三天時間你們就幫我解決了問題,真是人民好法官,速度快,服務好。”拿到民事調解書,劉凈感激不盡。
為建立“便民、高效、公正、專業(yè)”的綠色審判通道,綠色金融法庭對簡易程序案件實行當即立案、當日排期、當庭宣判、當月結案的審判模式。
這是綠色金融審判中“綠色”在速度上的突破。“對于事實清楚、當事人爭議不大的綠色金融民事案件,我們堅持‘快立快審快結’的速裁程序?!毙鞚f,綠色金融法庭通過自行立案、送達、審判一條龍服務的方式,處理金融類矛盾糾紛,最大限度縮小審判周期,降低了當事人的訴訟成本,節(jié)約了司法資源。
綠色金融法庭在發(fā)揮法律社會保障作用的同時,還將保障金融企業(yè)和環(huán)保低碳企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實現環(huán)保效益與經濟效益共贏的目的。
2017年9月13日,綠色金融法庭接到一起較大民間借貸糾紛案。
糾紛緣由是:2016年2月1日,原告貴陽市高新區(qū)某貸款公司與被告李加錦(化名)簽訂借款合同。合同約定:李加錦向貸款公司借款142.5萬元,借期三個月,月利率為2%。因貸款公司出現資金困難,直到今年6月才把借款匯入李加錦指定的賬戶。今年9月,還款期限已到,李加錦未還款,避而不見,貸款公司隨即訴至法院。
綠色金融法庭第一時間成立審判組,想法設法尋找李加錦。而李加錦電話關機且搬離原住所,惡意規(guī)避訴訟。多方努力未果,審判員黃余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印發(fā)的《關于進一步加強民事送達工作的若干意見》規(guī)定,根據李加錦一年內進行民事活動時經常使用的地址,進行了郵寄送達。
2017年10月10日,綠色金融法庭開庭審理此案。黃余果斷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進一步推進案件繁簡分流優(yōu)化司法資源配置的若干意見》要求,當庭制作判令式法律文書,當庭宣判、當庭送達。
“制作判令式法律文書切實提高了司法效率,較大型糾紛案能當庭結案,需要審判員具備豐厚的專業(yè)知識儲備和獨到的專業(yè)見解,這在全省庭審中很少見。”徐濤說,綠色金融法庭要求審判員具備深厚的專業(yè)功底,當庭完成證據審查、事實認定以及法律運用。
近年來,隨著綠色信貸、綠色保險、綠色基金等綠色金融產品的不斷涌現,綠色金融糾紛逐漸增多,要專業(yè)化應對綠色金融糾紛,對綠色金融法庭的專業(y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綠色金融法庭以專業(yè)化、職業(yè)化為標準,致力于打造一支政治思想過硬、綠色金融法務精通的復合型司法隊伍,組建專業(yè)化審判小組。
在人員組成上,法庭成立之初就在全省范圍內抽調了8名精干審判人員,庭長由具有刑事、民事、行政“三審合一”能力和審管能力兼?zhèn)涞囊患壏ü贀?,增強了案件審判的專業(yè)化水平。
在人員管理上,法庭采取司法行政與司法審判相分離的管理模式,分設司法行政服務中心與司法審判團隊,提升了行政效率及司法水平。
2017年10月30日,在綠色金融法庭立案大廳,貴州文福律師事務所律師李順正在自助立案終端機前錄入自己代理的一起糾紛案。
律師在綠色金融法庭自助立案終端前錄入自己代理的一起糾紛案。(綠色金融法庭供圖)
“自助立案終端機非常方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如果資料準備充足,8分鐘就能自行完成一個案件的立案工作?!崩铐樥f,自助立案終端解決了法官少、案件多、立案慢的難題。
這是綠色金融法庭“綠色”在辦案方式上的創(chuàng)新。
創(chuàng)新,是綠色金融法庭設立的強大動力。法庭在大廳設立了25個自助立案終端機,通過法庭內網錄入信息,自動生成訴狀書上傳,改變以往立案需取號排隊的狀況。
法庭充分運用大數據信息共享平臺,分設線下實體法庭、線上網絡法庭。目前實體法庭已正式運作,網絡法庭正在調試階段。
“網絡法庭將實現立案登記前置、立案一鍵激活、證據云端保存等8大功能?!秉S余說,網絡法庭可實現庭審語音、視頻、文字同步記錄,實現高效、便捷的“綠色”要義。
為讓更多群眾在綠色金融案件中都能感受到高效的公平正義,綠色金融法庭以銀行自動柜臺機為藍本,將在貴陽市主城區(qū)和觀山湖各社區(qū)、街道布設一體式法院服務終端,實現立案、繳費、應訴、傳票領取、文書自助打印、遠程簽章等功能,發(fā)揮便民、利民效應。
同時,為最大化節(jié)省人力資源,綠色金融法庭充分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先進技術,將在訴訟服務中心配置機器人法官。機器人法官集立案、送達(短信、微信、電子郵箱)、智能訴訟咨詢、案件預判等訴訟服務功能。
改革創(chuàng)新永遠在路上。綠色金融法庭將積極踐行“司法為民”理念,發(fā)揮綠色審判職能,追求綠色、專業(yè)、致公、卓越品質。
(責任編輯 / 付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