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虹霞
【摘 要】在初中的學習生活中,學生即將開啟一門新的旅途,小學時期在語文數學的基礎上增加了英語,同樣,在剛剛升入初中時又增加了地理、歷史、生物、政治。今天要說的是在這些基礎上又增加了化學這門神奇的學科,帶領大家走進新的世界。
【關鍵詞】初中化學 主體地位 實驗探究 觀察生活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0.144
在大多數人看來,化學是一門理科性偏強的學科,同時需要物理數學的基礎。在我看來,只要認真學習,什么樣的科目都不困難,同樣的,作為一名教師,我認為不管什么樣的科目,學生都有學習的基礎,老師所要做的就是勤勤懇懇教會每一名學生重點的知識,促使學生將在書本上學習的知識應用到生活實踐當中。今天我要論述的主題是如何確立學生在初中化學學習上的主體地位。
一、走進化學
對于初中生來說,初次接觸化學難免會有所緊張,在剛剛開學的時候,我會找學生了解他們嚴重的化學是什么樣子的,有的比較樂觀的學生會說化學是由各種各樣的實驗構成的,化學體現在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學習化學有助于更好地感知生活;還有一部分比較悲觀的學生會說學長學姐們都說化學非常難學,只有男生才能學好化學,大部分女同學在化學上的表現都不是很出色。
針對學生們提出來的對化學的認識,筆者已經了解了該怎樣對待學生在初中化學上的學習?,F在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強調教師應當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之前課堂上出現的教師“滿堂灌”,學生一言不發(fā)地在下面記筆記。為了響應國家的方針政策,我決定把課堂交給學生,自己作為一個引導者,給學生布置相應的學習任務,由學生獨立完成,以此來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化學充滿了多種可能性,化學最主要的是展開化學實驗,在此過程中應當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多次提醒,以使學生自行領會學習化學的樂趣。
二、在課堂上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化學最先掌握的是元素周期表上的前20號元素名稱以及化學符號還有元素的讀音,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一部分同學會將化學中的讀音與英語中的讀音混合,比如“碳”的符號是“C”,有的學生會讀英文讀音,作為老師應當指導學生樹立嚴謹的學習態(tài)度,將各種科目有聯系的地方聯系起來,有差別的地方加以區(qū)別。元素周期表的掌握在剛開始會有點困難,最佳的學習方法是將這些元素分成好幾天的任務,每一天學習幾個元素,寫出元素序號、名稱、符號以及核外電子的分布情況。在大多數學生反饋的情況來看,核外電子的分布是比較簡單的,這也需要給學生講清楚核外電子的分布規(guī)律,以使學生更好地掌握。
在學習了化學課的入門之后,就應當開始教會學生這些元素的作用,在這里,就需要學生自行探索,比如初中化學剛開始的時候學習的是鎂條燃燒的現象,這是每一個學生能夠自己觀察到的。在這部分內容中,就應當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言,在學生的發(fā)言中歸納總結學生所說的現象是否符合事實。在實驗的過程當中,老師應當注意學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在課堂上我們無法保證學生百分之百的注意力,但是應當提醒學生的是在重要的部分不能走神,歸納總結了學生的發(fā)言之后我們容易得到鎂條燃燒的現象是:劇烈燃燒、發(fā)出耀眼的白光、有白色固體生成。在總結的過程當中,有部分同學的觀點是錯誤的,例如有白色固體生成,是白煙,有的學生會總結為白霧,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當告訴學生白煙和白霧是兩種不同的物質。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學生要積極地參與進來,在學習的初始階段帶給學生不一樣的學習感覺,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展開這門課程更為簡單快捷。
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讓學生參與其中,只有親身體驗才會有收獲,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就是要將課堂移交給學生,老師對學生的的學習生活做一個安排,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
三、進行試驗探究
在我看來,學習化學最重要的方法是自己動手進行化學實驗領會學習化學的真諦。根據我的了解,班級里有一名學生對化學有著由衷的熱愛,平時在課堂上能夠積極回答我提出來的問題,在實驗課上也是認認真真地做實驗,有不明白的地方就會晚上回家在父母的陪同下進行化學實驗,這位同學的化學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不能說成績決定著一切,但是這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是所有學生應當學習的。
為了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我經常帶領學生走進實驗室進行化學實驗,通常是2個人一組,對課本當中的實驗進行操作。在操作的過程當中,學生根據課本上的講述熟悉操作步驟,雖然有的學生操作起來比較慢,但是在我看來這是一個熟悉的過程,課本上的結論并不難背,但是自己總結出來的印象更深刻。在實驗過程當中,學生互相交流自己的心得,不懂的地方大家一起討論,總結操作過程中應當注意的問題。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更容易學到知識和道理,教師在課堂上講無數遍不如學生自己親身操作一次,因此這樣的知識掌握得更為牢固,學生的成績比其他方式的學習要提高很多。
實驗需要多人參與,在交流的過程當中有著思想的碰撞,就如哲學家所說“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每個人還是只有一個蘋果。但是如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彼此交換每個人都有兩種思想”,這正是實驗的意義所在。
四、將化學帶入生活之中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從認識元素開始,我們學習了物質的組成,在課后給學生布置一個作業(yè),查閱空氣中的成分,總結空氣中各成分的作用以及元素符號的書寫。
這并不是一個無用的做法,學生自己查閱書籍或者是上網搜索我們每天接觸的空氣中的成分,根據生物中學習到的知識,人們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那么氧氣的元素組成是什么樣的?二氧化碳的又是什么樣的?這對于之后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也教會了學生在生活中感知化學,又比如酸雨的形成是為什么?酸雨的成分是什么?為什么能夠腐蝕建筑物?這些疑問在學習了化學知識以后就會迎刃而解。
以上是作為一名老師的我對于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初中化學上做出的努力,給予學生足以展示自己的空間,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地觀察實驗,用自己的頭腦和雙手發(fā)現化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而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這既可以防止學生在課堂上精力不集中,也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觀念,從而對化學知識進行徹底地掌握,拋開對化學的偏見,真正學好這門課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