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
文學文獻
張佳胤出版盧楠《蠛蠓集》始末考
李新
張佳胤是明代著名文人,嘉靖二十九年進士,曾為滑縣令,幫助盧楠出獄。盧楠是明中期命途多舛的奇才子,被誣系獄,含冤十二年。他一生富于著述,生前曾經兩次自編《蠛蠓集》,并托付友人幫助出版,張佳胤即受托人之一。張佳胤不忘承諾,在盧楠死后,曾經幾次收集盧楠的作品,并付梓出版。其版刻曾托付給兩處,一是盧楠的親戚,此版中張佳胤的序被毀;另一版托付給穆文熙,《四庫全書》收錄。本文即考證張佳胤出版盧楠《蠛蠓集》始末。
張佳胤蠛蠓集出版盧楠
盧楠與張佳胤,在現行的文學史上都無籍籍之名,但在當時——明中后期,卻是文壇重要人物。而他們之間的交往,可說是一段文壇佳話。
盧楠,大名府浚縣人,王世貞引其入“廣五子”。張佳胤,四川重慶府銅梁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進士,明代中后期的著名文人,官至兵部尚書,王世貞引其入“后五子”?!皬V五子”與“后五子”,既可以說明盧、張在當時的聲望,又顯示出二人文學復古陣營的地位。盧楠長期困于冤獄,而張佳胤在嘉靖三十一年至三十四年做河南滑縣尹,其間曾協(xié)助盧楠出獄。
盧楠生前兩次自編作品集,并再三托付朋友幫其出版,但由于各種原因,其《蠛蠓集》的出版過程一波三折。本文即是考證張佳胤受托編輯出版盧楠集的始末以及與盧楠著述的其他版本的關系。
盧楠在嘉靖十九年(1540)被誣系獄,困獄十二年,因官司導致傾家蕩產,家破人亡,可謂一生坎坷,命途數奇。然而盧楠又是一位奇才異士,跅弛不羈,一生富于篇章,非常期待能以文學傳世。在獄中時幾度慘遭惡吏笞撻,冤為死刑犯,故而??稚砗蟛槐?,便自編《蠛蠓集》?!端膸烊珪偰刻嵋费运珍浀摹扼后芳窞椤凹尉腹锩?,柟所自編,凡雜文二卷,賦一卷,詩二卷,前有自序”,然而嘉靖癸卯(二十二年),盧楠尚在獄中。四庫本《蠛蠓集》中所存的詩文及賦有一部分是盧楠出獄后所作。因此可見,《提要》所言是不準確的。實際情況是,嘉靖二十二年(1543)盧楠曾在獄中編輯自己的舊作及獄中所作,結集為《蠛蠓集》,“摭錄舊作并獄稿,文若干首,騷賦若干首,雜體詩若干首,構成幾卷,命其集曰《蠛蠓》”,并由馮清、梁相出版。出獄后,盧楠又頻繁與友人詩文唱和,因此又在獄中編輯的《蠛蠓集》的基礎上重新整理編輯,而成新版本的《蠛蠓集》。新版本《蠛蠓集》的編輯截止日期應該在嘉靖三十四年(1555)左右。嘉靖三十四年張佳胤督租閩廣途經河北大名時,盧楠曾從??h趕來,并交給張佳胤一本《蠛蠓集》,即是新版本的《蠛蠓集》。此本張佳胤后來巡撫應天時從友人姚敘卿處也曾得到,即其所稱的“鄴都舊本”。與盧楠新版《蠛蠓集》編輯截止時間是符合的。張佳胤為盧楠出版集子,即以此為底本,四庫中所收錄的《蠛蠓集》亦此本。而這本《蠛蠓集》經過盧楠整理后,當時并未正式付梓出版,因為盧楠出獄后已經一貧如洗,只能央求朋友為其再作刪改編訂并付梓。這其中,曾托付好友孟思。孟思言“盧次楩方疾病時,思就之永訣。盧曰:楠不才,妄為詩賦數十百篇。然不皆善,君為汰其集冗,梓而行之,死且不朽。方欲取之,而有承其亂命者取去矣?!北R楠臨終托付,孟思雖承遺命,然而未能如愿。
為盧楠編集的還有偏愛才士、曾引盧楠入“廣五子”的王世貞。王世貞的《盧楠傳》言:“吳人王世貞治獄大名,飛書大伾山中,勒邑吏具筆札,受柟所著集若干卷。柟故亦慕稱世貞,嘗為文托謝榛先生致之,不達。至是見世貞郡臺,把臂為布衣飲三日,酒語慷慨,恨相見晩也。世貞序其賦略……即盧生所就《幽鞠》、《放招》凡三十余。”。此事是在盧楠出獄后的嘉靖三十五年,王世貞為按察副使,治獄大名,曾邀盧楠往聚,并派邑吏抄錄盧楠作品。盧楠在赴約之前,也曾寄給王世貞部分作品,“外錄所作文賦詩共三卷,隨楮呈覽,乞叱入裁教”。盧楠出獄后,又寄給王世貞一些詩賦文稿,“鄙作詩賦,謹裝六冊呈上,拙文數卷,未及繕完?!?/p>
盧楠死后,王世貞曾命時任??h知縣的徐廷裸找孟思遍求盧楠作品,孟思集中言之甚詳:“去歲大名兵憲王公知予與盧有文字之契,命徐尹索稿于予,予為求諸親友,止得蠛蠓稿,其游江南稿竟散佚無所于求也。”文中并言與張佳胤“自丁巳至甲子歲序”未嘗互通音訊之語。而徐廷裸于嘉靖三十九年(1560)任??h令,嘉靖四十三年(1564)離任??梢姶宋漠斪饔诩尉杆氖哪曜笥?,王世貞其時已從大名兵備任上離職在家里居。文中言“去歲”之事,即是王世貞在盧楠死后的嘉靖四十三年左右,又一次搜集盧楠作品,并為其出版。然而孟思只搜得《蠛蠓集》,也就是盧楠自編的新版集子。不知何故,王世貞并沒有全部編印出版此集,他在《盧次楩集序》言:“予所取次楩者,賦二卷詩一卷”,與盧楠自編的《蠛蠓集》相差很多。而王世貞所言“賦二卷詩一卷”,其實只存賦二卷,其他都未選入。張佳胤后來在出版盧楠作品時曾說“元美舊為山人刻賦二卷”。嘉靖四十五年(1566),無錫俞憲在編輯《盛明百家詩》時,也曾言及此事:“(盧楠)有集三卷,吳人王憲副序之詳矣。序稱賦二卷,詩一卷。及考集中無詩,與序不合。今就諸賦撮取一十二篇,附以古詩三章。三詩者,山人出獄后,經游吾錫而贈錫人之與游者也。嘉靖丙寅(四十五年)秋七月,是堂俞憲識?!毖酝跏镭懰幈R楠集中,只有兩卷賦,而無詩。俞憲則搜集了盧楠在嘉靖三十六年(1557)路經無錫與當地文人的三首唱和詩作,是王世貞所未見到的。
嘉靖三十四年五月,張佳胤轉任戶部福建司主事。去閩粵路上,路經河北大名,盧楠專程從??h趕來為張佳胤送別。張佳胤作有《淇門盧仲木至夜坐分韻二首》。盧楠并出所著《蠛蠓集》,請求張佳胤為之編次出版,張佳胤允諾,當時因為是趕赴閩廣的途中短聚,只能“稍加評次,歸而許之以異日壽諸梓”。這是兩人的最后一面。
其后張佳胤浮沉下吏,輾轉各地,而盧楠在嘉靖三十九年抾貧病交加中去世。隆慶三年(1569)張佳胤遷河北大名,憶起與盧楠當初的誓約,為兌現諾言,派人尋找盧楠,始得盧楠亡故音信,又托人遍求盧楠遺作于當地,也一無所得,遂拿出自己與盧楠曾經的往來詩文,感慨之余,揮毫作《挽盧楠四首》,嘆盧楠身世多舛,難容濁世,并命浚縣有司為盧楠樹碑建墓道,刻詩于上(當代2007年版《??h志》“名人墓葬”中記有此事,言“盧楠墓前有張佳胤謁墓題詩刻石,墓及墓碑民國間不存”)。
隆慶六年(1572)巡撫應天時,張佳胤從王世貞處得到了他為盧楠出版的集子。王本不全,已如前論。應天任上,張佳胤曾多次輾轉于金陵,并在金陵的友人姚敘卿處得到盧楠的“鄴都舊本”。此舊本,當是嘉靖三十四年見過的盧楠所出的版本,故張佳胤“撫卷而悲之”,并自言:“何能食前諾,負山人于地下哉?”于是,托“友人周興叔納言刪定入梓”。張佳胤應該是根據姚敘卿所藏的盧楠“鄴都舊本”,并“手自校讎之”,然后托周興叔出版。托付的時間應該在萬歷元年(1573),即張佳胤受到小人中傷、離職歸家之前。在他為盧楠所作序中言:“集刻先成,余且掛冠去,慮刻之無所托也。而穆石兩君書適至。”離開前,并托周興叔付梓出版盧楠集。而張佳胤為此刻本所作序已在萬歷二年,其時張佳胤賦閑在銅梁老家?!叭f歷二年甲戌三月朔日西蜀居來山人張佳允撰”,此中以“西蜀山人自稱”,可證也。
但是張佳胤所托付的周興叔,在萬歷元年暴卒。《御選明詩》中“姓名爵里四”中有:“周詩,字興叔,錢塘人,嘉靖丙辰進士,歷官通政使,有《輿鹿集》?!睆埣沿芳杏腥舾墒着c周興叔的詩歌唱酬,周興叔死后,張佳胤并作《挽歌四首》以祭奠?!捌蚬俏釋⑷?,臨岐爾欲分。朝中方奏績,地下已修文?!辈⒆宰ⅲ骸白渲?,走書期日晡攜壺見過?!睆埣沿吩谌f歷元年因受人讒害,自請骸骨歸。離開的時間在萬歷元年端午節(jié)左右①,而周興叔卒之日,尚移書張佳胤為其考績賦詩,并準備過日見訪??梢?,張佳胤尚未離開應天任上時,周興叔忽然暴卒。而張佳胤所托周興叔出版盧楠集一事,也就只能作罷。這使得張佳胤不得不把版刻重新另付他人,才回家銅梁。
然而此版仍是一波三折。張佳胤在其《與石太仆拱辰》一信中言之甚詳:“盧次楩集生梓完以付其中表宋有孚者,宋知天文,乃生門下人也。別具一書,以此刻托足下與少春,而生遂西還。豈知宋子無賴,聞毀生之序,而以版賣吳中人。蓋小序中誦二公高義,而頗言盧之見憎于浚人,豈宋之意出此耶?殊可恨也?!贝搜詮埣沿钒萃兄芘d叔出版,周興叔死后、張佳胤在離開江蘇前,將已經刻成的書版交給盧楠的中表兄弟、同時也是張佳胤學生的宋有孚,并另寫一封信,將刻版交給穆文熙和石拱辰。然而宋有孚將所托刻版賣給“吳中人”。宋有孚,??h人,孟思集中《與蔣虹泉問病書》中提及:“吾邑有宋有孚者,儒人也,大參宋公之孫,昔游吳下,精究醫(yī)理,京師諸老屢試診劑,咸以為能?!被蛟S因為張佳胤所序的盧楠集中有言:“余近聞浚人已仆山人墓碣。嗚呼,詞人終在陽九,至身后且不免?!北R楠在??h為人跅弛,多遭人詬病,其冤獄形成,即與其性格有直接因果。宋有孚即是盧楠的中表弟兄,為顧全盧楠聲譽,將張佳胤的序毀掉,并同時賣給“吳中人”出版,這是可以理解的。
那么這個真正操作刻版的“吳中人”是誰呢?1959年第3期《文物》登載了冀叔英《談談版刻中的刻工問題》一文,文中錄有蘇州、無錫地區(qū)刻工王約刻的兩本書《蠛蠓集》及《虞齋三子口義》,其中《蠛蠓集》不知具體出版時間,只有“明刻本”,而后者則為“明萬歷二年刻本”。王世貞所刻的盧楠集子,大約在嘉靖四十三、四年左右,張佳胤在隆慶六年左右已經看到過王世貞所刻的盧楠集,王約的《蠛蠓集》未注刻版時間,但極有可能是與其《虞齋三子口義》同時刻版。那么王約的刻版當是張佳胤在萬歷元年編輯整理后,交給周興叔刪定入梓,周興叔死后、張佳胤臨走前,又交給宋有孚,宋有孚毀掉張佳胤的序之后,將版刻賣給“吳中人”王約,王約在萬歷二年(1574)出版。而張佳胤即在萬歷元年端午節(jié)離開江蘇任上,與刻版的時間也基本吻合。
同時,穆文熙在萬歷三年(1575)受同郡竇寶泉所托刻版的《蠛蠓集》,也是以張佳胤版本為底本:“吾郡盧山人者以詩文雄一世,而當其時則人少有能重之者。今沒去二十余載,而所撰《蠛蠓集》始出焉,集始刻于吳之太滄州,乃鳳洲王公家藏抄本。崌崍張公手自校讎之,又自敘其刻之始末,以成茲集。集傳至吾郡,見者以為琬琰奇珍,轉相抄錄,日不暇給。殆若平子賦出而紙價為貴時矣。余邑竇尹寶泉雅好時文,因謀于余,將重刻是集以應求者。且計省價于筆楮之費者當什倍也,乃刻之兩月而完,刻之字跡,即翻原本頗不相下。文事于茲其有興乎?竇尹欲紀其重刻之意,復屬余為序?!f歷乙亥歲中秋八月賜進士第吏部考功司員外郎魏郡少春穆文熙撰。”因此,今所見《四庫全書》本《蠛蠓集》即是以盧楠自編《蠛蠓集》為底本,經張佳胤“手自校讐之”,最后由穆文熙刻成的版本。
一個文人的集子刊刻出版,竟經歷如此多的波折??|述于此,既可糾正《四庫總目提要》之訛誤,也可從小事件中窺見當時文壇、人情之一斑。
(李新,重慶財經職業(yè)學院副教授)
Publication Of Lu Nan’s Book of Miemeng By Zhang Jiayin
Li Xin
A famous scholar in the Ming dynasty,Zhang jiayin became jinshi in 1550,29year of Emperor Jiajing reign.He was appointed Huaxian county magistrate,helping to set Lu Nan free from prison.Lu Nan was extremely talented scholar with an unlucky life and was falsely accused to put to prison.Lu Nan is prolific writer,writing and editing the Book of Miemeng twice.He asked his friends, including Zhang Jiayin,to get it published.Zhang Jiayin collected Lu’s works and got it published.Lu Nan’s relative was given one print,in which the preface by Zhang Jiay was damaged.The other was given to Mu Wenxi,which can be found in Complete Library in the Four Branches of Literature.This paper is making a textual research on what has happened in the publication of Lu Nan's Book of Miemeng.
Zhang jiayin;Doctorate;Publication;Lu 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