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玉芳
小學閱讀教學素材豐富,形式靈活,因此合理開展閱讀教學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但目前,大部分學校在小學閱讀教學中存在教學模式單一、教學方法落后、教學內(nèi)容陳舊等問題,嚴重影響了小學閱讀教學的順利開展。因此,若要提升閱讀教學效率,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就必須適時革新閱讀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引入趣味性內(nèi)容,并采用多樣化的閱讀教學形式,增強閱讀教學的豐富性和靈活性。趣味教學法主張教師采取多種多樣的手法增加閱讀教學的吸引力,對提高小學閱讀教學效率有重要意義。
一、趣味教學法的內(nèi)涵
趣味教學法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有較大差異,它主張采用先進的教學理念和充滿趣味的教學方法不斷豐富和調(diào)整閱讀教學,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比如,可以采取講故事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閱讀,這一方面可以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促使學生主動閱讀,理解文章內(nèi)容;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增強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傮w而言,趣味教學法提倡增強教學內(nèi)容的吸引力和豐富性、多樣性,滿足不同性格、興趣、能力學生的學習需求,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在閱讀教學中適時引入趣聞
小學生普遍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因此豐富生動的人物故事對小學生有極強的吸引力。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不僅可以為學生介紹文章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生平經(jīng)歷,還可以適當穿插一些與作者相關的趣聞軼事,以此激發(fā)小學生的閱讀欲望。例如,在閱讀著名詞人蘇東坡的詩詞時,教師可以為學生介紹蘇軾、蘇洵、蘇轍一起進京趕考的故事,主考官歐陽修看到蘇軾的文章認為氣勢非凡,但他以為這是自己的學生曾鞏所作,為了避嫌就把這篇文章評為第二名,但最后拆封試卷后發(fā)現(xiàn)是蘇軾寫的,歐陽修后悔不已,但蘇軾卻從未為此抱怨。學生在了解蘇軾的這一事跡之后不僅會對蘇軾的詩詞產(chǎn)生閱讀興趣,還會從中受到教育啟發(fā)。
(二)合理構(gòu)建閱讀教學情境
小學閱讀教材都是經(jīng)過教育家和學者精心挑選的文章,內(nèi)容豐富多樣,但若要讓小學生充分體會這些文章中的意蘊和美感,促使他們主動閱讀教材,還需要教師合理營造閱讀情境,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例如在閱讀《美麗的小興安嶺》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工具,在大屏幕上展示相關的圖片、文字、聲音和視頻。讓學生根據(jù)圖像內(nèi)容領略大興安嶺獨特的美景,通過影響和聲音充分刺激學生的視覺與聽覺,幫助學生進入文章營造的意境,進而加深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把握,提升閱讀教學的效率。
(三)精心設計文章導語
導語在小學閱讀教學中起著重要作用,合理設計導語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閱讀欲望,還能夠提升文章的美感,促使學生自覺閱讀文章,進入文章意境。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可以利用多樣化手段設計導語。比如在學習《富饒的西沙群島》時,就可以用ppt向小學生展示珊瑚、礁石、各種魚類等與文章相關的圖片,讓學生在欣賞圖片的過程中產(chǎn)生閱讀這篇文章的興趣。另外,還可以采用講故事的形式引入閱讀文章,例如在學習著名詩人李白的詩歌時,可以為學生講高力士脫靴的故事,然后以“這樣一個灑脫不羈、自由浪漫的詩人在詩歌中是如何抒發(fā)情感的呢?”這種導語引入所閱讀詩歌。此外,還可以從以前所學文章人手,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新文章,并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兩篇文章的異同,且派代表講解討論內(nèi)容。這些多樣化的導語可以有效激發(fā)小學生的閱讀興趣,促使他們主動閱讀,并深入體悟文章。
(四)及時鼓勵學生
新課程改革要求明確提出,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對于學生的進步和表現(xiàn)及時予以鼓勵與肯定。在閱讀教學中若要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樣需要適時鼓勵學生,增強小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同時,鼓勵形式應當多樣化,比如對閱讀認真的學生可以給予口頭表揚,而針對那些能夠全面把握閱讀內(nèi)容的學生則可以獎勵一朵小紅花,對閱讀進步較大的學生可以給他們更多的展示機會。這些鼓勵和表揚可以極大地增強小學生的閱讀學習動力,進而促使他們自覺閱讀。
(五)巧妙推薦課外閱讀
僅僅依靠課堂教學顯然不能有效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因此,教師還應當巧妙推薦課外閱讀,幫助學生擴大閱讀量,豐富語文知識儲備。比如在閱讀完《沉香救母》這篇文章后,可以為學生介紹《寶蓮燈》的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對這篇文章的閱讀興趣,促使學生自覺閱讀文章了解完整的故事內(nèi)容,對沉香的形象有更加深入的把握。豐富多樣的課外閱讀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鞏固課堂所學的閱讀技巧,還能夠豐富他們的閱讀經(jīng)歷,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增強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
(六)趣味教學中的合作學習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除了教師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還要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培養(yǎng)合作意識。在合作學習中,教師要引導小組成員積極參與討論,大膽說出自己的理解。通過討論,讓學生掌握多種思考方法,拓寬思路,讓他們能從多個方面對語文知識進行分析,逐漸讓他們擺脫定式思維的束縛,發(fā)展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在合作學習中,由于一些學生對語文學習不感興趣,對探究學習不積極參與,只等著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告訴他們答案。針對這種現(xiàn)狀,教師要對這些學生進行引導,使他們樹立學習語文知識的責任感,充分發(fā)揮學習主體的作用,通過討論逐步提高語文學習能力,使他們的合作意識獲得提高,并在不斷的進步中提高學習的信心,積極投入到合作探究中,使合作學習取得較高的效率。
(七)創(chuàng)設競爭情境,促進學生語文思維的發(fā)展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競爭情境,能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使他們主動投入到學習中,體驗到學習中的樂趣。學生的激情和動力被調(diào)動起來,教師的工作就是鞏固學生已經(jīng)掌握的知識,全面激活學生的思維,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在設計競爭情境時,教師可以根據(jù)語文學習內(nèi)容開展各種競賽活動,讓學生在競爭中進行學習,激發(fā)他們的好勝心,讓他們積極思考探究,讓他們在課堂學習時掌握更多的知識,促進語文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例如,教師可以在語文課堂上組織學生進行讀報、朗誦、口語交際、即興表演、小組辯論、快樂日記、寫作等各個方面的競賽活動。通過這些活動,拓展學生的視野和知識面,提高語文綜合能力,同時增強語言表達和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總之,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擺脫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使精心設計的教學內(nèi)容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讓他們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中進行主動思考和探究,深刻理解課文。在主動學習過程中,促進他們學習能力的提高,實現(xiàn)優(yōu)質(zhì)教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