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富強
摘要:寓言教育作為小學語文教育中的一種重要形式,在幾代人的教育教學中可以說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有效利用寓言故事進一步提升語文教學質(zhì)量,既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需要,也是時代創(chuàng)新教育發(fā)展的呼喚。本文探討了寓言教育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寓言;小學教育;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0-0080-01
所謂"寓言",大概就是如果對一個人的做法不滿意時,不直截了當?shù)卣f出來,而是采用虛擬的故事,委婉地告訴對方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這樣不僅使對方能夠明白,并且對自己產(chǎn)生好感,再者,若心直口快地說出來易使雙方都尷尬。寓言不只出現(xiàn)于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方面,在小學語文的教材中也被廣泛應用,它不同于散文、詩歌,屬于比較特殊的文學體裁。寓言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地位不可小覷,其能夠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基礎上提高思維能力、深埋感知以及道德情操等等。
4.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寓言
寓言內(nèi)容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較大,在學習之前,要先了解清楚其意思。寓言的"寓"指的是寄寓、寄托,寓言的"言"指的是話,通俗易懂地說,寓言就是將道理寄托在虛構(gòu)的故事中,使讀者在文字中慢慢品嘗,從而受到啟發(fā)。寓言中出現(xiàn)的人物較少,更多的是運用動物、植物,通常使用擬人手法。
2.品味語言,感知形象
語文閱讀教材中有相當多的文學體裁,寓言在其中比較出類拔萃,只因它具有獨特的魅力。寓言的語言有另一種說法是"濃縮就是精華",雖然簡潔概括,可是表達的意思非常到位。寓言的表現(xiàn)手法多種多樣,其中包括比喻、象征以及擬人等.看似平凡無比,但帶給讀者的卻是深刻的哲理。
3.揭示寓意,啟發(fā)學生明理
當學習到《小鹿遇虎》時,教師要讓學生讀懂其中的寓意,告訴他們故事中的主人公所遭受的一切都來源于它們自身獨有的特點,讓學生明白不能以貌取人,有些東西中看不中用也是白費,而有些東西看起來似乎不討喜,卻有它特別的用處。由于寓言中有些句子是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因此教師可將寓言中的重點句子和關鍵詞語標注出來,以此方便學生理解。如《葉公好龍》這篇文章中,葉公的衣服、帽子、墻柱等地方都有龍的描寫,后來見到真龍來后的神態(tài)、動作、得出葉公不是真的喜歡龍,由此可見做人處事要表里一致,不能虛偽。教學中,教師要通過教材內(nèi)容尋找與之相關的生活實例,或者通過教學內(nèi)容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遇到與其有相似之處的問題,然后根據(jù)文本比較這些生活實例的好處與壞處,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對寓意的理解。
4.引導學生形成主動的思考方式
寓言能夠讓人從中鍛煉出一雙慧眼,幫助孩子們從故事中引申到生活中,在平凡的事物中尋找真理。寓言故事與普通課文的不同之處在于,它有明確的指向性,通過這個故事孩子們能夠聯(lián)想到這一特定領域內(nèi)的事件。而普通的課文則廣泛性太強,通常情況下是宏觀的教育。寓言故事短短的幾個字、幾句話,就可以把深刻的道理闡述出來,孩子們也能更好地接受。這就為教學工作提供了極大的幫助。教師通過把握寓言故事的主線,引導孩子們的思維,讓孩子們能夠主動去思考,鍛煉思維方式。
5.加強對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
教育工作的重點是以德育人,學生思想道德的建設也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可以借助寓言故事,積極引導學生的思想道德,幫助孩子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通過經(jīng)典的教學案例分析,可以加深他們對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的印象。
6.開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
小學語文教育中,大多采用擬人的寫作手法向?qū)W生展示人生哲理。而這種有趣的方式恰好能夠有效拓展學生的想象空間,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比如烏鴉喝水,烏鴉給人的感覺不太好,但是在這則故事中,作者恰恰采用烏鴉作為故事的主體。每一個生命都是值得被尊重的,哪怕是丑陋的烏鴉,背后也有令人驚嘆的故事。我們沒有理由用自己的慣性思維去定義別的事物。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孩子們應該會想到烏鴉為什么不用別的方法去喝水,而是用小石子呢,完全可以找吸管啊。這就是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體現(xiàn)。只要教師正確加以運用,就可以在不知不覺中加強對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培養(yǎng),為學生之后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7.培養(yǎng)文學藝術性思維
寓言就是因為精簡凝練,所以才能用短短幾句話講述深刻的大道理。而這其中所展現(xiàn)出來的文學藝術性正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打個比方,寓言就像是古詩句一樣,一句話中蘊含著無限的能量。古詩詞更多的是一個字一個字的精華,而寓言則是一個短句的精華。濃縮就是精華,這句話也能很好地說明這一點。要想讓一篇寓言得到好的效果,就必須考慮到文字搭配及可能呈現(xiàn)出來的效果,這就對文字功底要求很高了。然而對于學生,教師能做的就是分析作者的寫作方式,提前灌輸給學生這種文學藝術的寫作方式。同時也要找到合適的方法來鍛煉學生的寫作技巧,增強學生對于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進一步提升寫作水平。
綜合上述五個部分的論述,初步談到了寓言教育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重要性,明確了寓言教育對小學語文教育所起到的不可磨滅的作用。通過語文教材和案例分析,我們還應該進行進一步的研究,重視寓言的內(nèi)涵,充分考慮深層次的含義。而在實際的教育工作中,它的作用還遠遠不止這些,還需要教師進一步發(fā)掘其中蘊含的深層次的教育意義,力爭最大限度發(fā)揮寓言的作用,將它與課文結(jié)合起來,得到最佳教育效果。呼吁大家重視寓言教育的功能,大力拓展寓言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應用,充分結(jié)合寓言特性,全面提升其在課本教材中的利用程度。完善語文教學結(jié)構(gòu),尋找出真正適合學生健康發(fā)展的教學模式,為全面推動我國基礎教育事業(yè)的穩(wěn)定健康發(fā)展作貢獻。
參考文獻:
[1] 陳蒲清.世界寓言通論[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2] 陳蒲清.中國現(xiàn)代寓言史綱[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