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麗純 編輯/章蔓菁
中興通訊:外匯風險管理的體系化探索
文/陳麗純 編輯/章蔓菁
面對業(yè)務涉及幣種多、風險敞口大的現(xiàn)實,中興通訊在外匯風險管理架構、外匯風險管控策略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探索,構建起行之有效的外匯風險管控體系。
作為國際領先的通訊解決方案提供商,中興通訊的業(yè)務遍及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海外業(yè)務占總收入的一半左右。因此,其業(yè)務涉及的貨幣幣種繁多,敞口大、分布廣,使公司面臨著較大的匯率風險。尤其是新興市場國家的貨幣,其匯率的大幅變動,以及匯路受限、本地幣資金滯留當?shù)亍⒇泿刨H值等問題,更可能給公司帶來不容小覷的匯兌損失。2011年,中興通訊匯兌損失高達8.36億元人民幣。巨額的匯兌損失給公司敲響了警鐘,也開啟了公司在外匯風險管理方面的體系化探索之路。
通過在實踐中的不斷探索,中興通訊逐步完善了適合自身發(fā)展模式的外匯風險管理體系,并取得了顯著成效。2013—2016年,中興通訊的財務費用(含匯兌損失)連年下降。其中,綜合匯兌損失從2013年的7.14億元人民幣轉變?yōu)?016年的收益5.04億元人民幣,財務費用從2013年的24.6億元人民幣縮小至2016年的2.07億元人民幣。
在公司實現(xiàn)穩(wěn)定增長的總體目標下,公司外匯風險管理的宗旨是有效降低匯率變化對公司經營活動的沖擊和影響。具體而言,一是以“匯兌中性”為外匯風險管理的首要目標,實施積極的敞口管理和內部結匯的傳導機制,同時輔以一定程度的對沖操作。二是以業(yè)務優(yōu)先為原則,鎖定項目可接受的匯率,確保項目毛利,提升公司整體應對風險和市場突變的能力,確保公司綜合匯兌損益目標的達成。在這個宗旨下,中興通訊對外匯風險管理進行了多層次的目標分解。按照中興通訊近兩年國際業(yè)務銷售規(guī)模近500億元人民幣計算,公司綜合匯兌損益絕對值目標,為國際銷售收入的0.2%—0.5%,即1億—2.5億元人民幣。
為有效落實外匯風險管理目標,中興通訊建立起了一個貫穿全業(yè)務流程及各業(yè)務單位的“非常6+1”管理架構及機制。該管理架構以集團資金部的外匯風控平臺為核心,下設商務組、業(yè)務組、會計組、融資組、合約組及資金組(見附圖),聯(lián)通商務、業(yè)務、財務三大部門;與此同時,在與業(yè)務單位的長期合作中,探索出“內部結匯”的需求傳遞機制,先由業(yè)務單位將未來訂單或者項目的收入、收款中的外匯風險頭寸信息傳遞至外匯風控平臺,再由外匯風控平臺與外部銀行進行保值對沖。通過這一內部結匯機制,既可以傳遞項目的保值訴求,還可以調動經營單位管理外匯風險的積極性,同時也讓保值有了標的和對標匯率(即項目的決策點匯率),而不去博取外匯市場的市場波動損益,做到風險可控。
在外匯風險管控策略的運用上,中興通訊結合自身的業(yè)務特征,在自然對沖、敞口管控、合約對沖以及匯路搭建等方面進行靈活布局。
一是管控商務源頭,實現(xiàn)收支自然對沖。一切的外匯風險敞口都來源于合同,因此如能在簽單之前就對項目的簽約模式、簽約幣種、收款條款做好設計,便可以有效地規(guī)避匯兌損失;同時,還可以根據(jù)貨幣的屬性、項目的風險敞口和匯率走勢,估算項目生命周期可能產生的匯兌損失,并將這一匯兌成本預置到報價中,以實現(xiàn)匯兌風險的轉嫁和分擔。具體操作中,收款時采用美元、歐元等流動性較好的自由兌換貨幣,并加入一定的匯率保護條款;對即將形成的收入或者已經形成的收入、收款,或者不同階段形成的風險敞口,通過內部結匯機制鎖定匯率,并通過到期收款來保證合約交割;對于項目的外包等各種費用支出,要求對支付的貨幣、支付節(jié)點進行“背靠背”的約束,形成收支的自然對沖。
二是多管齊下,嚴控外匯風險敞口。隨著國際化布局的持續(xù)推進,公司在業(yè)務開展過程中涉及的幣種日益增多、風險敞口也相應增大,且遍布各海外子公司,進一步增加了管理難度。近幾年,公司通過積極穩(wěn)健的敞口管控策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體而言,公司在避險操作過程中一方面適度保留走勢明朗的貨幣敞口,如在2016年美元走強、歐元走弱且人民幣匯率波動加大的背景下,通過保留一定的美元敞口,適度享受匯率波動帶來的匯兌收益;另一方面,持續(xù)壓縮不利貨幣敞口以規(guī)避匯兌損失,如在歐元走弱的背景下構建歐元負債,在享受低融資成本的同時,使歐元資產與歐元負債形成自然對沖,總體上降低了匯兌損失。
在管控措施方面,公司通過業(yè)務管理法、財務管理法等多種方式嚴控外匯風險敞口,包括:不斷優(yōu)化和調整融資結構,維持或適度加大相對弱勢貨幣的信貸規(guī)模,降低或適度壓縮相對強勢貨幣的信貸規(guī)模;強化集團內部結算紀律,厘清內部往來,加速回款,降低集團內部往來敞口;合理選擇記賬本位幣、記賬匯率、往來入賬時點,通過指定凈投資、債轉股等工具的運用,持續(xù)降低外匯風險敞口;靈活管理外幣頭寸的流動性,對外幣風險頭寸擇機進行即期交易,以降低匯兌損失;要求海外子公司按照貨幣屬性、外匯管制程度、貨幣波動幅度、敞口大小等維度進行分類管理,對重點敞口大國的匯率進行持續(xù)監(jiān)測和管控。
三是采取靈活有序的合約對沖,并輔以信息系統(tǒng)進一步提升效率。衍生品的保值對沖,是外匯風險管控的最后一道屏障。在衍生品的操作制度上,公司遵循保值對沖原則,既不過度保值,也不投機操作,并通過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及定期匯報機制,實現(xiàn)衍生品操作的規(guī)范化、流程化;在保值方案和保值策略的制定上,公司根據(jù)各貨幣走勢及保值成本,定期制定保值方案,并根據(jù)貨幣屬性的不同采取差異化的保值策略,包括滾動保值、技術保值、分層保值等策略;在產品選擇上,公司在保值政策確定的前提下,以低風險產品為主,輔以少量的結構性產品,并從目前主要通過外匯遠期進行對沖,逐步發(fā)展到未來根據(jù)市場變化擇機選擇期權結構產品、一攬子貨幣結構產品,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外匯市場和匯率風險。此外,考慮到集團敞口大、合約量多的情況,為有效保證合約管理的效率和質量,公司將持續(xù)搭建和完善相關信息系統(tǒng)建設,并輔以路透終端,提高外匯合約的管理效率。
四是完善匯路建設,合理規(guī)避匯率風險。與其他中資企業(yè)一樣,中興通訊在國際化的過程中,面臨的一個重大難題就是匯率管制國家的匯路限制及由此帶來的換匯成本高的問題。由于這些國家因外匯短缺而限制換匯,以及貨幣貶值等原因,常常致使大量本地幣滯留當?shù)?,埋下巨大的匯兌風險。如果不解決資金的匯路問題,必將加大簽單難度,資金安全也面臨相應風險。對此,公司不斷地拓展和延伸匯路建設,在埃及、烏茲別克斯坦、津巴布韋、尼日利亞等國,在合法合規(guī)的前提下,探索與中資企業(yè)以及當?shù)卮笮推髽I(yè)及代理商的貨幣互換模式,并從單兵作戰(zhàn)發(fā)展至聯(lián)合作戰(zhàn),實現(xiàn)了企業(yè)間的本外幣互換,合理規(guī)避了外匯風險。
五是積極推動人民幣簽約方式,鎖定匯率風險。隨著人民幣被正式納入SDR,公司深刻認識到,未來在國際貿易中廣泛使用人民幣作為計價及結算貨幣將成為可能。為適應這一趨勢,中興通訊積極引導業(yè)務單位在簽署海外項目合同時,尤其對“一帶一路”沿線上的新興市場國家或者有貨幣互換的國家,優(yōu)先考慮使用人民幣作為簽約和收款貨幣,在簡化貿易流程的同時實現(xiàn)匯率風險的降低。2016年初,中興終端印度代表處首先突破第一單與國際客戶采用人民幣簽約及結算,采用遠期匯率報價折算為人民幣鎖定匯率風險。
六是強化VAR值監(jiān)測,實現(xiàn)外匯風險的量化評估。VAR(Value At Risk)是在給定置信水平下的風險價值,作為一種定量分析方法廣泛應用于企業(yè)的外匯風險管理。VAR可以給出公司未來特定的一段時間內,可能產生的最大匯兌損失金額,較為精確地定義公司面臨的外匯風險狀態(tài)。這有利于外界及公司經營管理層針對公司的經營情況,客觀、量化地評估公司的匯兌損益風險。中興通訊通過對敞口的分析,結合匯率變動,通過VAR值計算來衡量一段時間內因匯率變動而產生的匯兌損失。近幾年,隨著公司持續(xù)貫徹外匯風險管理策略,提升經營單位的外匯風險意識,通過采取各種措施靈活管控敞口,外匯風險得到了有效控制,VAR值隨之下降。2015—2017年,每日匯損波動金額的下降幅度超過10%。
目前,中興通訊的外匯風險管理理念已深入各基層單位并建立起相應的管理架構及機制。但面對瞬息萬變的金融市場,如何切實防范、管理好外匯風險,提高公司整體應對“黑天鵝”及“灰犀?!钡哪芰?,將是公司外匯風險管理工作面臨的新挑戰(zhàn)。鑒此,今后公司將重點在以下方面著力。
一是敞口的集中統(tǒng)一管理。隨著國際業(yè)務的拓展,海外子公司的敞口隨之上升,星羅棋布的敞口不利于管理效力的提升。未來將探索通過香港財資平臺,逐步將敞口集中于總部統(tǒng)一管理。
二是美元敞口的保值策略。隨著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更加常態(tài)化,將加大對美元凈敞口保值的難度。未來,將嘗試根據(jù)公司的美元資產、負債敞口,分別進行保值。
三是內部結匯機制的進一步完善。目前內部結匯機制在傳遞項目外匯風險保值訴求時仍相對滯后,無法對項目做到完全的套期保值。未來,將探索通過信息系統(tǒng)的優(yōu)化,以及合理嵌入保值匯率,達到對項目完全鎖定的訴求,實現(xiàn)業(yè)務單位對外匯風險的完全賣斷。
四是持續(xù)推進外匯管制國家的匯路拓展。未來,公司將在推進人民幣的簽約及結算的同時,加強與相關政府部門的溝通,在東道國尋求與中資企業(yè)或者本地企業(yè)的換匯合作,不斷完善匯路拓展。
作者單位: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