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雯
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不再苛求全情投入,十分力氣只使上八分,剩下的用來養(yǎng)心——這或是解決中國城市居民時間危機的最佳生活宣言。
住小城市,不排隊、不朝九晚五
從各個方面來看,洪肖萬都是geek,網(wǎng)絡(luò)不離身。作為網(wǎng)站的產(chǎn)品設(shè)計師,他的公司在蘇州,而他工作、生活在泰州,這是江蘇的一個地級市。不夠發(fā)達,足夠安靜。洪肖萬受不了大城市,他覺得所有大城市都是一樣,很忙的人,很堵的路,很擠的車,很糟糕的空氣。在大城市見一個朋友在路上要花半天時間,而在泰州,他騎著摩托車在一天內(nèi)就能把朋友拜訪個遍。
但洪肖萬的作息又不是中小城市的生物時鐘。他通常下午4點睡覺,晚上12點起床工作,大多數(shù)時間發(fā)呆、琢磨產(chǎn)品問題。對他來說,走路、吃飯、洗澡都可以用來工作,集中到公司上班是對公共資源以及個人精力、時間的浪費。
他從不排隊,為避免排隊,去銀行、郵局的時間通常選在上午9:30,或者下午5:30。他不想買房子,為的是兒子上學方便,“搬家只要三天,但是如果在某處定居,就要至少在三年內(nèi),在接送孩子上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洪肖萬的人生跟很多人不一樣,多數(shù)人在拼命擠往大城市,為存首期奔忙,為孩子能進個好學區(qū)買房,為拿足績效獎金熬夜。他的人生按照自己感覺最好的狀態(tài)走。
嘗試八分生活學
從1949年到1995年的40多年中,我國每年的法定假日為7天,每周公休1天。現(xiàn)在,法定假日有11天,每周公休2天。但是在本次調(diào)查中依然有超過半數(shù)的人,即67.9%的人感覺假期越來越少。除了自覺或者不自覺地加班之外,人們活動能力和活動范圍的加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假期越來越少的感覺。
輝翰算是IF(international freeman)人群,也就是A國人在B國的C國公司工作。目前他就職于北京一家投資顧問公司,是朝九晚八的類型。每天下班后,他要趕很多場,作為在華工作的荷蘭第三代移民,他需要補習中文,但是他很抱歉地告訴中文老師每周4個小時的中文補習時間是不能夠保證的。作為生命至愛的音樂也是不能放棄的,他跟幾個朋友組了個樂隊,每周有兩次排練,還有偶爾的演出。如果沒有音樂“他會不高興”,工作沒有效率。朋友也是不能不見,各種新鮮和有趣的人是他生活的樂趣。每周有3天左右是要去酒吧喝一杯的。他說自己睡不夠,每天凌晨2點左右睡下,早上8點左右起床。但是讓他下班后馬上回家睡覺又是沒門的。
與忙碌的表象相比,在觀念層面,并不是人人都想做拼命三郎。正如本次“居民時間利用”的調(diào)查結(jié)果:如果有空閑,44.6%的人寧愿享受空閑時間,而不是盡量去利用時間做事。
如今在日本和臺灣正流行“0.8生活學”,而這一觀念也逐漸被中國大陸的一些城市人所接受。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不再苛求全情投入,十分力氣只使上八分,剩下的可以用來養(yǎng)心,也可用來蓄銳,或者純粹只是用來浪費。那些日程表奴隸,那些將統(tǒng)籌方法使用得完美無缺的高效能人士,某種程度上是沒有緩沖地帶的人。一門心思往前趕的危險是:在某一天被證明自己屬于不可再生的枯竭型資源。
“八分生活學”的擁躉們在自己的愛好上所花的時間也是有所保留。Alex是進出口的皮具商,同時也是廣州市Salsa舞圈子里著名的老師,每周五會在建國賓館組織舞場。他說自己不愿放棄生意,卻又能專心教Salsa的原因是:如果將自己的愛好當成賺錢的方法,生存的壓力會轉(zhuǎn)嫁到Salsa,愛好本身的樂趣因此而大打折扣。他更愿意將自己的時間合理分配,在經(jīng)濟上和精神上都獲得最大的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