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驪安
西安的好,在于秦兵馬俑的雄偉神奇,在于華清池的纏綿華麗,更在于華山的驚險陡峭??墒菑V廈千間,夜眠僅需六尺;腰纏萬貫,日食不過三餐。真正讓人回味無窮的,是那些聊以慰藉五臟六腑的美食。
中國人常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边@不僅是一種因地制宜的變通,更是中國式生存之道——順應自然。陜西恰巧沿襲了這一規(guī)律,秦嶺以北吃面,淮河以南食米,西安人民自然以面為主食。
初來乍到,剛放下行李,不知什么是特色,便虛心請教。店老板說著一口陜北腔:“來西安哪能不吃 (biangbiang)面和肉夾饃?不吃這倆就不能說是來過西安!”
店主如此盛薦,怎能拂了面子?點上了面和饃,接下來就是漫長的等待。閑來無事,我趁機打量起這小店。裝潢簡單,廚房門用藍色碎花布遮擋;旁邊的柜臺上,大大的紅紙上蒼勁有力地寫著“賬房”二字,想來那便是交錢的地方了;雪白的石灰墻上仔細地畫著小店做面的步驟,古拙可愛,還有龍飛鳳舞的三個大字招牌——“秦禾記”;客人們大都是常光顧的,點菜時熟練干脆……
“客官,您的面來咯!”趕忙接過面來,舉筷便要吃,小二忙叫道:“莫急莫急!這面是要攪勻稱才能吃的,不然不香!”我便苦苦嗅著誘人的香氣,耐著性子攪好。那是酸、辣、咸最初的味道,也是時間的味道,食材最本真的味道。越是彌足珍貴的美味,外表看上去,越是平淡無奇。這估計是西安的勞動人民托 面告訴我們的道理吧。
狼吞虎咽地吃完面和饃,滿足地打著飽嗝,聞著空氣里滿溢的肉夾饃香,看看桌上的空面碗和油紙,一股滿足感油然而生。向老板道過謝,付了錢,便想四處逛逛。
早聽說西安的酸梅湯好喝。走在回民街上,阡陌回環(huán),有些迷路,恰好看見老婆婆挎著粗布籃子,棉布里蓋著一瓶瓶冰鎮(zhèn)酸梅湯,不自覺地口中生津,當即買下幾瓶,一仰脖,口中一陣甘甜。甜,是人最簡單、最初始的美食體驗,更可貴的,是甜而不膩,便帶著些許誘人的酸。
喝下好幾瓶后仍不盡興,只好買下一大包酸梅粉,回賓館泡著喝。帶著無限的期待,把一瓶子的甜美塞進冰箱,便躺到床上小憩。夢醒來,拉開冰箱門,時間不太夠,沒能凍成冰??墒橇晳T了嚼冰飲雪,未曾試過吞霧。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性的這一奇跡——在冰涼的酸梅湯中,飄著一朵一朵的云霧,流入口中,化開來,又甜又冰,流到心間,身體的每一個細胞都被浸潤。
西安西安,西望長安,長久平安。西安人善用食物縮短他鄉(xiāng)與故鄉(xiāng)的距離。唯有吃,才能把這份食物,轉化為幸福。
教師評語
這是一篇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文化氣息的好文章。文章不是簡單介紹西安美食,而是把美食置身于民族文化的大背景中,用幽默生動的語言,散文敘事的手法,介紹其特點,字里行間透露著作者對傳統(tǒng)文化的喜愛以及自豪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