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志舟
摘要:每個班級都會有一些接受能力強,理解快的學生,也有一部分學生學習習慣差,理解較慢。后一類學生常常讓老師頭疼,教學中,怎樣提高這部分學生的學習能力,是我們許多教師要關注的重點。本文就如何讓前一類學生與后一類學生互幫互學,共同進步,進行探討。
關鍵詞:互幫互學;團結;共同進步
每個班級的學生因為家庭、個性等原因,在各個方面都存在著一些差異。尤其在我們山區(qū)小學,這方面的差異更是較大。有的孩子家庭情況較好,父母都在身邊,也很愛他們。他們自然開朗活潑,學習積極主動,也愛幫助同學。有的孩子家里經濟條件不是太好,父母都外出打工,家里只有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他們在學習上沒有人輔導,只能得到長輩們在生活上的關心,有時長輩們忙著農活,連生活上的關心都不夠。因此,性格比較內向,學習也不夠積極,有的作業(yè)都不完成。班級學生差異加大,也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難度。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們不能視而不見,也不能退縮,只能盡力想辦法來改變這種現(xiàn)狀。許多教師想到的就是轉化后進生??墒?,我認為單靠我們教師的力量還不夠,如果我們能發(fā)動全班同學,共同努力,那我們的這項工作就可以變得輕松而有效。
一、更新觀念,以學生為主體
過去,我們總認為教好學生就是我們教師的責任,只想過我們要公平地對待他們,以為能做這樣的老師就是一位值得學生尊敬的老師,自己也就可以問心無愧。其實,這樣做只是一位老師的基本職責,還遠遠不夠。我們要做的,應該是把學生當成這個班級的主人,給他們營造一種班級文化,讓他們在這個班級里互相學習,共同成長。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教育,也才是我們說的全面發(fā)展。這種教育受益的不僅是學生,也還有我們的教師。我們不能僅僅依靠自己的力量來拉近班級中學生的差距,還需發(fā)動所有的學生。比如,轉化一些學習后進生,我們可以發(fā)動那些學習積極,接受能力強的學生來與他們結對子,讓他們輔導學習困難的學生,以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同時,在這種輔導中,助人的同學也鞏固了知識,還收獲了助人的快樂。
二、根據(jù)具體情況,結好對子
教學中,我們讓學生互幫互助,不是隨便把兩位同學分在一組就行了。在讓學生結對子以前,我們必須要充分地了解他們的特點,明白他們可以在哪些方面幫助對方。弄清了這個問題,才能將他們分在一起。比如,我們班的安川同學不僅成績好,而且還非常熱心,性格也好,有耐心,語言表達能力較強。于是,我把他與學習困難而且成績較差的李登才分在了一組。盡管李登才成績差,還比較調皮,但是安川平時對班上的同學都挺熱心,所以他也不反對。而李登才這個學生呢就是喜歡聽別人耐心地和他說,不喜歡性格潑辣的女生。基于我平時觀察與了解的情況,他們倆一起學習還是比較合適的。后來的實踐證明我的判斷是正確的。李登才在安川的幫助下,不僅學習成績提高了,而且學習習慣也慢慢變好了。對于一些比較聰明,但是特別調皮的后進生,則需要安排能“制服”他的人去幫助他。俗話說“鹵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你調皮,我讓一位比你還厲害的人還幫助你,看你還能厲害不。比如,我們班上的楊某某,在家是老幺,父母都很寵愛他,在學校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最怕的人就是我了。所以,在班上不好好學習,有時還欺負同學。每次一批評他,他就道歉說改正錯誤,可是下來還是老樣子。通過了解,我發(fā)現(xiàn)了他,雖然膽大,但對我們班上的一位女同學卻是畢恭畢敬的。因為她是位女漢子,跟班上其他同學比,不僅身材高大,還很有膽量,學習也好。發(fā)現(xiàn)了這個情況,我覺得太好了,就讓他們倆結對子,這下就可以制住他了。沒想到,還真是的,楊某某自從與這位女同學結對子后,每次作業(yè)都寫得工工整整的,盡管還是有一些錯誤,但跟以前比,那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我問他為什么進步這么大,他說如果沒有寫好作業(yè),被她檢查到了,直接就給他撕了,然他重做,不做還不許他回家,還說要告訴他爸媽。開始,他不信,沒想到她還說到做到。后來,他也只好乖乖地認真完成了。
三、注意引導,及時調整
讓學生互幫互學并不是說我們就可以當甩手掌柜,什么都不管了。我們仍然要注意觀察,如果發(fā)現(xiàn)了什么問題,要注意引導,并對他們及時調整。學生畢竟是學生,不是老師,對于一些簡單的問題,他們可以自己處理。遇到一些稍微復雜的問題時,就需要我們引導他們,給予他們具體可行的方法,否則就容易出問題。還有我們安排的對子,也不定就完全是適合的,一旦發(fā)現(xiàn)不適應的,我們就要及時調整。比如,我安排特別愛表現(xiàn)的李某某同學去幫助較為內向的胡某某,結果李同學覺得自己說話胡同學根本沒有聽,是對自己的不尊重,就不愿去幫助他了。我去了解情況,才發(fā)現(xiàn)是胡同學本來就不懂,不知道自己要怎么回答。所以,我就重新調整了一下,讓胡某某的好朋友賀某某去幫助他,這下他沒有問題了,成績也進步了。
四、及時肯定,正面評價
對于學習對子,我們要隨時關注他們的學習情況,并及時做出評價。每個孩子都期望老師得到老師的肯定,這是他們學習的強大動力。對于他們表現(xiàn)好的,不僅要表揚進步的同學,也要表揚幫助他的同學,這樣,大家都有動力繼續(xù)努力。當然,我們這里說的正面評價并不是說不能指出問題,而是說我們要就事論事,讓學生心服口服。
發(fā)動學生的力量,讓他們互幫互學,共同進步,這才是我們的教育之道。讓我們一起努力挖掘學生的潛力,把他們培養(yǎng)得更加快樂優(yōu)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