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燕
魁星閣·六府塔
陳小燕
每天,懋源往來于六府塔與魁星閣之間。
我們租住的學區(qū)房在六府塔近旁,隔一條馬路,一堵矮墻。六府塔,始建于隋代,密檐式結(jié)構(gòu)塔,八角形狀,13層,30多米高,青磚砌就,巍峨高聳,為古時潞州境內(nèi)最高建筑。沿盤轉(zhuǎn)塔梯登頂,可觀得古潞州城全景,俯覽城內(nèi)六座豪門府第,故得名六府塔。我們租住的小屋,70多平方米,二樓,佇立窗前可清晰看到塔基上的浮雕,風中可聽到塔鈴聲聲。魁星閣在兒子的校園內(nèi),原為孔廟的一部分,始建于唐開元年間,兩層的樓宇華美莊重,彩繪如新,內(nèi)供有魁星神,是長治一中的標志性建筑。魁星閣臨近校門,樹木掩映,站在馬路或天橋上可以看到它不同部位的身姿。每年臨近高考,許多家長來此焚香祈福,不僅長治一中,其他學校,長治二中、太行中學、五中、六中……好些學校的家長前赴后繼,紛紛而來。無法進入學校,無法近距離企求魁星,隔著鐵制的鏤空花墻,朝著校方緊鎖的閣門,在靜夜里跪拜。校園里樹木繁盛,枝丫越墻探出來,如魁星隱約的暗示,紅布條掛滿樹枝,宛若一樹紅花。白天,陪讀的家長從魁星閣下走過,校園里靜悄悄的,孩子們在上課,不由猜度今年的高考魁星會是哪個孩子呢?所屬哪所學校?哪戶人家呢?
兩點一線,近五百米的距離,一天四趟,固定的時間,固定的路線。不騎自行車,懋源的腳步篤定,快速,雙肩書包占據(jù)了大半個背影。深藍色的校服,兩條紅色順肩而下,隨著胳膊的甩動,如劃動的槳。目送他的背影,我一次次體驗著他駛向浩瀚大海的那一刻。小區(qū)門房的大爺,街邊的飯店、理發(fā)店、蔬菜店的小販都認得他了,也認得了他的母親,他去上學,他的母親去買菜。朝陽與夜色都認得他了,也認得了他的母親,他走在下晚自習的小街上,他的母親在路燈下等他。穿過一座座高樓間的間隙,不論從哪個視角仰望天空,故鄉(xiāng)沁源,待去的城市,待上的大學,此刻守在身邊的古老的六府塔和魁星閣,這一切都成為了我和懋源生命中的豐饒。萬物無言,勝我多情。高中生的學習很繁重,唯有吃飯時母子可以談幾句話,卻也是只言片語,贏得時間多睡會覺更科學更合理。讓周遭的景物記錄我們的同在吧。六府塔,魁星閣,不經(jīng)意間,一天要仰望它們多少次呢?它們也須臾不離地俯瞰著我們,主角是懋源,從隋唐以來就已經(jīng)注視著了,在沁源的小城出生成長,中考靠成績而來,成為長治一中魁星班的一員。我想它們甚至知曉懋源高考最后的謎底,知曉每一個長治一中就讀的孩子的未來前程。放學時,一波波從校門涌出的孩子,一屆又一屆的學生,這古老的建筑全記得,全知道。目光一遍遍撫摸著六府塔,魁星閣,風中,雨中,陽光下,陰霾里,雖在不同時刻,但母子的目光會在這兩處古建上相遇,交匯,融合。懋源說,下晚自習,拐進小街,月光照耀在古塔上,塔影朦朧,夜色柔和輕婉,塔鈴隨風傳送,心中便涌起竊竊的感動,疲憊卸去大半。早晨上學時,遠遠望見魁星閣或紅日初照,或云霞淡抹,穩(wěn)穩(wěn)扎根在大地之上,增的是信心,去的是浮躁。借助魁星閣與六府塔,母子之間的交流得以完成安妥。
人們常以為高中最難渡過的是高三,懋源高一就遇到了艱難。文理尚未分科,課程多,進度快。他對每門功課都有興趣,都試圖進入最佳狀態(tài),可惜時間不夠用。學校管理嚴格,有班主任,副班主任,早晚自習安排有任課老師輪班在教室蹲點,學生可以隨時向老師提問,同時很大程度地制止了同學間的說話吵鬧。每周測試一次,各科老師出題檢查一周以來每個同學的知識吸收情況。周試一般只出兩三道題目,知識點互相勾聯(lián),有深度,有廣度,需舉一反三。連續(xù)幾次,懋源周試成績不是很好。馬不停蹄,學習是生活的全部內(nèi)容,緊緊張張,從早晨到黑夜。不覺月考來了,成績有所提升,仍不理想。初中時,懋源在全年級七八百名學生中一直名列前茅,如今,他失去了這個位置。魁星班真是魁星班,同學們個個聰慧優(yōu)秀,思維敏捷,記憶力強,上課不走神,長時間注意力集中不困乏不疲倦。懋源明顯感覺到了差距,一是思維慢,二是不像其他同學視野開闊。他已經(jīng)很努力了,努力擠時間,搶時間,走路快,吃飯快,排除一切無用時間,上廁所也利用來看書。早晨比學校要求的早起二十分鐘,在家先讀一陣英語,中午飯畢即去看書,只小睡二十分鐘,晚自習回到家,仍然堅持再寫加班一小時,每每睡覺臨近午夜12點,日日如此。
第二次月考,第三次月考,懋源的成績平平,沒有進步的意思。每次都有原因,粗心了,沒有想到簡捷的方法,或者正考哪門功課時頭腦不清。問題可以尋到,突破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按他所述他都會做,理論上應(yīng)該全部做出來做正確,可是為什么一落筆就出現(xiàn)了差池?同學們之間分數(shù)咬得很緊,相鄰名次只有零點幾分的差別,提高五分就是一個檔次??偡痔岣呶宸诌@么難嗎?平均一門課增加一分可不可以?三年高中是一場戰(zhàn)役,剛剛開始已陷入泥濘,感覺得到懋源每邁一步拔出腿腳的艱難。
停下來嗎?沒有歲月可回頭。
做母親的有些傷感,高一已經(jīng)這樣拼命,高三怎么辦呢?不能適應(yīng)新的高中生活嗎?我一點忙都幫不上,想和他談?wù)?,讓他放松,高興一點。他沒有時間,飯桌上只言片語的幾句,每次剛開個頭,必須離去了,去睡覺,或者去看書,否則落下步伐,時間會更緊,他會更無法安寧。我想到了班主任老師,提議可以和班主任老師溝通一下,讓她幫助疏導,想想辦法。他們的班主任牛紅霞老師是長治一中,乃至長治市優(yōu)秀的班主任,經(jīng)她手帶出來的學生,屆屆都有佼佼者,清華,或者北大,而且全班整體走一本,即或個別同學實在有差距,倒數(shù)幾名,二本A是最低限度。
星期六,不上晚自習,下午五點孩子們放學,星期天休息一天。冬天的暮色來得早,刮著風,外面沒有人,世界仿佛只有六府塔在堅守著,塔鈴清脆,叮叮鐺鐺,響成一條流向遠方的河。路燈亮了,晚飯已經(jīng)就緒,懋源沒有回來。我想他在學校做值日。他是一個自律,時間觀念很強的孩子,如果沒有特別的事情,不會不按時回家。也許,他正在和班主任交談,希望老師給他指點迷津。懋源是一個上進的孩子,雖然天賦資質(zhì)不很突出,卻有遠大的理想,意志堅強,很有吃苦精神。他明了自己該做什么,不論學習,還是生活,從未讓家長操過心,不講究吃穿,沒有沉迷電子游戲的惡習。他喜歡看書,文學和歷史,也喜歡物理,研究天地間的奧秘,初中時曾得過全國物理競賽三等獎。
六府塔巨大的影子投在窗前,它靜默無聲,卻有足夠的沉穩(wěn)。懋源還沒有回來。我起身來到一中大門口,學校不讓帶手機,無法聯(lián)系懋源。大門緊鎖,前后兩棟教學樓沒有平日至上而下輝煌的燈火,路燈兀自亮著,可隱約看到魁星樓的側(cè)身。這時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xiàn)在教學樓門口,是懋源,還有一個,瘦瘦的,是牛紅霞老師,風把老師的圍巾刮起,在風中飛舞。
懋源和老師的交談讓他認定一個事實,沒有不努力得來的果實,繼續(xù)前進是唯一的出路。退而言之,努力之后,也許沒有收獲,也許有收獲,但是不努力肯定沒有收獲。長達兩個多小時的談話,懋源給他的母親濃縮成簡潔的幾句話。我還想再多聽一些內(nèi)容,他補充說,“如果給我足夠的時間,我可以理清貫通一切的功課,牛老師也是這樣認為的,她很了解我?!?/p>
當夜,懋源在燈下寫下一段文字:“月上了中天。明晰的月光,讓人感覺時間一下慢下來,慢得你能感受到光在黑暗中的擴散,像一滴墨水滴入水中,千萬發(fā)絲般的墨線彌漫開,然后一層層地疊合,再后將水染黑??窗桑鹿饩褪悄菢?,從古塔(六府塔)的金頂上滑下來,細致入微地刻畫:那兒是紅瓦,那兒是墻壁,浮雕上的佛向著弟子說法。慢慢地月光下到扶手、紅門,然后轉(zhuǎn)過去照亮另一面墻。未觸及的,在黑暗中肅然,已照亮的,染上霜雪般的晶瑩,起寒風時,塔上鈴鐺悠然作響,月光徐徐照亮,仿佛萬物在夜的教堂前欲要等候,領(lǐng)受月光的洗禮?!?/p>
懋源用文字撫摸自己,他停下腳步,用文字整理自己。他在休息。他的內(nèi)心沉靜安然。學習并不是一味地追求分數(shù),更是錘煉人品質(zhì)與養(yǎng)成習慣的過程。今夜,他寫下這段文字,做母親的知曉他放下了許多,他從容不迫。一個擁有如此心懷的孩子,他不會失敗,即使分數(shù)始終不盡如人意,但他的人生也會漸次開闊。高中生活于人一生的意義也許就在于此吧。
寒假期末考試,懋源的成績沒有明顯起色,未能進入全校百名優(yōu)生。沒有感嘆,沒有哀傷,很有自知之明,他一如既往的學習,寒假安排了許多事項。
這就是沉著嗎?是蓄勢待發(fā)嗎?正月十四開學,他再次開始了上學期的生活。一日日的早起,一夜夜的伏案。從魁星閣到六府塔,從六府塔到魁星閣,日影移動,月升月落。看似千篇一律的日子,于懋源每一天都有豐富的內(nèi)容。知識的儲備積淀到底需要多長時間?其實,世間跑得最快的是時間,最無需思慮度過的是時間。一條湍急的河流,一座巍峨的高山,或許我們真的不能跨越攀登,但是時間,它自己翻山越嶺,穿云渡水。懋源是逐日的夸父。
高一的第二個學期,懋源每次月考可以穩(wěn)定在全校150名左右。隨著夏天的來臨,高一結(jié)束時,期末考試成績他穩(wěn)穩(wěn)位列全校150名,進位100名??墒?,這并不是他的初衷。
每一個中考進入魁星班的孩子都有遠大的志向,他們自信自己將來是時代的棟梁,而不是平庸日子里的碌碌無為者,他們的出生幾乎就是奔這個方向而去。雖然有關(guān)中國高考壓力大,地域的不公平,創(chuàng)傷孩子們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的言論四處散播,但是他們?nèi)匀粺o怨無悔地走在這條路上,他們看似向著分數(shù)沖刺拼殺,真正挑戰(zhàn)的是他們自己的底線與潛能。誰更清楚自己的天賦呢?淺水之處,眾人皆能過去,唯有少數(shù)遠涉者方能聽到深淵中的轟鳴,探得幽暗之中的廣闊。天賦在水深之地。
懋源并不孤單,在他的身旁有許多在激流中奮進的孩子。他們各自走在屬于自己的路上,性格不同,家庭情況不同,稟賦不同,他們彼此無法效仿,卻互相鼓舞,互為榜樣。
高二,一個叫鄧嘉歡的女生,入住了我們的對門。這個秀氣的女生,向我們傳遞了什么是河流般奔騰不息的流淌,什么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什么是與天賦攜手并進的路途。
鄧嘉歡和懋源是初中時沁源一中的同學,中考成績優(yōu)異??墒牵螝g和懋源一樣,入校便遭遇了歷史性的滑坡,整個高一疲于不掉隊,成績平平。嘉歡已經(jīng)很努力了,比懋源還拼命。曾通宵不睡覺攻堅,一道題目拿不下,一直啃,一直啃,不覺竟已天明。怕浪費時間,放學了,她總是最后一個走出教室,樓道里那么多擁擠的同學,等其他人走完了再走,利用這個時間,可以多記兩個數(shù)學定律。學校飯廳里,擠滿了排隊買飯的同學,遲些去,不擠,可以再記幾個英語單詞。常常,她吃的是剩下的冷飯冷菜,常常,她就忘記了吃午飯。誰有她的心力呢?她一而再,再而三地沖鋒,沒有灰心,沒有失望。她不疲憊,不嬌氣,所向披靡。
陪讀的奶奶講訴嘉歡的故事,讓人心疼這個小姑娘。我們的孩子什么時候可以不被重壓呢?
取得優(yōu)秀的學習成績,沉下心鉆研是一方面,高瞻遠矚的定位,尋求適合自己的發(fā)展方向也很重要。高二面臨一個重大的抉擇,讀文還是讀理。早在高一的第二個學期,我們已經(jīng)在商討分科的事。懋源自愿選擇理科。他說,他有信心學好理科。更重要的是,文科知識可以看閑書一樣獲得,理科需要老師的帶領(lǐng)點撥。他要成為文理兼修之人。長治一中的校訓就是“尚文樹理”。說這番話時,懋源沉著冷靜,沒有絲毫的慌亂。“尚文樹理”,吐出這幾個字時,他很有些不好意思,似乎感覺到了自己的矯情,眼神變得狡黠,笑意浮蕩。他的表現(xiàn)讓我放心了許多,他的思想并不禁錮,出入自由,有全盤撐控的能力。
兩個沁源孩子,懋源在理科魁星班,嘉歡在文科魁星班。因住對門,他們得以獲悉對方的更多消息。兩個孩子,較上了勁。懋源夜里十二點睡覺,嘉歡必然十二點半睡覺,懋源學習至十二點半,嘉歡一定一點鐘上床。二人的房間均在陽面,透過窗戶可以互相看到亮著的燈光。懋源出門上學,防盜門“咣當”一聲,隔壁的嘉歡聽到,尚有半碗飯沒吃完,便不再吃,放下碗,立馬背書包起身。嘉歡的奶奶多次勸說不要這樣比,卻是無效。一個文科,一個理科,比也沒法比。嘉歡像一個上足發(fā)條的鐘表,嗒、嗒、嗒,沒日沒夜地行進。嘉歡踩著點,按著計劃,一分鐘也不差,朝向理想中的前程奔赴。上學路上,如遇著了懋源,絕不讓對方走在她的前面,快步趕超。她的眼神銳利而高遠,并肩而行,或?qū)γ嫦喾辏置骶驮谏砼?,卻好像遠在天邊。她是一只待飛的大鳥,讓人感覺振翅高飛就是下一秒鐘的事。
身邊有這樣一位同學,做母親的深切感受到了懋源學習的緊張氛圍,競爭的慘烈與激蕩。班里有多少像鄧嘉歡一樣的同學呢?懋源講了又一個沁源籍的女同學,叫張敏,在理科魁星班,沒有租房,住在學校公寓,沒有人知道這名同學夜里幾時睡覺,早晨幾時起床。晚自習十一點結(jié)束,教室熄燈,她跑到宿舍樓的自習室,容納百人的自習室最后走得就留下她一人,十二點四十分自習室熄燈,她轉(zhuǎn)到樓道的燈下,生活老師幾次催促勸說,她回到宿舍,見老師轉(zhuǎn)身離去,遛進衛(wèi)生間繼續(xù)看書。如癡如狂,她簡直放不下,離不開書本。她忘卻了人間。
高二第一次月考,理科魁星班第一名張敏,分數(shù)668,史懋源理科全年級第三十,617。鄧嘉歡文科全年級第十二,606。
已經(jīng)很不錯了。嘉歡和懋源都進步了,兩位奶奶很有成就感,做菜更用心了,如何增加營養(yǎng),如何調(diào)劑口味。只要孩子們在家,學習,或者休息,兩位奶奶不說話,不串門,走路輕輕,電視不開。孩子們在打仗,一個孩子的高考不僅維系著他一生的前途命運,而且維系著一個家庭的前途命運,甚至一個家族的勢運走向。難怪那么多人到魁星閣下祈福燒香。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一場全家參與的搏殺。
懋源選擇理科是正確的明智的?這個來之不易的成績可以持續(xù)保持嗎?談起學習,嘉歡的奶奶說,為了進入百名優(yōu)生,為了獲得滿意的成績,歡歡整個高一的暑假沒有休息一天,不管星期天,不管任何喜慶日子,早上七點起床,七點半吃飯,然后開始學習,中間除了吃午飯,午睡一小時,直學到晚上十點半洗漱睡覺。勸也勸不住,還說比在學校時睡覺多了去了,很知足,奶奶和家人不能拖后腿,不能攪擾她的計劃。懋源聽說了,很是佩服。做母親的知道,十有八九,他也會如此。
第二次月考,懋源理科全年級十二,嘉歡文科全年級第五。背著孩子,我們兩家?guī)捉鳒I歡呼了。我們不敢驚動孩子,怕給他們壓力,悄悄地在一起商討,如果分數(shù)能穩(wěn)定到高三的話,該報哪所大學呢?
懋源累了,就停下學習,寫下一些文字:“遠去了傳奇與歷險的身影,熬過了一路跋涉的饑渴,散盡了別離的笙歌,我回到原點。面對自己,就像一棵冬天的樹,凋落了一地的落葉、過往,只留下發(fā)絲般的千萬枝條在風中伸展。沒有凋零的凄涼,對嚴寒的恐懼,這里只有一棵樹靜靜地等候,等待著來春抽芽。任它雀鳥來去,樹下車水馬龍,我都靜寂著,不慌不忙地進行著生命周期。
一棵冬樹的美,來源于閑散沉著和自信。因為他是如此自信而強大,以至不屑于回應(yīng)冬的寒冷與囂張。
勇者不懼,智者不惑,行者無疆。樹堅定而執(zhí)著地走在自己的路上。春天抽芽,秋天落葉,走在不同的路上,但每一條路都是目標的方向。正因如此,不論寒暑冬夏,它都那樣冷靜自信沉著。向天空生長,這是它的夢,沒有任何一個冒失的路人能打斷它的步伐。
我踟躕在原野和天的四方,尋找舊日的過往。消逝的歲月就像雨過初晴的草原,風聲掠過,伴著草木的芬芳,仿佛猶能聽到雨落時的音響?!?/p>
嘉歡沒有看到過她累,她仿佛沒有極限,她的極限連她自己也探不到,她一直往里走往深走,一直走。一夜之間,她便可突飛猛進,一夜之間,她就獲得了紛紛而來的悟性,一夜之間,她就如插上了神奇的羽翼。她不斷地前進,前進。高二第一學期結(jié)束時,她位列全年級期末考試文科第一名,617分。孩子,你可以考慮上北大,或者人大了。
懋源獲得全年級理科第一名是在高二第二學期的第一次月考。向鄧嘉歡學習,偉大的鄧嘉歡。這是懋源掛著笑意發(fā)出的沖鋒口號。雖帶有調(diào)侃的意味,他還是立說立行,投入到了實際的行動中。我真不知應(yīng)該再如何刻苦努力。懋源卻說,媽媽,你真沒見過努力的人。首先從寒假入手,懋源足不出戶,開始了他的征程。天賦在哪里?是興趣愛好嗎?是勤學苦練嗎?作為父母,作為真切的身邊的目擊者,我理不出頭緒,我為孩子憂傷。他是真的喜歡學習,還是靠毅力支撐?都有,媽媽。他笑著,從容而淡定,他去到的地方,我沒有去過。
成績起起伏伏,第二次月考,懋源從第一名的位子上摔了下來,位居12名,第三次成為了第5名,第四次21名。高二第二學期期末考試時總分623分,名列第5。第一名是沁源籍的張敏,懋源差她50分,這是張敏本學期第三次奪魁。懋源已經(jīng)盡心盡力了,如果高考能有這樣的分數(shù),足矣。
其他同學各有千秋,單科突出的,數(shù)、理、化獲得全國競賽一、二等獎的同學,預(yù)備走自主招生的道路。懋源選擇實實在在走高考這條路。
暑假,孩子們補課。7月20日,號角吹響,進入戰(zhàn)斗。天氣越來越熱,特別是午后,炙熱的太陽似乎要把人烤化,強烈的陽光照得人眼睛都睜不開。大街上人跡寥寥,但是孩子們必須頂著烈日上學。孩子走后的房間空空寂寂,沒有風,窗外的柳條紋絲不動。所有的一切幾乎都在等待一個結(jié)局——高考。這時,我渴望聽到六府塔的塔鈴,清脆的塔鈴。生命是虛妄的,也是真實的,我和我的兒子曾在六府塔下沖刺高考,淚水把我感動。
我們搬家了,房東的女兒結(jié)婚,父親把這套房子送給她做了婚房。仍在天晚集小區(qū),我們換成了又一棟樓的一層。六府塔不正對窗戶了,卻仍可以聽到塔鈴聲聲。每個星期,我往返于長治與沁源之間。高高的六府塔,每次剛一拐進解放西街,它就佇立在老地方迎接著我。
離開了鄧嘉歡,我多少有些竊喜,這個孩子威力過猛,對我首先是個壓力。我相信懋源會按自己的方式學習,走過他的高三歲月。
學校制定了一套完備的復(fù)習計劃,要求學生一步一個腳印地跟著走。懋源如一列火車,鳴著汽笛進入軌道。日子周而復(fù)始,如河水,向高考奔騰而去。懋源匆匆地吃飯,睡覺。家里全力給他做好后勤。為了節(jié)省時間,晚飯他留在學校餐廳吃,飯后即回教室投入學習。多次勸說,從魁星閣到六府塔并不遠,來回走走也可以活動活動,放松一下。他堅持己見,表示可以自我調(diào)節(jié)。
學校取消了星期日一整天的休息,只放假星期六的晚自習和星期天的一下午??粘鰜淼臅r間是讓孩子們洗澡理發(fā),如果可以星期天的上午睡個懶覺吧,但是午飯后,必須歸隊,按部就班開始新一輪的征程。高三,重點中學,學生本人不奔跑,學校拖著也要跑。年級安排有專門的老師巡查早晚自習,特別是魁星班,代表整個長治一中的水平,班主任,各科老師全部進入高考狀態(tài)。高考倒計時警示座鐘聳立在了教學樓一樓門廳,每日變換的數(shù)字鮮紅醒目,提醒每一位高三同學,決定命運的時刻越來越迫近了,教室剛進門的墻壁上也掛上了倒計時電子鐘,不僅有數(shù)字,還有鈔針不停的走動,錚,錚,錚……時光的腳步踏著心臟的跳動正在流逝,光榮與夢想屬于每一位珍惜時間的人。
學習再緊張,班主任隔一段時間也要召開一次主題班會。高三第一次主題班會是“我要上夢中的大學”。每位同學上臺發(fā)言,一是展望未來,確定自己的終極目標,上哪所大學,定努力的方向;二是近期目標,確定自己的復(fù)習計劃,如何與老師的同步配合;三是自己面臨的具體困難,用什么辦法解決;四是確定自己每周的時間計劃,每科的學習方法;五是明確自己的優(yōu)缺點,強勢和弱勢是什么,如何克服缺點和弱勢,怎樣擴大優(yōu)勢。
太多優(yōu)秀的同學,每位同學都有自己的理想,以及奔赴理想的辦法措施。奮戰(zhàn)的信心在交流中堅定,實施的路途卻需自己探尋,適合自己的,最大成效的。懋源突破的要點是提高學習效率。他訂了一個錯題本,只要錯過的題,記在本子上,下次一定不再錯。他還實行了一個新方法,做錯的題,糾正了,弄懂了,也反復(fù)做,一次,兩次,三次,一周后拿出來再做一次,直到刻在心板上,完全行云流水般拿下。高三,僅有的星期天上午不上學,他從沒睡過一個懶覺。
月考一次接著一次,從未間斷,突破自我,沖刺頂峰,其間還有長治市高三大聯(lián)考,全省大聯(lián)考。嚴冬來臨,白雪飄落,不覺已走過了近半年,分分秒秒都沉甸甸的。懋源的成績基本穩(wěn)定,他很希望再上一個新臺階,卻有難度。保持這個級別已是不易,不斷有黑馬殺出,一躍成為了新貴,挑戰(zhàn)無時不在。靜觀整個高三,如暗流涌動的大海,詭譎多變,不到最后,無人可以放松。
班主任是定海的神針,她處驚不變,她瘦,卻精神十足,她一天到晚在教室里穩(wěn)穩(wěn)佇立。她就像沒有家。她就像同學中的一員,她是毅志的大姐大。她有一雙銳利的眼睛,可以隨時發(fā)現(xiàn)班里的波動,有同學疲憊了,有同學爬下了,有同學確實感到存在的差距。她鐵骨錚錚立于講臺之上,與同學們一起大聲宣告,“永不言敗,爭分奪秒!持之以恒,追求卓越!全力以赴,堅持到底!”
有同學重新得力,有同學穩(wěn)住了陣腳??墒沁€是有事件發(fā)生了,不在魁星班,在重點班。月考中,殺出兩員猛將,重點班的兩位女同學,不是一次月考,而是幾次月考穩(wěn)坐全年級前列。二位近乎成為了高三所有同學的女神,怎么可以乘飛機一樣直線上升呢?她們的秘笈是什么?就在一次月考時,謎底被揭開,老師抓住二位女生拿手機作弊,全校嘩然。為了嚴禁此類事件再次發(fā)生,學校貼出公示,在全校大會上點名批評,如果再次抓獲,將開除學籍。主要是聲名,全校師生全知道了,長治一中歷史上還沒有出現(xiàn)過作弊爭當優(yōu)勝者的事,月考作弊,高考也能作弊?頭腦進水了?月考擠進前列算什么,高考才是真實的。家長被通知到校,學生被反復(fù)教育,兩人交代,此前的好成績也是靠手機網(wǎng)上抄答案。孩子,高三,到底要什么?一位女生心性強大,日日還在同學們眼中往來上課學習,另一位卻再沒同學看到過她的身影,有傳言她受不了壓力與自尊的損傷,轉(zhuǎn)到了一所普通學校。
給孩子一個陽光的心靈吧,做母親的有些害怕。該怎樣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該如何幫助他呢?我真想把自己有限的智慧加給他些,把自己的時間分給他些。清晨,蒙蒙的黑暗中,懋源上學之后,我走進他的房間,躺在他睡過的床上,體溫還在,昨夜他睡足了嗎?此刻,他和許多的孩子已開始早讀了。他的體味隱約在屋子里浮動,我捕捉著,想象小時候他在母親的懷中。他的書擺放在桌子上,書架上,成山成壘,有課本、復(fù)習資料、筆記本、試卷,書頁不再嶄新,留有他手指累累翻閱過的痕跡。一天,一周,一月的計劃寫在紙條上,粘貼在墻壁上,完成情況如何他用紅筆標注。臺燈是夜讀的同伴,知道他每夜心的力量,知道他幾時入眠。
每個周末,我從沁源到長治,懋源還沒有回來,不由自主便會走到一中大門口。我等在校門口接他回家,望著教學樓里的燈光,好像在幫他使勁,等待的時間越長越好,他可以接受更多從母體而來的力量吧。我細細觀看學校的樹,樓,從天空飛過的鳥,停留在教室上空的云朵,好像在替懋源記憶,在替懋源舒放忙碌的步伐。最醒目的是魁星閣和六府塔,它們巋然不動立于大地之上,以智者的姿態(tài)接納著我和我的兒子。高高的六府塔拔地而起,聚攏了地之元氣,潞州府廣博的大地之氣運行塔身,它屹立不倒,它直指穹蒼。始建于隋代,那是一個繁華徐徐拉開的前音,縱橫天下橫掃千軍的馬蹄聲已從大地深處傳來。塔震八方,孕育萬民。和六府塔相比,魁星閣雅致,一層四四方方,雍容穩(wěn)健,二層玲瓏精巧,音韻流淌??情w,日月星辰下靈氣縈繞,通天接地,它通曉宇宙的奧秘,通曉一朵花的悲喜,塔鈴聲聲是它傳向世界的慧音。它立于塵世,在塵世之上。它是一所學校的標志再合適不過。始建于唐代,魁星閣是大唐李白的一首詩,浪漫而恢宏,廣闊而精巧。所有長治一中的孩子都有一冊《魁星閣下的記憶》,用來記錄高中三年他們每學期的行為表現(xiàn),學習成績,有老師評語,家長留言,個人計劃。真好,為歲月干懷!為有魁星閣與六府塔干杯!
2016年6月7日和8日,懋源參加高考。一個月后被北京科技大學錄取。老鄰居鄧嘉歡被南開大學錄取,張敏被浙江大學錄取。懋源所在魁星班,班主任牛紅霞老師再次獲得全班73人全部一本錄取的美譽。
兒子懋源寫了一篇文章《桃夭》,原以為他在回憶高考,不是,他回憶春天長治一中的桃花。
“桃花開了,真美!
秋千旁這株淡粉的桃樹,年輕纖細的枝干條條亭亭宛如叢生的蓬勃秀發(fā),襯著四周尚未抽芽變綠的諸樹,那略帶紅潤的白燦爛耀眼,像灼灼閃爍的陽光,又像三生石上精魂的囈語——朵朵是前生最純潔的企望。
桃樹顫抖著撐起花朵,挺起身腰,在尚且一片死寂的園中欣喜地亂顫,多么自信,年輕的生命?。√抑藏?,灼灼其華。
過些日子,草熏風暖,這里將飛絮如雪。協(xié)力共進時劃過草尖的步伐,響亮的號子,草地上坐圍成圈唱歌的學生……也許會有幾個人,望著漫天的白絮,就像望著自己腦海中萬千回憶與遐想,藍天下,夕陽中,緩緩飄蕩?!?/p>
高考那兩天,雨下得很大,連續(xù)不斷,雨霧蒙蒙。
實習編輯 閆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