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阿龍
尋物(組詩)
李阿龍
雨落了一夜。從合上書,關燈時起
到窗戶灰亮,忽然醒來
耳朵浸了一夜雨水,像那座石像
戀人凝注,輕抿的嘴唇。里斯本,一個花園里
午后陽光,乳白石像舒服極了,逐漸融化
櫻色棉麻短衫,安適的氣息透過——
蔚空,矮墻,幾株圓柏,青草。你靜靜笑著
“他倆的感覺真好?!?/p>
而我打開窗子
又是另一番景象了
那已過去十年左右了
我打傷了的小狗,又跑回家,安靜地
臥到我的腳邊
它親昵地用鼻子蹭著我的手心,又用舌頭舔舐
然后,滾翻在地,露出嫩紅的肚皮
血絲,汗水,麥秸,蒼耳的味道,溫熱又順滑
這是純凈靈魂的氣息,它裹住了我幼小的雙手,予以寬恕
雨洗的墻角,青苔從石縫
彌漫出,摸上去,像嬰兒新生的絨發(fā)
院落,涼光灑下,紅磚地面上,冒出一株株野草
蕎麥苗,薺菜,玉米菜,玉米秧,蒲公英……
這些都能做面湯,奶奶高興時,把它們放在
小鐵盆里淘洗
我心里歡喜,推起小鏟,推掉那石面的青苔
或許是我又粗心,漏了一些。奶奶滑倒了
也把那些野菜,帶到了墳上
仿佛是剛剛發(fā)生的:
初中的教室,書本的清香,老師拿著半截
粉筆,給我們講一首詩
“長亭外,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一束柔和的光透過窗子
剛好落在黑板、老師的袖口上
一顫一顫的
那時,我還不懂得,什么是分別
總喜歡,看你
云霞染紅的長發(fā)、臉頰
最初的東西,現(xiàn)在還是那樣清晰,純凈
當你在夢中
無數(shù)星球圍繞一個點轉動
昨日的雪,退到草坡上第三棵槐樹
的陰翳里,哦,灰喜鵲,身下潔白
的部分,很暖和
它正覓啄幾粒黑籽,細小的
我和你商量過帶走幾粒,種進
那荒涼的星球。
作為一件遺失物,每個人都會無意中想起。
首先描摹出它的輪廓、色澤、質感和周圍發(fā)生接觸的事物,
包括細小微動的塵埃;
然后是我們的輪廓、聲音、語調,和血液被指派到的身體的某個部位。
那個部位,也是回憶的部位。
我想起你時,手指割破了。
無名指指背,靠近指甲,膚紋縫隙里滲出淺淡的血色,傷口不深,痛感活躍。
我冷靜下來,想割破的原因:
假設我有遺失的物,它一定是鋒利的,無形,有溫順的品質;
如果它屬于你,那是你的頭發(fā)、體外縈繞的清香、鼻下方的黑痣,或是眼睛里的亮光?
一種流逝從指尖生出,
如醒來的夢正解釋著一切。
作為人的悲哀,我無力以此作為愛的名義,或說一場小雪直抵了世界的內核。
李阿龍,本名李坤,生于1997年1月,安徽臨泉人。初中習詩并發(fā)表作品,有組詩刊登于《詩刊》《北方文學》《散文詩》《中國詩歌》《詩林》《草堂》《延河》等雜志?,F(xiàn)在河北大學文學院讀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