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陶瑾
『復制』出一座城市的精彩
記者 陶瑾
早在1600多年前,中國就有人用臨摹的方法復制優(yōu)秀書畫了。到了現(xiàn)代,高仿復制技術不但突破了尺幅和印刷介質的限制,還能以超高清晰度再現(xiàn)書畫真跡的神韻。從朵云軒、榮寶齋的木版水印,到日本二玄社的高仿作品都曾轟動一時。然而,蘇州藝術家們的一次滬上之旅,在一家海派紅木的品牌店里發(fā)現(xiàn)了大批明四家的作品,讓曾多年臨摹的高手也難分真假。名家們一路尋去,發(fā)現(xiàn),原來在蘇州吳中區(qū)玉山路的金楓廣告產業(yè)園里,居然藏著一家書畫高仿復制機構,上海書畫鑒藏機構在對比了日本二玄社等尖端高仿機構的同類作品后坦言,其工藝與還原水準有過之而無不及。
石濤的山水、齊白石的荷花、八大的花鳥……仔細欣賞眼前一幅幅國寶級書畫珍品,不僅驚嘆于這些高仿畫作筆觸、墨色的纖毫畢現(xiàn),甚至連枯黃宣紙上的點點霉斑看起來都那么真實。
在頌雅堂,記者見到了堂主黃曉明,也就是那位神秘的復制高手。早些年,黃曉明從事3D視覺技術,創(chuàng)辦過蘇州炫動文化創(chuàng)意有限公司。后來關注起歷代書畫的高仿復制,認真研究摸索了三年,經過反復試驗,耗費了數(shù)不清的墨和紙才最終達到成效。從2015年正式開始,以其特有高科技手段對宣紙絹絲等傳統(tǒng)介質的歷代及現(xiàn)代藝術品進行高仿真復制。其“高仿”之“高”,時常瞞過專家們的“法眼”。
究竟“高”在何處呢?記者第一時間揭秘黃曉明的高仿復制工藝。書畫復制,與中醫(yī)膏方制作是一個道理,需望聞問切,恰到好處。大致分成掃描——采樣(光的白平衡)——校色——機器印刷這幾個步驟。要根據(jù)作品的墨韻、色彩、比例、強弱、濃淡等復制印刷,其中紙、墨、機器三者的互相調配和精確測算尤為關鍵。由于每個畫家的用筆、用墨都不一,因此每復制一幅作品,黃曉明都要經過嚴謹科學的配比和計算,精細到每個筆觸與真跡完全一致,因此有的時候復制一張畫比親筆畫出來更耗費時間。
這些高水準復制畫作,再現(xiàn)書畫真跡神韻
“要想達到非常逼真的效果,首先,材料一定考究,目前市面上大多使用機宣和特種紙,很少有人在普通宣紙上進行復制,頌雅堂選用的上乘宣紙,是經過特殊工藝處理過的,最大能夠復制6尺的紙張。其次,墨水的比例調配、墨色的深淺把握、墨點的排列等,都要經過反復試驗,通過科學方法計算而出,以達到筆墨原本的那種氣韻和書寫感覺。另外,還融合了光的折射反射、量子力學等物理原理。”黃曉明告訴記者。
的確,看他完成的幾幅古書畫,復制的相當精彩。尤其大墨塊的復制,其筆墨的濃淡深淺細微變化、筆法的力道等,都很考驗功力。這是一種沉下去的墨色,達到筆中有墨、墨中有筆的境界。
黃曉明長期熱愛書畫藝術,并對古書畫深有研究,加上他熱愛鉆研和學習。他用手工宣紙高仿影印的各類傳世名畫、珍品長卷不勝枚舉,包括李可染的《麗江山水》、齊白石的《荷花》、高鳳翰《西亭春艷圖》,還有唐寅、文徵明、董其昌、王羲之等大家的珍品。
2016年,經國家檔案局批準,中央檔案館與頌雅堂合作限量發(fā)行了《毛澤東珍藏名家畫選》。頌雅堂采用原畫傳統(tǒng)材質和特有的印制技術,運用傳統(tǒng)冊頁手工藝裝裱,分冊成套,裝禎考究,并有中央檔案局監(jiān)制蓋章。此畫冊是難得一見的珍品。也是2016年,靜思園園主陳金根送給前來參加G20峰會的聯(lián)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的那幅15米長的《靜思春長圖》,也是頌雅堂高仿復制的。另外,頌雅堂還制作了一些當代畫家畫作的高仿冊頁集,絕對亂真,極具欣賞價值。
“高仿技術的精妙是頌雅堂的生存核心,雖然現(xiàn)在視覺上書畫類的藝術高仿品可以以假亂真,但在一些細節(jié)上仍需要繼續(xù)研發(fā)。如何延長高仿品的壽命,如何在更多材質上高仿出更接近原作的書畫,是我們接下來要研究的課題之一?!秉S曉明坦言。
黃曉明設想與藝術家達成共識,讓經典書畫藝術走進尋常人家
普通人要想收藏一件名家書畫真跡談何容易,就算擁有名家字畫,也因安全問題或怕遭受侵蝕和損壞,不會輕易掛在墻上展示。在這種情況下,高仿復制品彌補了這一缺憾。黃曉明說,高仿復制品的出現(xiàn),為無緣收藏觀摩原作、揣摩古人筆意的藝術愛好者提供了極好的機會。
隨著頌雅堂在書畫界聲名漸起,其書畫高仿品不乏問津者。據(jù)悉,頌雅堂保存有世界各大博物館書畫數(shù)據(jù)上萬條,歷史跨度從我國晉代到現(xiàn)代,與中央檔案館、國家檔案局、美國弗利爾博物館、蘇州寒山寺、吳江靜思園及國內部分檔案館和博物館以及國內著名書畫大家都保持著緊密聯(lián)系。頌雅堂還結合蘇州本土傳統(tǒng)非遺工藝技術,開發(fā)了團扇、折扇、傳統(tǒng)書畫掛軸、書畫冊頁、書畫屏風等藝術衍生品。
經歷數(shù)百年乃至上千年后,書畫真跡多少已損壞,而這些優(yōu)秀的復制品,卻能恢復原作最初的色澤,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會成為一件真正的藝術品。黃曉明認為,藝術家要真正走向市場,還是要通過復制這一渠道。他的設想是與藝術家達成共識,通過其版權復制,讓書畫藝術走進百姓家,才能代代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