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宇峰 劉曉芳 劉明麗 王鷺蓉 姚向國
·論著·
TBL教學法與傳統(tǒng)教學法對麻醉科臨床實習帶教效果的比較分析
馮宇峰1劉曉芳2劉明麗1王鷺蓉1姚向國2
目的比較分析團隊合作教學法(Team Based Learning,TBL)與傳統(tǒng)教學法(Conventional Teaching,CT)在麻醉科臨床實習帶教中的效果。方法將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進行臨床專業(yè)實習的66名學生作為本次研究的觀察對象。按照教學方法的不同將學生隨機分為兩組:CT組(n=33)和TBL組(n=33),CT組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式,TBL組采用團隊合作教學方式。觀察兩組學生的實驗報告成績、理論考試成績以及病例分析題成績,并采取問卷調(diào)查的形式對兩組學生對學習的滿意度進行比較。結(jié)果TBL組的實驗報告成績、理論考試成績和病例分析題成績,及對教學方法的滿意度均優(yōu)于CT組(P<0.05)。結(jié)論TBL教學法在麻醉科臨床實習帶教中的教學效果優(yōu)于常規(guī)教學方法,能夠提升學生的自覺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對臨床問題的獨立思考和解決能力,是一種易于執(zhí)行和推廣的較好臨床醫(yī)學教學模式。
TBL教學法;傳統(tǒng)教學法;麻醉科;臨床實習帶教
麻醉學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對于臨床實習生理論知識的全面性和操作能力有較高要求。以往對學生都是采用獨立完成教學活動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不會運用團隊合作的方法分析解決遇到困難問題,此教學模式的學習效果不佳。而以團隊為基礎(chǔ)學習的TBL(Team Based Learning)教學法能充分提高學生的臨床應(yīng)用與思維能力,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及團隊合作能力,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有利于教師對于學生的引導(dǎo)學習[1]。本文選取我院的66名麻醉科臨床實習學生,分別采取TBL教學法與傳統(tǒng)教學法對學生開展教學活動,觀察其教學方法的實用性并對其進行分析與比較,現(xiàn)將分析比較結(jié)果報道如下。
選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進行臨床專業(yè)實習的66名本科學生作為此次研究的觀察對象,按照教學方法的不同隨機分為傳統(tǒng)教學(Conventional Teaching,CT)組與團隊合作教學(Team Based Learning,TBL)組,每組各33名學生。CT組中男生為16名,女生為17名,年齡20~23歲,平均(21.03±1.67)歲;TBL組中男生為18名,女生為15名,年齡20~22歲,平均(21.24±1.34)歲。兩組的年齡、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學生與教師都自愿參與此次調(diào)查研究。
CT組實施傳統(tǒng)教學法,按照學校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和教學的目標對其進行嚴格的教學,所謂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是以老師為中心并發(fā)揮主導(dǎo)作用,為學生傳授大量的知識和信息,而作為被動接受學習的學生,需要強化記憶,獲得知識與信息,達到學習目的。TBL組實施TBL教學法,教學的方法為:
(1)在開展教學活動的第一節(jié)課時,提前告知學生課本中的主要內(nèi)容,讓學生課前預(yù)習課本中的內(nèi)容,了解對相關(guān)的內(nèi)容及概念。在課前,將一周要學習的內(nèi)容通過E-mail發(fā)給學生,學生進行預(yù)習,并告知學生每周開展一次的教學測試與小組測試,讓學生及時做好準備。同時將有關(guān)TBL教學法的主要內(nèi)容采用PPT的形式發(fā)到學生群中,讓學生閱讀、下載,詳細了解內(nèi)容及方法。
(2)創(chuàng)建學習合作小組,由學習委員根據(jù)學生的情況差異進行合理的搭配,在每個小組中搭配一名學習成績較好、組織能力及責任心較強的學生,并擔任學習合作小組組長,其作用就是組織小組成員進行課后問題的討論,搜集學習的資料,并進行學習成果匯報。另外,課程結(jié)束后,以小組為單位對課中的問題進行討論,讓小組成員選一名學生發(fā)表小組意見和看法,并詳細記錄討論中有爭議的問題。
(3)在課堂上結(jié)合相關(guān)的事例進行課堂的教學,從中考察學生對于實踐操作的思維和操作能力,講授完一個知識點后詢問學生是否有疑問,以確保每位學生都能真正了解教學中的知識點。在實踐教學中,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操作,提高操作能力。
(4)對TBL教學法效果開展測試,在上課前10分鐘對個人進行測試,以判斷學生是否了解教學的詳細概念,進行小組測試,測試學生對授課內(nèi)容及難點的了解。帶教老師講解知識的難點、重點,讓學生對麻醉相關(guān)問題進行提問、討論,在班級群中公布測試的成績。
(5)帶教老師對學生的個人發(fā)言進行系統(tǒng)的總結(jié),在學習過程中,老師要認真的對待每位學生,及時回答學生的提問。學習結(jié)束后,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與成績進行全面的評價,讓學生和老師明白還有什么問題尚需解決。
對CT組與TBL組采用問卷調(diào)查的形式對教學的滿意度進行觀察,實施匿名填寫問卷的形式,調(diào)查的指標包括是否能促進教學團隊的提升、是否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否能提升教學的質(zhì)量以及是否提升溝通能力等,選項有滿意、一般以及不滿意。(滿意+一般)/總例數(shù)×100%=滿意度。另外對兩組的實驗報告成績、理論考試成績以及病例分析題成績進行觀察,并將其詳細的記錄與比較。
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時使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并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教學結(jié)束后,TBL組的實驗報告成績、理論考試成績以及病例分析題成績高于CT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CT組的教學滿意度為69.70%,TBL組的教學滿意度為96.97%,TBL組的教學滿意度明顯優(yōu)于CT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麻醉科的臨床教學多以帶教老師進行教學經(jīng)驗,由于老師的能力水平不一致,因此在帶教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學生能力有差異的現(xiàn)象[2]。TBL教學模式是對本科實習同學在麻醉科進行集中的麻醉技能模擬培訓[3],隨著教學條件和水平的不斷提高,在借助醫(yī)學模擬教學的優(yōu)勢結(jié)合TBL教學模式的特點[4],通過團隊合作的學習方式開展教學工作,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操作的方法,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guān)操作技能,有利于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的提升,從而有效地體現(xiàn)出TBL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不僅有利于教師直觀教學的實踐過程,還能改善學生之間的相互討論與配合的能力,提高教學質(zhì)量[5]。
團隊合作是醫(yī)療過程的重要形式[6],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相比,TBL教學法能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實踐操作能力,利于高效完成學習任務(wù)[7]。TBL教學法主要以團隊合作學習為基礎(chǔ),倡導(dǎo)學生自主學習,通過學生之間相互討論,有效加深學生對于知識點的理解,顯現(xiàn)了小組學習的高效性和以帶教老師為導(dǎo)向的互動性的學習方法,以培養(yǎng)學生團隊協(xié)作能力、思維能力以及與成員和教師的溝通技巧為目的,來解決實際問題,有效的完成教學的任務(wù)。合理的運用TBL教學法還能有效加強教學的質(zhì)量,麻醉科的學習具有較強的理論性與實踐性的應(yīng)用,因此,針對性的使用TBL教學法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對于理論性較強的內(nèi)容能針對其進行合理的解決,進而提升了教學效果與質(zhì)量[8]。
本文研究結(jié)果顯示,TBL組學生的實驗報告成績、理論考試成績以及病例分析題成績優(yōu)于CT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CT組69.70%的教學滿意度顯著低于TBL組96.97%的教學滿意度,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TBL教學法能很好的激發(fā)學生對于學習麻醉學知識的積極性,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利于實習學生更好地練習并掌握臨床實踐操作技能,提升學生結(jié)合綜合分析能力,實現(xiàn)從理論學習到麻醉實踐平穩(wěn)、快速的過渡[6]。國內(nèi)外醫(yī)學教育機構(gòu)越來越重視醫(yī)學生團隊協(xié)作能力的培養(yǎng),重視教師對于學生的指導(dǎo),引導(dǎo)學生主動參與到麻醉科工作的臨床實踐中,在實習階段培養(yǎng)學生團隊協(xié)作能力尤為重要,在處理危及患者生命的緊急情況,如進行心肺復(fù)蘇時,需要爭分奪秒,高效的團隊合作精神,以挽救患者的生命[9]。
綜上所述,實施TBL教學法在麻醉科臨床實習帶教中的效果優(yōu)于傳統(tǒng)教學法,表明TBL教學法能有效提升醫(yī)學院的教學質(zhì)量,并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實踐操作能力,對于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在當前醫(yī)學教育的過程中,TBL教學法相對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具有更先進的技術(shù)與效率,能有效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能實現(xiàn)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共同成長。
表1 兩組的實驗報告成績、理論考試成績以及病例分析題成績比較[(±s),分]
表1 兩組的實驗報告成績、理論考試成績以及病例分析題成績比較[(±s),分]
注:與CT組比較,*P<0.05
表2 兩組學生滿意度情況比較(n/%)
[1]項俊之,季誠,許彬,等.TBL 教學法對護生學習效果影響的系統(tǒng)評價[J].現(xiàn)代預(yù)防醫(yī)學,2017,44(3):571-576.
[2]鄧華菲,馬瑩煊,姚芳,等.校園網(wǎng)絡(luò)環(huán)境下的病理生理學自主學習模式研究[J].中國醫(yī)學教育技術(shù),2015,29(1):37-40.
[3]Merry AF,Weller JM,Robinson BJ,et al. A simulation design for research evaluating safety innovations in anaesthesia.[J].Anaesthesia: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of Anaesthetists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2008,63(12):1349-1357.
[4]Elizabeth Avery Gomez,Dezhi Wu,Katia Passerini. Computersupported team-based learning : The impact of motivation,enjoyment and team contributions on learning outcomes[J].Computers& education,2010,55(1):378.
[5]劉紅,吳靜,林香春.PBL教學法對消化科實習學生臨床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評價[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14,24(6):61-64.
[6]Heng YuKu,Hung WeiTseng,Chatchada Akarasriworn.Collaboration factors,teamwork satisfaction,and student attitudes toward online collaborative learning[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3,29(3):922-929.
[7]蒙山,趙爽,高潔,等.TBL教學法培養(yǎng)醫(yī)學生臨床思維能力的評價[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5,31(24):3819-3820.
[8]尚立芝,季書,王峰,等.TBL教學法在醫(yī)學本科和碩士生綜合設(shè)計性實驗中的應(yīng)用[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5,53(4):120-122.
[9]Birkenes TS,Myklebust H,Neset A,et al. Video analysis of dispatcher-rescuer teamwork-Effects on CPR technique and performance[J].Resuscitation,2012,83(4):494-499.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TBL Teaching Methods and Conventional Teaching Methods on Clinical Practice in the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FENG Yufeng1LIU Xiaofang2LIU Mingli1WANG Lurong1YAO Xiangguo21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Fujian 361003, China; 2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Xiamen Maternal and Children Hospital, Xiamen Fujian 361003, China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between the team-based learning (TBL) methods and conventional teaching (CT)methods on clinical practice teaching in the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MethodsSixty-six students were recruited in the present study who did their clinical professional internship in the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of the fi 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university, from September 2015 to September 2016. Stud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group CT (n=33): adopted conventional teaching methods, and group TBL(n=33): adopted TBL teaching methods. Scores of experimental reports,theoretical test and case analysis were collected and compared at the end of the investigation. In addition,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to access the satisfaction about the learning by the students.ResultsCompared to that of group CT, students of group TBL had higher scores of theoretical test and case analysis (P<0.05).ConclusionThe teaching effect is significantly more effective with the TBL teaching methods for clinical practice teaching in the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TBL improved students` self-conscious learning ability, and effectively cultivate thinking ability in clinical practice, thus represents a good clinical teaching model which is easy to execute and popularize.
TBL teaching method; conventional teaching method;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clinical practice teaching
G642
A
1674-9308(2017)24-0003-03
10.3969/j.issn.1674-9308.2017.24.002
1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麻醉科,福建 廈門 361003;2廈門市婦幼保健院麻醉科,福建 廈門 361003
劉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