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南音
楊明義:蘇州是一種涌動的能量
記者 南音
我一直在想這么一件事,一個人過一輩子真不容易,我的作品能否留在人們的記憶中,能否留在歷史的評價中呢。國家培養(yǎng)了我這么多年,我又怎么用我的能力,用我的作品回報這座可敬的城市,在這個時代,與大家共同來為蘇州,這座城市奉獻獨特的價值。
人心是一種能量,一個時代呼喚著這一種能量。一個人的力量太小,但大家都這么做,或許我們就能夠為文化自信,為中國的復興步伐而加多一點推動。我想做一個畫家,我最大的理想就是我創(chuàng)做的作品能夠流傳后世,讓更多的人能夠見到更好的蘇州,我的責任就是把家鄉(xiāng)的精神和精華提純出來,將我一生的東西奉獻出來,不要庸庸碌碌過這一輩子,要將我們每個人的一生活到極致。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對這個世界的觀念又有了不同,也可能是我感知萬物的能力又有了變化。其實,我的作品是不是可以為大家認可,認可有多久,這個已經不是我要考慮的東西了。曾經外在的東西有可能吸引著我,然而異域十年,而對著高度發(fā)達的資本主義——高聳的摩天樓、燈紅酒綠的生活,高科技籠罩下的行為方式……都不能使我移情,我說不盡的是江南水鄉(xiāng),說不盡的也是對這座城市的鄉(xiāng)愁,鄉(xiāng)愁如同我生命的血脈,綿延不絕。因此,才有了以最簡單的意象傳達復雜難言情感的藝術表達,這是蘇州給我的魅力,也是一種永恒的美感。因此,如今的我只想做對蘇州有益的事情。我要利用這個機會來貢獻這個時代,我要讓我的筆下出現(xiàn)更多蘇州新的面貌。我收集了很多的歷代的書畫作品,我也看到了這些珍貴的書畫作品上歷史的悲歡離合,雖然我們經歷了不少苦難,但是我想我們依然要代表蘇州這個城市的一種精神,一種能量,要讓我們成為一座了不起的城市,做了不起的現(xiàn)代蘇州。
畫到今天,已是人生的晚秋。我覺得很幸福。我這一生波瀾起伏,好像什么都經歷過,什么又都過來了。最后沉淀下樂觀和豁達。生命不息,我就一以貫之的慢慢前進吧。我自為我,我想真正的畫家,應該是順應心性去畫,不是為了市場而繪畫。真正的畫家自然會對繪畫本身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始終保持學習和探索的形態(tài)。做藝術可貴的是平心靜氣,回歸到對藝術本身的追求上。
我想,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帶著前世的責任來的,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就是讓蘇州變得更飽滿更有厚重的力量,尤其是我們藝術家,要將最好的東西留給最好的蘇州。所以我要牢牢的抓住我的生命時光。我正在構思一張大圖,從東方之門到江南水鄉(xiāng),我想蘇州留給我的不僅是惆悵,不僅是江南的記憶,不僅是夢中的故鄉(xiāng),而是一種全新的能量。最近我創(chuàng)作的《江南終日雨相思》、《月夜古橋》這幾幅作品就代表了我的這種新的創(chuàng)作方向。
我今年已經74歲,為什么這個世間會有我這個楊明義,我要拿最好的時光來回報創(chuàng)作,將我對天地最深的感悟,對這座城市最飽滿的感情,抒發(fā)在我的作品中。
楊明義,著名畫家。兼擅版畫、水墨畫。畢業(yè)于蘇州工藝美專,1981年就讀中央美術學院。1987年赴美,畢業(yè)于美國紐約青年藝術學生同盟。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文化部國韻文華書畫院副院長。1978年因創(chuàng)作《水鄉(xiāng)的節(jié)日》一畫在寫生中發(fā)現(xiàn)周莊,被稱譽為“發(fā)現(xiàn)周莊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