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昕
人生何處不兩難
文-夏昕
身陷兩難之境,
如何脫困更顯智慧。
世上智者也眾,
留下的攻略也不少。
人在江湖,身處順境時高歌猛進,攻城拔寨;身沉逆境時臥薪嘗膽,韜光養(yǎng)晦,以圖東山再起。這皆是英雄所為,歷史上也大有人在。最令人頭痛的是身陷兩難之境,此時如何脫困則更顯智慧。愚笨如我者,一旦身陷兩難之境,或愁眉苦臉,惶惶不可終日;或左支右絀,捉襟見肘,洋相出盡,眾人皆被得罪。
幸虧世上智者也眾,他們解決兩難之道,為我等愚笨者提供了可貴的借鑒范本。
漢文帝時,仆射張希之敢于直諫,被提拔為公車令。公車令的職責是看守出入朝廷的大門——司馬門。王公大臣經此,必須下車步行,以示敬重。張希之還沒來得及享受被提拔的喜悅,很快就嘗到了身陷兩難之境的煩惱。一次,太子劉啟和梁王劉武駕車經過時,沒有按規(guī)矩下馬,而是大搖大擺地往前走。張希之在心里權衡一番,很快做出決定,將太子與梁王攔下。太子大怒,指著張希之罵道:“小心哪天廢了你。”張希之則一不做二不休,立即跑到漢文帝那里去告狀。漢文帝先是向他道歉沒有教育好兒子,接著又說該怎么辦就怎么辦。張希之原本希望文帝解決此道難題,沒料到漢文帝很狡猾,他將張希之踢過來的皮球又踢了回去。張希之沒轍了,只好孤注一擲,準備將太子與梁王移交司法部門。此時皇太后派人來接太子與梁王,這才將危機化解。張希之身處兩難時,果斷地將寶押在皇上身上,他押對了。他敢于法辦太子的硬漢作風一時名震朝野,漢文帝很欣賞他的盡忠盡責,不久就將他提為中郎將。
與張希之的剛硬相比,他的恩師袁盎化解兩難的招數(shù)則更柔韌些。袁盎也喜歡直諫,但他每次直諫或多或少都含有個人恩怨和私人功利在里面,日子久了,漢文帝心里對他就打了一個折扣。后來找個機會,將他放到隴西去當都尉。袁盎當時為郎中令,去當都尉更有實權,他將此理解為漢文帝對他的器重,因而在隴西干得非常賣力,期待漢文帝將他召回身邊再加重用。但是,漢文帝卻并沒有將他召回,而是提拔他去給吳王劉濞當丞相。按理說,被提拔了應該高興才是,但袁盎卻愁苦不堪。因為吳王劉濞是所有諸侯王中實力最強的,起兵造反是早晚的事。去給劉濞當丞相,實際上被擱在了兩難之境:劉濞肯定不會看重漢文帝派來的人,漢文帝肯定也不會信任劉濞身邊的人。至此,袁盎才完全明白自己被漢文帝拋棄了。但袁盎確實是個人才,在化解兩難之困上,他索性裝糊涂熬日子,整天喝酒作樂,不理政事。果然,此舉很快化解了劉濞對他的提防,也化解了漢文帝對他直諫的厭惡。待漢景帝繼位后,袁盎東山再起,位列九卿。
解決兩難之道,還有一位高手,名叫吳炳湘,他的絕招是反踢皮球。袁世凱當總統(tǒng)后,發(fā)現(xiàn)手下一批高官麻將癮很大,幾乎夜夜開賭,甚至還叫妓女來家里通宵達旦地砌長城。打麻將賭博也算了,偏偏在袁世凱要召開國務會議時,大員們因打了通宵的麻將正在補覺,都托病不去開會。袁世凱非常生氣,便將京師警察總監(jiān)吳炳湘叫來,密查哪些官員在通宵達旦開賭。吳炳湘接到這個任務后,頭都大了,因為這些開賭的大員們不是總長便是次長,他根本得罪不起,但袁世凱的命令又不得不聽。怎么辦?吳炳湘夾在中間,左右為難。急中生智,吳炳湘想到了一個好點子,幾天后他將開賭的大員名單報給了袁世凱,名單上的第一個人是段祺瑞。段祺瑞喜歡打麻將,但他絕不是那種通宵開賭的人。他喜愛下圍棋勝過打麻將,只不過他下圍棋的水平卻非常臭。為何要讓段祺瑞躺著中槍?因為段祺瑞是袁世凱的心腹,袁世凱絕不會拿段祺瑞開刀,這樣其他的大員也不會被懲處了。果然,袁世凱看了名單后,此事就不了了之。吳炳湘的聰明在于,先找準陷自己于兩難的來源,然后很藝術地將皮球踢回,讓你自己兩難去。
責任編輯:趙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