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評論員 浮琪琪
青春經不起不假思索的消耗
文|本刊評論員 浮琪琪
陽春三月,人心思動,種瓜的種瓜,種豆的種豆。
春節(jié)期間,和小伙伴們聊天,驚訝地發(fā)現很多同齡人都辭職了。關鍵是,不少人都是“裸辭”,通常因為不滿待遇問題而在沒有考慮后路,沒有下家的情況下倉促離職?!奥戕o”后的小伙伴通常情緒激昂,謀劃著在更高平臺享有立足之地,不少人意氣風發(fā)張羅著要湊錢創(chuàng)個業(yè),自己當老板。
一番暢聊后,抱著祝福之心我們各自告別,但是年剛過完,卻接連收到朋友消息,“跑了很多面試,都不合適”,“不知道要換什么工作”,“家里工資太低,想回北上廣”,“創(chuàng)業(yè)太麻煩太累人了”,“去了個創(chuàng)業(yè)公司,說好的薪水現在要變卦”……好像沒有收到好的消息,最遺憾的是我那剛湊好錢要創(chuàng)業(yè)的朋友在營業(yè)后才發(fā)現,當地人根本不吃他的“獨家秘制”,以至于開始考慮轉手不干,而折進去的錢只能自我安慰是為以后創(chuàng)業(yè)攢經驗。
且不說遠的,僅自己身邊就有這么多“不安分”的青年人。想起之前和一個心腦血管方面的老專家聊天,老人告訴我,來找他看病的多是像我這般的青年人,年級輕輕卻早早落得一身毛病??次乙荒橌@詫,老人感嘆,“我們是飯一口一口吃,事一件一件做,你們啊,就是太急躁了,都想一口吃下個大象,怎么會不出毛病呢?”當時不由得委屈起來,我們何嘗不想不緊不慢地做事,既奮斗也充分享受生活,但是等不及啊,別說等了,步行都會掉隊,恨不得人人跑步奔進!
誰喜歡跳槽啊,不是為了謀一個更好的平臺和空間嗎?誰不知道創(chuàng)業(yè)說是自己當老板但干多干少實打實,是個辛苦活?。≌l不知道不要輕易進初創(chuàng)公司,有各種不規(guī)范,但不是指望好好干等做大了混個期權實現財富自由嘛!誰不知道要對自己好一點呀,但是別人幾輪融資要上市了,你還敢等……
本來心里憋著一肚子槽要吐,但冷靜想想,就我們難嗎?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不容易,長輩那代活得也不比我們輕松到哪里去。不同的是,他們大多做一件事是一件事,有的甚至一輩子嘔心瀝血鉆研一件事。當然,可以說是因為過去機會不如今天多,因為他們太頑固,但是不是也提醒我們要反思,看看我們變來變去的背后除了所謂的“擁抱變化”和“奮斗不息”,是不是也因為太浮躁,沉不下心,忙著模仿和追逐,沒有篤定的主見和想法呢?
一看創(chuàng)業(yè)火熱就不管不顧一頭扎進去,一煩工作太累就痛痛快快說不干就不干了。“快”一定比“慢”好嗎?哪怕沒看清方向就爭搶著先出發(fā)?“變化”一定就是好的嗎?哪怕不經思考的變化招致“吉兇悔吝”?“奮斗”一定就是有意義的嗎?哪怕犧牲身體和健康作為代價?“青春”真的是足夠牢靠的資本嗎?哪怕用不假思索的“試錯”來透支和消耗?
如果真的是“豬”,只要站在風口上,就一定能輕盈地飛起來嗎?太多了,這個“快”時代給我們灌輸了太多想法,但是未必都經得起檢驗,不假思索地拿過來指導自己的人生,不是對自己太不負責任了嗎?請不要再用“等不及的、被逼迫的奮斗”來解釋了,因為“南轅北轍”、“磨刀不誤砍柴工”早就告訴了人們,為什么“慢”的力量會勝于“快”。很多時候,不是來不及,而是身體疲于奔命,但大腦懶于思索,徒然感動了自己,虛耗了青春。
一年之計在于春,正是盤算日子早做計劃的時候。在這個著急的時代,創(chuàng)業(yè)也好,裸辭也罷,節(jié)后綜合征也好,混日子也罷,這些都無可厚非,我們是年輕人嘛!年輕是資本,青春就像一個有錢卻傲嬌的魔術師,他的黑禮帽會變幻出一切神奇美好的東西,可是脾氣很壞,如果你做出蠢事太多次,他可就拂袖而去了。奮斗是好事,請不要不假思索,青春誠可貴,請不要拿來做無謂的犧牲品。這路慢慢走,茶慢慢品,你會發(fā)現,少也是多,慢也是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