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清
摘 要:英語作為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一種語言,每個學生都有學習的必要,初中英語教學是通過基礎單詞的背誦,學習簡單的句型、語法,讓學生能簡單表達自己的觀點,這也是新課標的要求。教師通過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營造學習氛圍,轉變教學理念,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興趣,讓學生從英語學習中得到快樂。另外,轉變學生學習英語的態(tài)度,讓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通過英語了解世界各地的風俗文化,禮儀制度,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英語的魅力。
關鍵詞:英語教學;教學方法;興趣
目前,初中英語教學的形式任重而道遠,英語由于其本身的學科特點,學生普遍不喜歡學習英語,對待英語的態(tài)度也是置之不理。英語教學中主要存在著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方面是教師的教學方法陳舊,還停留在死記硬背的教學模式,不注重學生內心的情感體驗,課堂枯燥無味,課后作業(yè)繁多,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喪失了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導致英語教學任務遲遲沒有進展。另一方面是學生本身對英語學習熱情不高,在平時的學習中花費少量時間來學習,認為英語對自己完全沒有用處。
以上是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下面我就針對這些問題做出自己的一些見解,希望對廣大教育工作者有所幫助。
一、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興趣
1.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性學科,其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是非常重要的,學生在充滿英語氣氛的課堂中,能更好地開發(fā)思維,培養(yǎng)自己的語感,積極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針對這些教師在課前應該積極做好準備,課堂上盡量運用英語教學,學生聽不懂的地方可以多講幾遍,努力讓每個學生都能聽懂,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為學生以后更深層次的學習打下基礎。教學過程中可以運用多媒體等輔助教學工具,激發(fā)學生興趣,讓英語課堂變成開放、自由、暢所欲言的課堂,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體驗到樂趣。教師在課前做大量的工作,課堂是學生的主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把書上死板的知識點、句型變成同學之間的對話,讓學生活學活用,充分動手動腦動嘴,達到全面提高的目的。
2.注重學生內心的情感體驗
每個學生由于其自身學習能力的高低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不同,對于有些較難的語法點,可能還沒有掌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積極了解每個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因材施教,注重學生內心的情感體驗,讓成績不好的學生感受到英語本來并不難,只是自己沒有認真去學習。另外,英語教學需要積極用嘴去說,教師在布置課后練習時,不要一味地布置大量書寫任務,多布置一些聽說任務,減輕學生的負擔,讓學生感受到英語學習不僅僅是背誦單詞,短語,做大量的習題。學生體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自然也就會主動學習英語。
二、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學習習慣
現在我們的學生學習英語都有一個顯著的缺點,那就是不善于開口表達自己的觀點,他們怕回答錯誤,自尊心受到打擊,缺乏信心。在課堂上被動學習,承擔“聽眾”的角色,不能很好地把握學習主動性,長此以往,課堂氣氛沉悶,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難得到提高,正確的做法是鼓勵學生大聲說話,勇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這樣有助于引導學生快速進入課堂學習氛圍中來。要想學生積極回答問題、聲音洪亮,首先我們老師上課時要聲音洪亮,吐字清晰,有激情,有特色,給學生起到帶頭作用,從而激發(fā)學生開口說英語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盡量給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消除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的膽怯心理,使學生養(yǎng)成不怕他人恥笑,敢讀,敢說的良好學習習慣。教師也可以組織一些課堂趣味活動來消除學生的恐懼心理,激發(fā)學習熱情。
三、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倡導學生說英語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習英語的目的就是為了便于同外國友人更好地交流,那么,這門課就要求我們不僅要能“聽得懂”,更要“說得好”,部分學校為了應付考試,只注重學生的讀寫能力而忽視了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學習的英語成了“啞巴”,在將來不能很好地為我們的生活所服務。因此,用英語教英語是英語這門課的基本要求之一,在課堂上,教師盡可能多用一些簡單句給學生上課,語速不宜過快,給學生留下充足的思考時間,剛開始,學生可能不太適應,這時可以穿插一些漢語來加深學生的理解,以后逐漸用英語代替上課,語速逐漸加快,這樣堅持下去,學生的聽說能力、對語言的應用能力、語感等方面會有綜合性提高。
四、幫助學生掌握記憶方法
單詞的積累量少是我們大多數學生英語學習成績不好的主要因素,因此我們應嚴把單詞關,教會學生更加便捷的記憶方法,比如,我們可以認真上好英標這一節(jié)課,讓學生掌握用英標記單詞的方法,同時,每單元的單詞短語要聽寫,督促學生的詞匯積累量,并且引導學生及時復習學過的單詞,使單詞的記憶更加牢固。
總之,英語的學習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學生長此以往的堅持,重視詞匯的積累,重視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我們作為老師,應積極給予正確的引導,使學生的學習更加輕松、愉悅。
參考文獻:
[1]贊科夫.和老師的談話[M].杜殿坤,譯.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
[2]呂靜,周學平,劉國正.陳鶴琴教育論著選[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編輯 孫玲娟