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韓振峰
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是黨的思想建設的永恒課題
文/韓振峰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對全面從嚴治黨作出了戰(zhàn)略部署。會議審議通過的《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jiān)督條例》,是著眼于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一個重要安排。
全面從嚴治黨的核心是思想建黨。把加強黨的思想建設作為黨的建設的根本內容、把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作為黨的思想建設的永恒課題,這是我們黨在長期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得出的一條基本經驗,也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一條重要規(guī)律。
那么,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才能使黨的思想建設取得明顯收效呢?我認為關鍵是要建設六大“思想高地”和把握一條“永恒課題”。
全面從嚴治黨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思想建設是這個工程中的“基本內核”和“關鍵環(huán)節(jié)”。如何推進黨的思想建設取得良好效果呢?關鍵是要抓好六大“思想高地”建設。
一是黨的“理論高地”建設。理論是思想的結晶,也是思想的升華,理論與思想是內在統(tǒng)一的。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90多年來,正是在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的指引下,我們黨才領導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不斷成功。但是近年來,思想理論界出現(xiàn)的懷疑、否定馬克思主義的思潮一直沒有中斷,“馬克思主義過時論”、“馬克思主義破產論”、“馬克思主義學派論”、“馬克思主義一家之言論”、“馬克思主義是革命理論而不是建設理論”以及“指導思想多元論”、“淡化意識形態(tài)論”等論調甚囂塵上,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的那種馬克思主義在有的領域“被邊緣化、空泛化、標簽化”,馬克思主義“在一些學科中‘失語’、教材中‘ 失蹤’、論壇上‘ 失聲’”的現(xiàn)象已經達到非常嚴重的地步。長此以往,作為我們黨的指導思想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就會被嚴重削弱,馬克思主義在每個黨員干部心目中的地位就會被嚴重降低,而一旦出現(xiàn)指導思想被弱化或被邊緣化的狀況,我們這樣一個大黨大國就很難統(tǒng)一思想,很難形成堅強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為此,我認為,新形勢下加強黨的思想建設,最關鍵的一條就是要不斷強化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牢牢堅守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領域中馬克思主義這個“理論高地”。
二是黨的“理想高地”建設。理想信念是思想意識的最高理念,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團結奮斗的精神旗幟,崇高的理想信念不僅是一個國家、民族和政黨前進的精神支柱,而且更是牽引這個國家、民族和政黨前進的巨大精神動力。習近平總書記把理想信念視為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強調如果沒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就可能導致政治上變質、物質上貪婪、道德上墮落、生活上腐化。一個精神上缺“鈣”甚至得了“軟骨病”的國家、民族或政黨是不可能強大起來的。為此,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加強黨的思想建設必須把堅定崇高理想信念放在重要位置。什么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崇高理想信念呢?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黨的六中全會強調“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靈魂”,“全黨同志必須把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作為畢生追求,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边@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高地”,也是我們每個共產黨員人生追求的座右銘。
三是黨的“觀念高地”建設。觀念是思想的本質體現(xiàn),我們常說觀念決定行為,有什么樣的思想觀念就會有什么樣的行動效果,這里說的就是思想觀念的重要性。作為中國共產黨人,我們在思想觀念上首先需要確立的就是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是人們思想觀念的“總樞紐”、“總開關”,是每個黨員尤其是黨員領導干部需要構筑的第一層次的思想觀念。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如果出了問題,其他一切都會跟著出問題;除此以外,還要確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家庭觀、事業(yè)觀等等。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中國共產黨人的“觀念高地”,只有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些具有戰(zhàn)略指導意義的“大觀念”,才能以此統(tǒng)領權力觀、事業(yè)觀、政績觀等具體觀念。只有占領了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觀念高地”,才能真正用正確的思想觀念統(tǒng)帥我們的行動、指導我們的實踐。否則的話,思想觀念一旦出了問題,就等于一個人得了“神經錯亂癥”,必然會給人們的行動帶來嚴重后果。
四是黨的“價值高地”建設。價值觀是人們對外在事物存在價值和意義的根本觀點。我們黨概括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本質體現(xiàn),是興國之魂,當然也是興黨之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是全體國民的共同思想基礎和價值追求,當然更是共產黨人的崇高價值目標。共產黨人應該把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放到心中重要位置,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方面當好典型、做好表率;尤其是黨員領導干部,應當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前兩個層次,即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作為自己的最高價值追求。因為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價值高地”,廣大黨員尤其是黨員干部除了要認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的整體內容之外,更要在踐行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這個“價值高地”方面做出表率。
五是黨的“道德高地”建設。道德與思想更是不可分割的。不以思想為基礎的道德是虛幻的道德,不以道德為基礎的思想也是靠不住的思想。在 21世紀的今天,每個中國人都應該自覺遵從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這是最基本的,也是“必須的”;當然作為共產黨員尤其是黨的各級領導干部比普通群眾要求應該更高,除了自覺踐行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外,還應該認真踐行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的社會主義道德;提倡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和“大公無私、公而忘私”的共產主義道德,這才是共產黨人在思想和行動上應該構筑和營造的“道德高地”。
六是黨的“素質高地”建設。素質是思想的基礎。黨的思想建設必須建立在提升全體黨員政治思想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基礎之上。黨員素質不提高,黨的思想建設的整體水平就不可能提高。為此,要加強黨的思想建設就必須不斷提升全體黨員尤其是黨員干部的整體素質。前些年我們黨曾經提出過培養(yǎng)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公民要求;這就是說要做一個合格公民就必須具備“四有”素質。黨員的素質要求比一般公民當然要高,《黨章》對黨員的基本要求是每個黨員必須具備的,但是我們要加強黨的思想建設就必須對廣大黨員尤其是黨員干部提出更高的素質要求,比如習近平總書記就對全體黨員干部提出過“對黨忠誠、個人干凈、敢于擔當”的要求;還提出過“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好干部標準”,這些都是新時期黨員尤其是黨員領導干部的“素質高地”。
我們黨從 1921 年成立之始,就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寫到自己的旗幟上,作為黨的指導思想。
正是因為有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這個指導思想,黨才有了自己的理論旗幟、思想基礎和精神家園,才能率領全體人民在馬克思列寧主義這面?zhèn)ゴ笃鞄孟拢涍^20多年艱苦卓絕的奮戰(zhàn)終于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
隨著中國革命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實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第一次偉大飛躍,形成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一大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黨的七大把毛澤東思想寫到自己的旗幟上,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從此,毛澤東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果成為指導我們事業(yè)前進的行動指南,中國社會主義改造取得成功、中國社會主義事業(yè)取得偉大成就,都與毛澤東思想的正確指引是分不開的。
改革開放之后,隨著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和黨的建設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我們黨把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際相結合,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個理論體系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等重大戰(zhàn)略思想。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繼續(xù)發(fā)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形成了“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稱為推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科學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
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包括哪些主要內容呢?我認為主要包括“五大塊”基本內容:
一條基本主線: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習近平同志擔任黨的總書記后第三天即 2012 年 11月 17日,他在主持新一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中學習時明確提出,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主要任務和使命就是“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不移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在之后舉辦的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上的講話中,他再次強調指出:“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篇大文章,鄧小平同志為它確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則,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這篇大文章上都寫下了精彩的篇章。現(xiàn)在,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的任務,就是繼續(xù)把這篇大文章寫下去?!?/p>
兩個百年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2012 年 11 月 29 日,也就是在明確了“一條主線”之后的第 15天,習近平總書記率領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到國家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在這次參觀過程中,總書記明確提出了“中國夢”這個新概念,并把中國夢的內涵具體表述為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過程。
三層價值引領: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如何去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習近平總書記認為,必須靠“三個層面”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去引領。他說:“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方面的價值要求,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是公民層面的價值要求。”“這個概括,實際上回到了我們要建設什么樣的國家、建設什么樣的社會、培育什么樣的公民的重大問題。”
四個全面布局:治國理政的戰(zhàn)略重點。
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黨中央應當抓住哪些關鍵問題和戰(zhàn)略重點呢? 2014 年 12 月 14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江蘇的過程中明確提出了“協(xié)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即“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的大思路。
五大發(fā)展理念:引領事業(yè)發(fā)展的思想指南。
明確了“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就等于明確了治國理政的戰(zhàn)略重點。那么如何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并使治國理政有一個“管總”的指導思想呢?為了解決這個重大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 2015 年 10 月召開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提出了“五大發(fā)展理念”,即創(chuàng)新發(fā)展、協(xié)調發(fā)展、綠色發(fā)展、開放發(fā)展、共享發(fā)展,習近平用五個“著力”作了概括:“著力實施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著力增強發(fā)展的整體性協(xié)調性”、“著力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著力形成對外開放新體制”、“著力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p>
關于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的重要地位,我認為應當用三句話來概括,即: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當代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最新成果,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最新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最新成果。
總之,黨的思想建設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從推進思想建設的整體性和系統(tǒng)性角度說,我們今后要不斷推進六大“思想高地”建設,但是從推進黨的思想建設的核心內容來說,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是黨的思想建設的永恒主題和主線。在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形勢下,我們務必要始終圍繞這個主題和主線去全面加強黨的思想建設,不斷把黨的思想建設推進到一個新的更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