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姚麗君
涂亮孩子成長的底色
——柳泉小學“潤澤教育”彰顯勃勃生機
文 | 姚麗君
教育是什么?早在1896年,梁啟超就指出:“亡而存之,廢而舉之,愚而智之,弱而強之,條理萬端,皆本于學校。”教育可以說是一項承載社會責任的崇高事業(yè)。時光流轉(zhuǎn)百年,教育魅力依然。在我看來:教育就是給生命找尋一個自在伸展的“場”,讓師生在氤氳馨香的自然氛圍中經(jīng)歷、習得、體察和成長。基于此,柳泉小學經(jīng)過深入的研討、選擇、打磨,提出了“潤澤教育”的辦學理念,逐步形成了共同的價值認可——潤澤教育是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自然而然、了無痕跡的教育;是“以人性的方式,給生命提供最適合的土壤、水分、陽光,從而讓每一個生命在溫潤、寬松、和諧、生態(tài)的環(huán)境中快樂成長,盡情綻放”的教育。
學校是一個充滿記憶的場所,校園環(huán)境留下了師生的音容笑貌,積淀著學校的傳統(tǒng)、文化和社會價值,承載著學校的歷史和師生的感情。多年來,柳泉小學在實施素質(zhì)教育過程中,努力營造富有特色的校園文化氛圍,把學校的發(fā)展與學生文化有效結(jié)合起來,充分調(diào)動環(huán)境、教學、活動等多維育人因素,促進學生和教師的生命成長。
鏡頭一“《一面五星紅旗》這個故事我們語文課本上就有”“《立木為信》的故事老師給我們講過”“《茅以升立志造橋》爸爸媽媽給我說起過”……孩子們驕傲自豪的聲音不斷傳來。原來,這是學校建起的長達120米的傳統(tǒng)文化墻,選取了孩子們喜聞樂見的16個短小精悍的故事,圍繞愛國、明禮、勵志、守信、感恩、尚美形成了六個篇章,以傳承優(yōu)秀文化,弘揚社會美德。每天都會有孩子在文化墻面前駐足瀏覽,小手會不時地指指點點。
>>鼓號操表演
鏡頭二 “我是柳泉小學的學生,我為此而自豪。在此,我莊嚴宣誓:熱愛學校、尊敬師長;樂學求真、明理知行;清新陽光、奮發(fā)向上?!泵恐芤坏纳靸x式上,學生宣誓成為必備內(nèi)容,孩子們神情凝重,莊嚴宣誓,整齊有力的聲音在校園內(nèi)回蕩。每一次宣誓的場面,都令師生動容,心中有無盡的激情在升騰。
鏡頭三“上學放學課間操,自覺排隊有秩序。不追逐來不打鬧,輕聲慢步文明行?!边@是學校開展“十個好習慣”活動之“把路走好”兒歌。學校將“十個好習慣”內(nèi)容,都編成了朗朗上口的兒歌,便于學生記憶,形成自律意識。于是每天在放學的路上,都會看到各班的同學昂首挺胸,排著整齊的隊伍,背著“好習慣培養(yǎng)兒歌”,有序地走到指定解散地點。清脆稚嫩的朗誦,潛移默化中讓學生明辨了是非,學會了禮儀,培養(yǎng)了習慣,也成為社區(qū)一道亮麗的風景。
在創(chuàng)設積極向上的環(huán)境文化的同時,柳泉小學還圍繞“潤澤教育”的辦學理念,著意營造包容、尊重、理解、欣賞的管理文化,通過規(guī)劃學校的發(fā)展愿景,讓老師們看到希望,滿懷激情,充滿信心。力爭讓每一成員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認可自己的價值,感受到管理的溫度,感受到自己的成長。
“校園月度之星”評選活動學校涌現(xiàn)出了師生認可、欣賞的陽光之星、崗位名星、孝德之星等十幾人。他們雖然不是最優(yōu)秀的,但他們的表現(xiàn)觸動了人的內(nèi)心,讓人感受到教育的美好、校園的美好、人性的美好。
潤澤教育是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自然而然、了無痕跡的教育;是“以人性的方式,給生命提供最適合的土壤、水分、陽光,從而讓每一個生命在溫潤、寬松、和諧、生態(tài)的環(huán)境中快樂成長,盡情綻放”的教育?!?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qū)柳泉小學校長 姚麗君
“我與柳泉共發(fā)展”論壇活動學校先后舉行了“我和我的同事”“我和我的學生”“我和我的學?!毕盗姓搲?,所有教師全員登臺,共同分享。一個好故事就是一顆“種子”,在教師心中悄然發(fā)芽;一個好故事猶如一塊“酵母”,潛移默化中催生教育正能量。
“幸福抓拍”活動校園里每時每刻都在發(fā)生著各種各樣的有意義的“事件”,但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進入你的視線范圍,被你知曉,被你記住。通過開展幸福抓拍,讓老師們用一張張的照片記錄一些悄無聲息、不為人知的美麗瞬間,讓瞬間成為永恒。
在柳泉小學師生看來,文化是一種浸染,一種滲透,雖然不能一蹴而就,但是可以傳遞人格魅力,傳遞教育智慧,傳遞幸福情感。
課堂是教師發(fā)展、學生成長的主陣地,構建自主靈動課堂就是要在課堂上為孩子創(chuàng)建一個“場”, 是“引力場”“問題場”“思維場”“對話場”“情感場”,而最終的目的是成為師生生命的“發(fā)展場”。柳泉小學在開展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始終堅持聚焦學生核心素養(yǎng),積極開展教研組研討課、同課異構課、教師課堂教學比武等活動,加強教學研究,構建了獨具特色的潤澤課堂“三四三四”教學模式。
把握 “三原則”以先學后教、學會不教、以學定教為教學原則,以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為主線原則,以生命成長為評價標準原則。
堅持 “四歸還”把課堂的空間還給學生,把課堂的時間還給學生,把課堂質(zhì)疑問難的權力還給學生,把探究性學習的權力還給學生。
實施“三環(huán)節(jié)” 三環(huán)節(jié)就是前置學習、合作學習、延展學習。首先是前置學習,讓學生自主構建知識和發(fā)現(xiàn)不懂的問題,帶著準備和疑問走進課堂,使教師的教學更有針對性;其次是合作學習,以問題的形式呈現(xiàn)學習內(nèi)容,以小組合作為主要學習形式,師生、生生合作解決問題,學生在質(zhì)疑、釋疑的循環(huán)中獲得持續(xù)提高;再次是延展學習,學生帶著更深層次的問題在課后繼續(xù)思考,鼓勵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達成“四學會” 即學會傾聽、學會思考、學會表達、學會學習。
課堂上孩子們成了學習的主人,他們紛紛登臺當起了小老師,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通過爭辯、質(zhì)疑、補充等讓思維得以碰撞,智慧得以生成,學科素養(yǎng)得以培養(yǎng)。在這樣的課堂里,沒有疲憊感,沒有壓抑感,他們內(nèi)心充實,身心愉悅,共同體驗成功的喜悅,一起感受成長的快樂。
教育與課程相伴而生,共同成長??梢哉f,為學生設計了什么樣的課程,就是為學生設計了什么樣的生活。柳泉小學正是以此為核心載體,通過建設多元開放的課程體系,為孩子們的幸福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
夢想入學課程一年級的入學課程主題是“夢想·成長·起航”。整個課程分四個板塊。第一板塊“牽手成功路”。由家長牽著孩子的手,一個個陸續(xù)穿過“知禮門”“勤學門”“守紀門”“智慧門”,每道門口都有一副對聯(lián),表達著學校、老師、家長對孩子的期望。第二板塊“人字開筆禮”。家長寫下第一“人”,成長路上好榜樣;共同寫下第二“人”,孩子成長需護航;獨立寫下第三“人”,人生路上當自強。第三板塊“祝福暖心間”。學姐的成長之路、班主任的深情表白、家長的衷心祝愿、領導的誠摯祝福,在孩子心間點燃了希望和夢想。第四板塊“幸福一家人”。陌生的老師、陌生的同學走到一起,就是一個大家庭,讓相機拍下一個個幸福溫情的大家庭,成為師生和學校共同的回憶。
>>核心價值觀童謠傳唱
>>學校文化墻
>>追尋英雄的足跡
>>籃球操展示
底色畢業(yè)課程開展“致同桌的你”活動,讓學生記住友情;“寫給學弟學妹的一封信”,讓孩子們意識到了責任;“我為學校獻言獻策”,讓學生有了擔當;“學唱畢業(yè)歌曲”,讓學生經(jīng)歷一段歷程?!爸谱鳟厴I(yè)數(shù)字故事”“校園攝影留念”,讓記憶成為永恒。小學生活的點點滴滴在孩子們的心中激活,沉淀。
多彩落葉課程校園內(nèi)20余棵梧桐樹,在秋冬季節(jié)讓孩子們美美地感受了一番落葉之韻。通過“書寫葉之美”“探究葉之謎”“描繪葉之形”“欣賞葉之舞”等方面進行“童心隨葉飛舞”系列活動,涉及語文、數(shù)學、英語、科學、美術等多門學科的知識整合。這是一項真正應景而生的課程,真正的學習也應該是這種體驗過程。
快樂籃球課程一年一度的“校園籃球文化節(jié)”點燃了孩子們心中對籃球的熱情,籃球知識大獎賽、籃球比賽、課間籃球操、籃球繪畫、籃球攝影、籃球作文比賽讓孩子們置身于一個籃球天地中。整個校園到處充滿著籃球運動的氣氛,籃球精神已扎根學生心中。
“學校之大,乃謂有文化之謂也?!蔽幕且凰鶎W校賴以生存的根基和靈魂。文化的力量在于久而久之,在于熏陶感染,在于潛移默化。柳泉小學這眼清泉,正汩汩流淌,哺育著春蕾,沐浴著希望,為成長涂亮底色,讓生命綻放精彩。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qū)柳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