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國
人的一生總有些事會刻骨銘心,高考便是其中之一。
1978年初秋,我考入城關高中,此校也叫窯廠高中、寺灣高中,從名字就能判斷其位置,相當偏僻而且簡陋。校園內某棵樹上掛著半塊破鐵作鐘敲。所有男生都住在一個大棚子樣的房子里,門不上鎖,打地鋪,每人只有十厘米寬的位置;房中間放一排黑色的大瓦罐作尿桶。學校沒有洗澡的地方,不少同學身上都長了虱子。一日三餐都是玉米糝湯或面條加饃。不過,學校周邊的景色還是不錯的,南邊有一條小河,清亮的河水緩緩向東流去,河邊長著柳樹。我們吃罷飯,便在這小河邊洗碗、漱口;而到了冬日大雪時候,就直接將碗往雪上一扣,用手按住一轉就干凈了。
兩年高中所學的教材都是初中的,高考的內容也大都是初中內容。時光如梭,轉眼就到了1980年。春上,學校分科,我報的是文科,打小想當作家,尤愛作文。結果是一個文科班、兩個理科班。隨意一瞅,恕我直言,這個文科班里幾乎都是學習不咋樣也絕非喜歡文科的。這一下可摧殘了我的情緒,總想著“學好數(shù)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抑郁極了。母親知道了,安慰我:“沒事兒,你擱勁學!不管學啥都中?!币徊ㄎ雌揭徊ㄓ制?。高考前夕某日,我走進教室,驚奇地發(fā)現(xiàn),我的書與本子全部不翼而飛了,只好想辦法補齊了一套,繼續(xù)戰(zhàn)斗。
考試的日子終于來到了。還好,考場設在離家不遠的城關初中,也是我的母校。7月的7、8、9三天,母親的態(tài)度格外好,早上還給我煮雞蛋吃;而父親仍舊在單位上班,沒有專門請假回來陪我,也沒有電話問訊鼓勵。一切都與平常差不多,不像今天的大動靜??嫉膬热莼径纪耍挥浀谜Z文的作文題目是《讀〈畫蛋〉有感》,少年達·芬奇跟一位老畫家學畫畫,老畫家總是讓達·芬奇畫雞蛋。達·芬奇不耐煩了。老師說,讓他反復練習畫蛋,是為了培養(yǎng)他仔細觀察事物和準確地描繪事物的能力,為以后畫更復雜的東西打好基礎。達·芬奇明白了畫蛋的意義,就更加刻苦、勤奮地畫蛋,為以后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終于成了大畫家。顯然,此文告訴我們,學習知識要注意平時的積累和基本功的訓練??焖倏赐甏宋?,我略加思考,提筆便寫,一氣呵成。結果,整個學校只有兩個學生過了中專分數(shù)線,文科是我,理科是一個漂亮的女生。
隨后班主任帶我去參加體檢,我很瘦小,就去買番茄吃、猛喝自來水,僥幸過關了。
終于有一天,在縣城最繁華的十字大街,一面墻上貼出大紅的喜榜,登出過線學生的姓名,本人也榜上有名,但我始終沒有收到錄取通知書,至今不知何故。
最后,我謝絕了母校校長不收學費復讀的挽留,進入縣一高,于1981年二進考場圓了大學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